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9|回复: 0

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答案与解析(下载版)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8-6-8 21:4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A。
  【考点】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目标。
  【解析】本题是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也就是马克思的社会理想提出问题。马克思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什么?恩格斯从《共产党宣言》中摘出的一段话,极其鲜明地表达了未来新的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和马克思所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这就是实现人的自由而的发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论证的“以每个人的而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因此实现自由而的发展,既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的根本价值目标,故选A。
  2【答案】C。
  【考点】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解析】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题干中“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由此把问题聚焦在“坚持就是胜利”这一点上,也就是“贵在坚持”。“坚持”意味着事物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而发展过程又是经由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由量变到质变、又由质变到新的量变,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规律。在溪水与岩石的斗争中,正是由于“坚持”实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
  3. 【答案】D。
  【考点】人与自然的关系。
  【解析】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同时,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通过实践活动影响和改变自然界,但是人类的实践活动一定要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正确的实践观点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本题中气候变暖、北极熊无处可去,令人联想到人类可能面临的同一悲剧。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生态环境已日益成为人类反思自身活动的重要前提,保护自然,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大势所趋,故正确答案是D。
  人与人之间一切社会关系的核心不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是经济关系和利益关系,故A项错误。生态失衡是由于人们在改造自然的时候不尊重自然规律而造成的严重后果,但是这一现象并不是不可逆转的,只要人们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那自然界就不会报复人类了,故B项错误。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物质资料生产方式都属于社会存在,在这些要素中,对人类社会起决定性作用的只有物质资料生产方式,而自然地理环境只对社会发展起加速或延缓作用,故C项错误。
  4.【答案】C。
  【考点】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
  【解析】任何一个资本家,在开始进行生产活动的时候,都必须首先掌握一定数量的货币,但货币本身并不是资本,只有当货币在运动中发生了价值的增殖,带来了剩余价值,货币才转化为资本。资本就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货币在运动中要发生价值增殖,资本家就必须购买到一种特殊商品,这种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能力,这种特殊的商品就是劳动力。劳动力商品同其他商品一样,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力商品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的使用价值。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而劳动能够创造价值,并且能创造出比它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即剩余价值。一旦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也就变成了资本。可见,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查看更多试题解析内容
【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答案与解析立即下载>>
历年考研各科试题答案及解析
公共课考研政治考研英语考研数学
考研日语-公共日语 二外日语管理类联考经济类联考
专业课心理学教育学经济学
计算机管理学历史学
法学农学艺术类
新闻传播学新闻传播翻译硕士
金融硕士中医综合西医综合
会计硕士艺术硕士

  以上是中公小编整理的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答案与解析(下载版),更多考研公共课备考资料可查看考研数学频道、考研政治频道、考研英语频道、联考综合频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5-19 15:33 , Processed in 0.056779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