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9|回复: 0

2019西医综合考研病理学基础考点:休克原因分类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8-6-8 21:4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下是中公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9西医综合考研病理学基础考点:休克原因分类”的相关内容,希望对考研的同学有所帮助,一起来看看吧!
  引起休克的原因很多,分类方法也有多种,比较常见的分类方法如下。
  (一)按原因分类
  1、失血或失液性休克:常见于某些疾病的大量失血(内出血或外出血)和大面积烧伤,肠梗阻,剧烈吐泻等引起大量血浆或体液的丢失,导致血容量的急剧减少。机体急性失血约达总血量的30%即可发生休克。
  2、创伤性休克:各种严重的创伤,如骨折、挤压伤、火器伤等,特别是伴有一定量出血时,常引起休克。
  3、感染性休克:常见于各种致病微生物,如细菌、病毒、霉菌等引起的严重感染。特别是以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引起的休克最为常见,占感染性休克病因的70%~80%。
  4、心源性休克:大面积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包填塞等均可引起休克。
  5、过敏性休克:具有过敏体质的人,对某些药物(如青霉素)、血清制剂(如破伤风抗毒素)等过敏,可发生过敏性休克。
  6、神经源性休克:高位脊髓麻醉或脊髓损伤、剧烈疼痛等可引起神经源性休克。
  (二)根据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分类
  1、低血容量性休克:由于失血或失液后,血容量减少而发生的休克。
  2、心源性休克:由于心收缩力减低或舒张期充盈不足,发生急性心功能障碍,心输出量急剧减少所引起的休克。
  3、血管源性休克:由于外周血管(主要是微小血管)扩张所致的血管容量扩大,大量血液淤积在外周微血管中,使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急剧下降所致的休克。常见于过敏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
  (三)根据应波动力学变化分类
  1、低排高阻型休克:此型休克是心输出量降低,而总外周血管阻力增高。又因皮肤血管收缩,温度降低,故又称冷型休克,常见于低血容量性、心源性、创伤性和大多数感染性休克。
  2、高排低阻型休克:此型休克是心输出量高,而总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因皮肤血管扩张而温暖、故又称暖型休克,常见于部分感染性休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23 04:44 , Processed in 0.044401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