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2|回复: 0

MTI必备译论(二)——译才并世属严、林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8-4-9 18: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下是中公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的“MTI必备译论(二)——译才并世属严、林”的相关内容,希望对考研的同学有所帮助,一起来看看吧!
  明末清初时,以利玛窦为首的传教士与中国士大夫翻译大量科技书籍,形成历史上第二次翻译高潮。此过程中,传教士口译书中的内容,士大夫再整理成文。这个阶段翻译内容以西方科技书籍为主,由于主要由上层展开,其活动也受到诸多限制。此次翻译高潮过渡性质居多,却为清末民初第三次翻译高潮作了铺垫。
  清朝末年,天朝上国美梦破碎,西方因素大量涌入。此时期涌现出一大批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翻译家和作品,今天我们介绍的是两位同乡林纾和严复。
  林纾,字琴南,林纾的翻译算起来在有些人眼里也算不得翻译,因为他不懂外文,靠别人口述进行翻译,其实和明末的翻译方式一样。因林纾古文功底非常好,译文行云流水,虽对原文有大量改写嫌疑,但广受欢迎。鲁迅年轻时曾痴迷于其文字,钱钟书也曾撰文《林纾的翻译》评价其译文,林纾有“中国传统古文殿军”之称。翻译作品主要有法国小仲马《巴黎茶花女遗事》、莎士比亚的《凯撒遗事》、西班牙塞万提斯的《魔侠传》、美国斯托夫人的《黑奴吁天录》,大家不妨猜一下这些译著的现代名称。
  另一位在中国翻译界至今影响不减的便是严又陵,他的主要翻译作为是《天演论》、《原富》、《法意》等。他在《译例言》中提出“译事三难,信、达、雅”。这三个字是我国翻译界在探讨翻译时必然会提到的内容,而且翻译实践中,主要是以前两字为标准进行。
  信指译文要忠实原文;达要求译文要通顺畅达,使读者清楚地理解;雅指用雅言,即汉以前的字句字法。看到这里,我们就会发现,现在人们谈论的雅,已经和严复的意思不同。在翻译实践中,我们更多的是强调忠实原文,写出通顺的译文,有了忠实、通顺,基本上就可以达到翻译目标,实现翻译效果。所以,我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注意理解翻译的这三个标准。严复除“信、达、雅”外,还讨论过译者素质,翻译态度和翻译选题等内容,十分重视翻译质量,宁少而精,勿多而滥。其翻译态度始终是译界模锴,其译文始终熠熠生辉。
  再回到标题,这句诗是康有为写的,但是惹两人不满。严复说林纾不懂外语还能叫译才,林纾说我又懂翻译又书画,严复只能是个陪衬,凭什么把排在后面。大家怎么看呢?
  以上是中公考研为大家准备整理的“MTI必备译论(二)——译才并世属严、林”的相关内容。另外,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中公考研为广大学子推出 2019考研全年集训营、乐学面授班、一对一协议班、名校保研精品班系列备考专题,中公考研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与每年的大纲进行深入并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26 06:59 , Processed in 0.081545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