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59|回复: 4

200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真题-理科(跨考整理)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14 10:4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每小题1分,共15分)
  1. 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是( )
  A. 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B. 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统一体
  C. 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的统一体 D. 人类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人类社会关系的总和
  2.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人的才能( )
  A. 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联 B. 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
  C. 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的程度 D. 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
  3. 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
  A. 劳动者 B. 劳动对象 C. 科学技术 D. 管理方式
  4. 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 )
  A. 剩余价值学说 B. 生产价格理论
  C. 劳动二重性学说 D. 劳动力商品理论
  5. 一本书售价18元5角,这里的“元、角”是( )
  A. 价格标准 B. 价值尺度 C. 观念货币 D. 货币价值
  6.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 )
  A. 生产的日益社会化 B. 大规模的固定资本更新
  C. 国内有效需求的扩大 D. 生产集中程度的提高
  7. 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根据是( )
  A. 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 B. 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
  C. 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 D. 认清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8. 1930年5月,毛泽东的《反对本本主义》( )
  A. 论证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关系
  B. 孕育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方面的思想
  C. 提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
  D. 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9. 中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 )
  A. 统筹兼顾 B. 劳资两利 C. 公私兼顾 D. 四马分肥
  10.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 )
  A.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B.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C. 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19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996
发表于 2016-7-14 12: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11.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 )
  A. 由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 B. 由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
  C. 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D. 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12. 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提是( )
  A. 实现两岸三通 B.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 发展两岸经贸关系 D. 促进两岸关系良性互动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属于( )
  A. 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 B. 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
  C. 不同的经济制度的范畴 D. 不同的生产关系的范畴
  14.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 )
  A. 人民当家作主 B. 人民民主专政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人民参与国家管理
  15. 中国共产党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 )
  A.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B. 加强党内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C.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D. 健全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各种不良作风
  二、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6. 孙中山先生指出,人的认识过程是“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进于行”。这一思想表明了( )
  A. 知行不可分割 B. 知行合一 C. 知行相互促进 D. 行先知后 E. 行难知易
  17. 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来看,“画饼不能充饥”,这是因为( )
  A. 精神与物质不具有同一性 B. 精神对物质具有相对独立性
  C. 精神不能转化为物质 D. 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等同于事物自身
  E. 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
  18.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 )
  A. 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 B. 是一个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
  C. 是社会发展的目的 D. 既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又是社会发展的原因
  E. 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
  19. 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分析的意义在于揭示( )
  A. 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资本运动所采取的形式
  B. 可变资本是工人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
  C. 不仅可变资本而且全部资本都是工人的劳动创造的
  D. 工人的个人消费不过是为资本家再生产劳动力
  E. 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是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20.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
  A. 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批判、继承和发展
  B. 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
  C. 是研究价值分配的理论
  D. 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奠定了理论基础
  E. 是随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19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996
发表于 2016-7-14 12:28:02 | 显示全部楼层
  21. 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
  A. 价值便转化为生产价格
  B. 全社会的平均利润总额与剩余价值总额不相等
  C. 有些部门获得的利润高于本部门生产的剩余价值
  D. 有些部门获得的利润低于本部门生产的剩余价值
  E. 生产价格的变动不再以价值的变动为基础
  22. 毛泽东在《发刊词》中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几个基本问题,认为正确地理解了这些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这些基本问题是( )
  A. 革命转变问题 B. 统一战线问题 C. 武装斗争问题
  D. 国家政权问题 E. 党的建设问题
  23. 在中共八大上,陈云提出了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设想,其主要点包括( )
  A. 以国营经济为主体,以私营经济为补充
  B. 以国家与集体经营为主体,以个体经营为补充
  C. 以计划生产为主体,以自由生产为补充
  D. 以国家统购统销为主体,以个体经销代销为补充
  E. 以国家市场为主体,以自由市场为补充
  24.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地位表现为( )
  A. 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B. 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C. 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D. 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
  E. 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制度保证
  25.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发展生产力是( )
  A. 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B.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C. 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要求 D. 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
  E.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要求
  26. 非公有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表明:非公有经济( )
  A. 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 B. 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C. 与公有经济可以共存 D. 与公有经济共同推动生产力发展
  E. 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27. 当前,调整经济结构的内容包括( )
  A. 加强农业基础 B. 优化工业内部结构
  C.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D.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E. 实施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共同进步
  28. 2001年6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六国元首共同签署“上海公约”,决定为维护本地区的安全与稳定,联合打击( )
  A. 恐怖主义 B. 单边主义 C. 分裂主义 D. 地区霸权主义 E. 极端主义
  29. 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应看党的理论和纲领( )
  A. 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 B. 是不是规定党员队伍主要由工人组成
  C. 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 D. 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E. 是不是规定有健全的组织制度与严格的纪律
  30. 2001年10月在中国上海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通过的《领导人宣言》指出,亚太经合组织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坚持( )
  A. 自主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 B. 单边行动与集体行动相结合的原则
  C. “开放的地区主义”的原则 D. 灵活性与全面性相结合的原则
  E. 循序渐进的原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800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366
发表于 2016-7-14 12:59: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辨析题(共3题,每题5分,共15分)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31.对于右图,甲说,这是一只鸟;乙说,这是一只兔。
  这表明,人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主体决定的。
  32.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的绝大多数来自农民,因而它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
  3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因此,在市场经济中人们的经济行为可以不受道德规范。
  四、论述题(共?题,每题10分,共20分)要求论述紧扣题意,合乎逻辑。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论述过程联系题意不紧密、逻辑不清晰者可酌情扣分。
  34.邓小平在领导中国共产党进行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中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这一正确评价有何重大意义?
  35.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收入分配差距有所扩大。请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理论和社会主义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
  五、材料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结合所学知识或原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仅简单复述材料者酌情扣分。
  36.以下是关于我国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材料:
  材料1
  中国可利用的水资源仅占世界的7%,全国年人均淡水量24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而且长江以南的水资源占全国的80%,长江以北占20%,其人均占有量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0.1999年全国年污水排放总量为606亿立方米,其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库。缺水的北方农业,采用传统的漫灌方法,浪费十分严重。1998年中国长江等流域发生特大洪灾,表面上是水多了,实质上是森林过度采伐,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蓄水保水作用减弱所致。
  摘自《光明日报》2001年5月21日
  材料2
  当人类改造自然能力显著提高,有能力迅速将自然环境和物质转化为经济效益之后,就往往偏爱于眼前利益,忽略了所取得效益的由来和根本,演变为国家、地区、部l门、集团对资源的竞相占有,甚至导致总体失控,进而遭到自然界的报复。滥垦滥伐导致水土流失;围垦河湖滩地导致洪水泛滥;不注意珍惜和合理配置、节约、保护水资源导致干旱缺水;超采地下水导致地面下沉等,都是明显的例证。
  摘自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在全国水利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3
  20世纪90年代以来,水资源危机日益突出,把海水转化为淡水的海水淡化工程日益获得广泛应用。反渗透技术已相当成熟,并有约20年的经验积累,已成为海水制取饮用水最廉价的方法。目前世界淡化水日产量已达到2700万立方米,并以10%——30%的年增长率攀升。实施此项工程的不仅有中东国家,还有美国、俄罗斯、日本、意大利等许多发达国家的部分地区。其中美国有一家反渗透淡化厂规模就达到日产38万吨。大型海水淡化吨成本一般在1美元左右或以下,在许多国家其价格与自来水价格相差无几或接近持平。
  相比之下,我国海水淡化事业进展缓慢,在整个40年的发展过程中每跨一步都要经历10年之久。1958年起步,1965年开始研究反渗透技术,1986年建设日产3000吨的海水淡化装置,1997年建成舟山日产5000吨海水反渗透淡化装置,与国际水平相差甚远。造成我国海水淡化进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是思想不够解放,担心海水淡化技术不可靠,成本过高等等。
  摘自《中国化工报》2001年3月10日
  材料4
  甘肃省张掖自古并不缺水,历史上黑河充沛的水量,曾经浇筑了河西走廊的辉煌,而张掖就位于河西走廊的腹地,人称“金张掖”。但是随着人口和耕地的增长,近几十年来,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了。为了缓解水事矛盾,100多万张掖农民在调整农业结构的时候,把水的压力变为动力,以节水为出发点,选择节水而高效的种植业品种,不仅提高了农民收入,实现节水与增收双赢,而且转变了农业生产方式,使农业发展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并最终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摘自《人民日报》2001年5月22日
  请回答:
  ①结合材料1、2,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原理,分析我国水资源问题的产生原因。(4分)
  ②根据材料3,分析人们在解决水资源的过程中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矛盾的转化原理(3分)
  ③结合材料4,分析人类在应对水资源挑战的实践活动中主观目的和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3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19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996
发表于 2016-7-14 14: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37.下面是一组关于经济全球化方面的资料:
  材料1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美国联合技术公司为开发电梯新产品,充分利用全球各国的优势,如在法国制造电梯门系统,在德国制造电子器件,在日本设计电动驱动装置,最后在美国组装。美国福特公司生产的轿车,外国部件占27%.日本本田公司在美国制造的协和轿车有25%的零部件在海外制造。
  20世纪80年代初至1996年,国际资本流量年均增长率高达20%,远超过国际贸易约5.5%的年均增长速度。
  如同交通工具的改进和铁路运费的降低曾经有力地推动了19世纪末各国的经济融合一样,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通信业的革命,特别是近年来互联网络的迅速商业化运用,则大大降低了国际间的通讯费用和交易成本。到1996年,世界最大的5叨家公司中已有80%在网上开设网址,已有186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万台电脑连接入网,互联网用户达到6000万人。据一些研究机构预测,2001年全球信息产业产值将达到3.5万。5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
  摘自《在动荡中发展》
  材料2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亚洲和拉美地区的发展申国家大力推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引进直接投资和其他形式的外国资本,并且采取一系列鼓励措施促进出口。它们持续保持了5%-8%的年经济高速增长,在较短的时间内成功地实现了由初级产品出口国向制成品出口国转变。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1989-1994年,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年均增长率为3.65%,而发展中国家为8.59%.其中发展最快的是东亚和东南亚地区。
  根据《全球化与中国》《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整理
  经济全球化使美国获得了巨额的国际资本。过去10多年里,美国始终是全球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同时也是最大的资本输入国。大量的外资净流入,有效地抵销了国内私人储蓄水平持续下降和巨额贸易逆差的不利影响,对于保持较高的就业和经济增长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为美国保持较低的物价水平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摘自《世界经济》1999年第8期
  有资料显示,近几年来,绝大多数最不发达国家除了得到捐赠和多边经济援助外,几乎吸引不到任何外国直接投资。
  摘自《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8期
  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四十年前全世界最富、的人口和最穷的人口人均收入是30:1,而现在已上升到74:1.目前联合国成员国中有48个最不发达国家,而二十年前仅20有余。
  摘自江泽民《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3
  各国应加强经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逐步改变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使经济全球化达到共点和共存的目的。
  摘自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①根据材料1说明经济全球化的原因。(3分)
  ②根据材料2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影响。(3分)
  ③综合材料1、2、3,说明我国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对策。(4分)
    2014考研报名现场确认信息汇总
    2014考研最新资讯 尽在跨考网
    更多2014年考研备考资料,点击进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8-1 10:21 , Processed in 0.051377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