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0|回复: 0

2015考研政治知识点归纳系列四: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14 10:4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实践的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它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明确实践活动的方向。
  根据正确的认识、理论规定实践的目的、计划、过程,使实践获得成功。
  二、 认识的本质
  ◆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即唯物主义反映论
  一条是坚持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即唯心主义先验论
  ◆能动反映(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论与直观反映论(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区别
  相同点:都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维的认识路线,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区 别:第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把科学的实践观引进认识论,认为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否认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把认识看作是主体对客体消极、被动的反映。
  第二,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把辩证法引入认识论,科学地说明了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而旧唯物主义反映论不懂认识的辩证法,否定认识的辩证过程,认为认识是一次完成的。
  ◆能动反映论的主要内容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
  三、 认识的发展规律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区别: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感性认识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理性认识是感性材料的抽象和概括。
  感性认识通过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反映,理性认识通过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反映。
  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
  联系: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的任务。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只承认理性认识,否认感性认识的可靠性,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教条主义。
  只承认感性认识,否认理性认识,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经验主义。
  ◆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第一次飞跃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第二次飞跃是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更重要
  ◆认识过程中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理性因素(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在认识活动中起指导、解释和预见的作用。
  非理性因素(人的情感、意志等)在认识活动中则起到动力、引导和诱发的作用。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反复性: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无限性:客观世界是不断发展的,人的认识运动也必然随之不断发展。
  ◆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辩证的认识运动,充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四、 真理与价值
  ◆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期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客观的是因为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次检验真理的社会实践是客观的。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相互关系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或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真理的两重属性,二者是对立统一关系。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真理和谬误
  相互区别(含义不同),相互联系(相对立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的一至,符合,所以只有把主观和客观相联系的东西,才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和客观相联系,所以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真理与价值
  真理和价值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二者既区别又统一。
  五、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3 06:58 , Processed in 0.045070 second(s), 14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