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3|回复: 0

2019考研发展心理学要点:童年期儿童的个性,社会性的发展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8-5-15 18:5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心理学考研,发展心理学部分有哪些重难点需要大家强化记忆?新东方在线为考生整理分享,下面我们来看发展心理学之童年期儿童的个性,社会性的发展
    2019考研发展心理学要点:童年期儿童的个性,社会性的发展
    (五)童年期儿童的个性,社会性的发展
    1)自我意识的发展
    童年期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的成熟标志着个性的基本形成,在小学阶段,儿童的自我意识处于客观化时期;1--2年级和5--6年级处于上升期,其中1-2年级上升幅度最大)
    (1)自我意识包括: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像,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自己的能力,性格,行为等方面的认识,是由一系列价值和行为标准组成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
    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发展的主要标志和主要成分,是在分析和评论自己的行为和活动基础上产生的。
    主要特点是:a.由顺从他人的评价,到有独立见解的评价,自我评价的独立性随年级而提高;
    b.从对自己比较笼统的评价道对自己个别方面,甚至多方面优缺点的评价;
    c.出现对内心品质评价的初步倾向;
    d.评价由具体性向抽象性,从对外显行为到内部世界发展;
    e.评价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自我体验:自我体验与自我评价具有一致性,其中,愉快,愤怒发展比较早,而自尊,内疚发展比较晚;
    2)社会认知与交往技能
    (1)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趋势
    a.从表面到内部
    b.从简单到复杂
    c.从对事物呆板的认识到对事物灵活的认识
    d.从对自己及即时事件的关心到对他人及长远利益的关心;
    e.从对事物具体的思考到对事物抽象的思考;
    f.从弥散性,间断性想法到有组织,有系统的综合性想法;
    (2)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
    观点采择,即采取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一种必需的认知技能;
    a.弗拉维尔关于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模式
    第一,存在阶段
    第二,需要阶段
    第三,推断阶段
    第四,应用阶段
    b.塞尔曼关于观点采择能力发展的阶段模式
    阶段0:自我中心或无差别的观点(3--6岁):儿童不能认识到自己的观点与他人不同;
    阶段1:社会信息角色采择(6--8岁):儿童开始意识到他人有不同的观点,但不能理解产生的原因;
    阶段2:自我反省式角色采择(8-10岁):儿童能认识到即使面临同样的信息,自己和他人的观点也可能会冲突,已经能考虑他人的观点,但还不能同时考虑到自己和他人的观点;
    阶段3:相互性角色采择(10--12岁):儿童能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能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对事件进行解释;
    阶段4:社会和习俗系统角色替换(12--15岁):儿童能够利用社会标准和信息去衡量和判断事件;
    (3)社会交往的发展特点
    a.与父母的关系:第一,父母与儿童交往的时间和内容发生了变化;
    第二,父母在儿童教养方面所处理的日常问题的类型发生了变化;
    第三,儿童与父母间的冲突减少;
    第四,父母的控制模式发生了变化
    第一阶段:父母控制,6岁以前;
    第二阶段,共同控制,6--12岁;
    第三阶段,儿童控制,12岁以上;
    b.同伴交往与团体形成
    ①童年期儿童的友谊:第一阶段(3--7岁)还未形成友谊的概念;
    第二阶段(4--9岁)单向帮助阶段;
    第三阶段(6--12岁)双向帮助阶段,具有明显的功利性;
    第四阶段(9--15岁)亲密共享阶段,此时的友谊具有强烈的排他性和独占性;
    第五阶段(12岁以后)最高阶段;
    ②童年儿童的同伴团体
    a.小学儿童的同伴交往具有几个基本特点:第一,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更多,形式更复杂;
    第二,儿童在同伴交往中传递信息的能力增强
    第三,儿童更善于利用各种信息来决定自己对他人所采取的行动;
    第四,儿童更善于协调与其他儿童的活动;
    b.同伴团体具有以下基本特点:第一,在一定的规则基础上进行交往;
    第二,具有明确或暗含的行为标准;
    第三,限制成员的归属感;
    第四,发展了使成员朝向完成共同目标而一起工作的组织;
    ③师生关系:
    儿童对教师的态度从入学的绝对服从逐渐转变为辩证的批判。同时,教师的期望也对学生具有广泛的影响。
    这一点有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实验为证:
    为了证明实验者的偏见会影响研究结果。罗森塔尔及其同事,要求教师们对他们所教的小学生进行智力测验。之后告诉教师们说,班上有些学生属于大器晚成者,并把这些学生的名字念给老师听。罗森塔尔认为,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可望得到改善。事实上所有大器晚成者的名单,是从一个班级的学生中随机挑选出来的,他们与班上其他学生没有显著不同。可是当学期之末,再次对这些学生进行智力测验时,他们的成绩显著优于第一次测得的结果。罗森塔尔认为,实验结果可能是因为老师们认为这些大器晚成的学生开始崭露头角,予以特别照顾和关怀,以致使他们的成绩得以改善。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
    ④对权威的认识
    达蒙考察了4--9岁的儿童对权威的认识发展状况;
    水平0(4--7岁):不能区分自己的愿望和权威的要求;
    水平2(9岁以后):认识到对权威的服从既可以是自觉自愿的,也可以是被迫的;
    水平1(7--9岁):开始重视服从权威的道德定向;
    3)品德发展
    (1)品德发展的基本特点:品德发展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协调性;
    a.逐渐形成自觉地运用道德认知来评价和调节道德行为的能力;
    b.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渐分化;
    c.自觉纪律的形成和发展在小学品德发展中占有相当显著的地位;
    d.品德发展中存在转折的“关键年龄”,三年级下学期(与思维过渡的“关键年龄”相同。——MJ注
    (2)道德动机的发展
    a.从服从向独立发展;
    b.从具体的近景向抽象远景发展;(区别教育心理学中学习动机的分类里的直接的近景和间接的远景)
    c.逐步产生道德动机的斗争;
    (3)道德意识的发展
    小学儿童对道德意识的理解是比较肤浅和表面的;比如把“勇敢”和“冒险”相混淆;
    皮亚杰认为,在具体运算阶段,6,7岁的儿童主要是从行为的结果来进行道德判断;而10--12岁的儿童更看重行为的动机;皮亚杰认为,9岁左右的儿童,大体处在由效果判断向动机判断的过渡阶段;
    但在我国,7岁时主观判断已有明显的发展,9岁时的主观判断已占绝对优势,从外部客观判断到内部主观判断的转折年龄在6--7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 京ICP备09058993号 )

GMT+8, 2024-4-27 12:49 , Processed in 0.077443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