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12-5 20: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四、著作问题
(一)大革命时期
1.《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2.《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地主和买办是敌人;民资既有革命性又有软弱性;小资是朋友,农民是同盟军;工人是领导力量。
(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3.《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科学论证了红军和红色政权 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必须具备的条件,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就是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与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
4.《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阐明了中国革命只能走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道路。提出了党把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在农村开展游击战争,深入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和发展红 色政权,待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思想。
5.《反对本本主义》:阐明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即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的极端重要性,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和“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 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三)抗日战争时期
6.《实践论》和《矛盾论》:批判了党内的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错误,深入论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地阐明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指出: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机会主义和冒险主义,都是以主客观相分裂,认识和 实践相脱离为特征的。
7.《论持久战》分析了中日双方矛盾的四个基本特点: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 进步(关键)、敌寡助我多助。预见了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防御、相持、反攻。
8.《战争和战略问题》:把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先占乡村,后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 利,作为革命道路确立下来。
9.《发刊词》: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 命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
10.《新民主主义论》: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11.《论联合政府》:把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与党的基本纲领联系起来,进行 具体阐述。
12.《改造我们的学习》:对“实事求是”作了新解释:“事实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 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认为这是对待马 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整风运动首先在党的高级干部中进行。
13.《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 文风。整风运动在全党范围普遍展开。
(四)解放战争时期
14.《在晋绥干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的内容, 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5.《论人民民主专政》:历史经验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 主专政。我们还必须利用一切与国计民生有利而不是有害的城市资本主义因素,团结民主资产阶级,但是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充当革命的领导者,也不应当在国家政权中占主要地位。
(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16.《论十大关系》: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十大关系围绕一个基本方针,即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
服务。建设社会主义,要依靠工农群众;要巩固各民族团结;要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 相监督”;把重工业作为重点;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提出“向外国学习”的口号; 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7.《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政治思想 领域要“团结-批评-团结”;物质利益方面要“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科学文化领域要“百 花齐放,百家争鸣”;党派问题上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充满着矛盾, 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 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这个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可以通过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不断得到解决。
以上是中公考研为考生整理的“2018考研政治冲刺史纲:史纲精华考点总结”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中公考研为广大学子推出2018考研考前冲分营、VIP1对1、保研课程系列备考课程,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还会根据每年的考研大纲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哦~欢迎各位考生了 解咨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