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6|回复: 0

复旦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导师介绍:马贵翔教授(诉讼法领域)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8-6-8 21: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下是中公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复旦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导师介绍:马贵翔教授(诉讼法领域)”的相关内容,希望对考研的同学有所帮助,一起来看看吧!
  马贵翔
  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导
  学科: 诉讼法
  职称: 教授、博导
  男,生于 1964 年11月,原籍山西省岢岚县。
  长期主要致力于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研究。1991年提出“控辩审三方构成的等腰三角结构是诉讼程序的理想形态”的观点,并在以后的研究中把诉讼结构作为分析诉讼程序、证据制度乃至司法制度科学性的主要视角,发表了一系列成果。
  论文《刑事诉讼对控辩平等的追求》获中国法学会优秀成果一等奖 ;专著《刑事司法程序正义论》获中国法学会优秀成果二等奖。
  兼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研究会理事。
  研究领域
  刑事诉讼法
  证据法
  司法制度
  教育背景
  1986 山西大学 法学 学士
  1989 西南政法学院 法学 硕士
  2005 中国政法大学 法学 博士
  职业经历
  2001至今 复旦大学法学院
  2001-2007 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教授
  2003-2008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兼)
  1996-2001 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教授
  1989-1996 甘肃政法学院助教、讲师、副教授。
  研究成果
  1.《刑事司法程序正义论》,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独撰。
  2.《刑事诉讼结构的效率改造》,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独撰。
  3.《刑事简易程序概念的展开》,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独撰。
  4.《刑事证据规则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一作者。
  5.刑事诉讼对控辩平等的追求,《中国法学》1998年第2期。独撰。
  6.诉讼结构与公诉,《中国法学》1994年第1期 。独撰。
  7.公正.效率.效益───当代刑事诉讼的三个基本价值目标, 《中外法学》 1993年第1期。独撰。
  8.辩诉交易程序结构解析,《政法论 坛》2002年第6期。独撰。
  9.公正与效率调和的两条路径,《中国法学》2003年第1期。独撰。
  10.我国刑事司法程序形式化的程序正义透析——兼论隐形程序与程序隐形化的区别,《法商研究》2002年第5期。独撰。
  11.刑事证据开示的程序设计,《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5期。独撰。
  12.证明模式转换的必要性与现代证据规则,《证据科学》2009年第4期。独撰。
  13.共同犯罪审判程序论,《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第一作者。
  14.狱内行刑社会化的价值及其实现,《复旦学报》2005年第2期。独撰。
  15.意见证据规则探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第一作者。
  当前研究
  1、《法官中立的程序控制研究》,复旦大学“985工程”三期整体推进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之子课题
  2、《司法证明规则研究》,复旦大学“985工程”三期整体推进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之阶段性成果。
  主要课程
  1. 2002/02-至今 本科生 – 证据法、刑事诉讼法。
  2. 2007/09-至今 硕士生 – 证据法、刑事诉讼法、比较司法制度。
  3. 2010/02-至今 博士生 – 证据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5-13 01:55 , Processed in 0.057264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