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27|回复: 0

2019考研历史学:苏南冲突与“铁托主义”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8-8-8 18: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下是新东方在线为您整理的2019考研历史学:苏南冲突与“铁托主义”,请参考:
      (1)冲突的发展
    ①二战期间苏联承认南斯拉夫流亡政府抑制南共发展,苏南两党之间的矛盾已露端倪。
    ②二战后,在的里亚斯特的归属问题上,南斯拉夫对该方案及苏联的这一做法极不满意。
    ③南共认为斯大林模式是苏联严重侵犯南斯拉夫“经济上的独立和主权”, 对此,斯大林和苏联共产党便认为铁托和南共对苏联不友好。
    ④1947 年秋至1948 年初,在关于筹建巴尔干联邦问题上,两国分歧开始公开化。
    ⑤1948 年2
月,南斯拉夫被迫与苏联签订了一项就南斯拉夫外交政策同苏联进行协商的决定。随后,苏联单方面宣布中断两国即将举行的贸易谈判,又从南斯拉夫撤出全部文职专家和军事顾问;接着,苏南之间就双方分歧交换了7
封信件。苏联指责铁托有“民族主义情绪”和反苏思想,苏联建议把南斯立拉夫问题提交情报局讨论,并且把亲苏分子开除出南共中央。
    ⑥1948 年6
月,八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在布加勒斯特举行情报局会议,专门讨论南斯拉夫问题。南斯拉夫在处境不利的情况下拒绝与会。从此苏联和东欧各国于陆续中断与南斯拉夫的经济关系。
    1949 年11
月,共产党情报局通过《关于南斯拉夫共产党是刽子手和特务当权》的决议,进一步指责南共领导“已蜕化为法西斯主义并投入了世界帝国主义阵营”,是一个“间谍集团”,从而将苏南冲突推向高潮。
      (2)对冲突的认识及“铁托主义”
    ①苏南冲突是二战后,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在如何走社会主义道路问题上的第一次激烈交锋,也是如何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问题上的冲突,在冲突中明显地表现了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和霸权主义作风。这一冲突造成了国际共运的第一次分裂,引起了社会主义阵营的混乱。
    ②铁托主义实际上被视为抵制苏联大国沙文主义和大党主义、独立探索自身革命和建设道路的代名词。结果,当与苏联的关系破裂后,南斯拉夫在社会主义国家中率先抵制苏联模式,走出了自己的发展道路。
    ③南斯拉夫的自治化改革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有不同的道路可行,不能盲目照搬苏联模式。自治道路为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事业带来勃勃生机,但由于过于分权,导致地方民族主义和分离主义不断加剧,从而成为后来南斯拉夫解体的体制根源。
    (3)南斯拉夫发展状况
    ①南斯拉夫是抛弃苏联模式实行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国家,它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社会主义自治道路,南斯拉夫的改革主要就是实行这种社会主义自治制度。
    ②这一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经历了工人自治时期(1950—1963 年)、社会自治时期(1963—1970 年)和联合劳动自治(从1971
年开始)三个阶段。社会主义自治制度在1982 年铁托去世前,取得了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的良好效果,但也潜藏了分散主义的严重危机。
    ③南共联盟在民族政策上又出现了一些失误,如强调民族平等有余,强调民族团结不足;反对大塞尔维亚主义有余,而反对狭隘民族主义不足;强调各共和国权力有余,而强调联邦的集中统一不足。
    ④1974
年颁布的新宪法中不适当地扩大了各共和国和自治省的权力,从而更增加了民族危机的隐患。这部宪法实际上标志着南斯拉夫从联邦制向邦联制的过渡,地方权力无限扩大,而联盟中央的权力萎缩,在客观上为地方民族主义和分离主义创造了条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25 20:23 , Processed in 0.079867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