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1|回复: 0

2018传播学考研中国新闻史名人:王韬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12-12 16:5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8考研冲刺复习进行中,下面整理了中国新闻史考点:著名记者王韬,供2018考研、2019考研er参考学习!
    一、生平简介
    王韬(1828年11月10日-1897年5月24日),原名利宾,又字紫诠,兰卿,1862年到香港后改名韬,号仲弢、天南遁叟、甫里逸民、淞北逸民、欧西富公、弢园老民、蘅华馆主、玉鲍生、尊闻阁王,外号“长毛状元”。江苏苏州府甫里村(今甪直镇)人。
    办报生涯
    1857年参加《六合丛报》的编辑工作,是他报刊活动的开始。
    1864年兼任《近事编录》的编辑工作。
    1870年冬王韬随同理雅各返港,仍旧出任《华字日报》主笔。在此期间,王韬编译了《法国志略》、《普法战纪》,先后在《华字日报》连载,上海《申报》转载。《普法战纪》传入日本,引起很大的反响。
    1873年王韬买下英华书院的印刷设备,在1874年创办世界上第一家成功的华资中文日报——《循环日报》,被尊为中国第一报人。
    旅日考察:1879年,王韬应日本一等编修重野成斋、《报知社》主笔栗本锄云、蕃士冈鹿门、中村正直、等名士的邀请,前往日本进行考察,写成《扶桑游记》。
    终老上海
    1884年,王韬终于回到他阔别二十二年的上海,定居在沪北吴淞江滨的淞隐庐。此时王韬被聘为《申报》编辑。1885年,王韬创办弢园书局,以木活字出版书籍。1886年,主持格致书院,推行西式教学。1887年,著《淞滨琐话》。1890年,石印出版《漫游随录图记》,入秋,王韬被聘为《万国公报》特约写稿人。1894年,孙中山拜见王韬,王韬为孙中山修改《上李傅相书》,安排在《万国公报》发表。1897年5月24日,王韬病逝上海城西草堂。
    二、王韬新闻传播活动
    王韬和《循环日报》
    1874年2月4日王韬在香港创办《循环日报》。《循环日报》逢星期一至星期六出版。
    《循环日报》的地位和内容
    该报一改中国传统报刊以传抄上谕、刊载章奏为主要,内容的办报方式,而以“立言”为目的,首创了一种以政论为灵魂的报刊,使中国报刊首次以战斗的姿态介入国内外政务大事之中,增强了报刊影响舆论的政治作用,提高了报刊的政治地位,冲破封建官报一统天下的樊篱,使《循环日报》成为我国第一个宣传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讲坛,成为“文人论政”的最早的尝试。“《循环日报》是第一份完全由中国人管理而取得成功的报刊”。
    在王韬与同人的努力下,这份“言别人所不敢言”的报纸,发行量一度居国内之首,国内外“凡有华人驻足处”,均设有该报代销处。
    报纸从时人眼中的谈资、消遣品,“变身”为通报信息、报道时事、汲取新知的重要途径,王韬也被时人称为“中国新闻报纸之父”,“中国第一报人”。
    《循环日报》宗旨: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变法以自强
    1875年《循环日报》出版小印张线装《循环月刊》。
    1878年《循环日报》出版中国最早的晚报。
    《循环日报》后来还出版《循环世界》副刊、《大字英华字典(1914年)等。
    1947年《循环日报》停刊。
      三、对王韬新闻传播活动的评价
    他在《循环日报》上先后发表:《西国日报之盛》、《倡设日报小引》、《日报有稗于时政论》、《论日报渐行中土》、《论各省会城宜设新报馆》、《论中国自设西文日报之利》、《书日本新报后》等一系列文章
    王韬认为,报纸是民情民心的一种反映手段。一个看重民心民情的社会必然要重视报纸;反过来讲,一个不重视报纸社会地位的社会也必然是一个漠视民心民情的社会。普通民众亦应重视报纸的社会地位,把它看成是可以左右国家事务的工具。
    王韬认为,报纸至少有三重作用:“通上下”“通内外”"辅教化之不足"
    王韬还对报纸的文字风格和编辑原则等问题进行了思考:
    主张朴素的文以纪实的通俗风格,反对报纸哗众取宠,,提倡报道务求详实,“始终持之以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1 14:41 , Processed in 0.062967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