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65|回复: 3

2013年毛中特政治试题密押二(张敏英)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14 10:4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3年毛中特政治试题密押二(张敏英)
          一、选择题考点
          1、十一章考点: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措施。例如:如何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等共六大方面。时政热点对应---十八大。
          2、十二章考点: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维护祖国统一的重要性。共三点意义。时政热点对应---钓鱼岛问题。
          3、十三章考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办法。共四点措施。时政热点对应中国和西方大国关系。
          4、十四章考点:全面贯彻宗教政策,正确处理宗教问题。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时政热点对应----西安全能神教问题。
          5、十五章考点: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时政热点—习近平总书记讲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800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366
发表于 2016-7-14 11:51:1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分析题考点
          1、 专题之一---推进文化建设。
          (1) 时政热点材料。
          材料1:胡锦涛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摘自十八大报告
          材料2:经中央批准,由中央宣传部和中央文献研究室选编出版了《论文化建设——重要论述摘编》(以下简称《摘编》)。这是加强党的文化建设理论学习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进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工作。《摘编》收录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凝聚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不懈探索,反映了我们党在文化建设领域取得的丰硕理论成果,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性。这些重要论述形成于不同时期,都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贯穿一切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观点,贯穿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紧密联系而又各富创见,成为党的文化建设理论的核心内容,成为党的整个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强大思想武器。这些重要论述充分反映我们党是一个有高度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一个高扬先进文化旗帜、坚持崇高文化理想的政党,是一个具有深邃文化眼光、宽广文化胸怀的政党,是一个勇于进行文化探索、善于把握文化规律的政党。---中宣部部长刘云山2012年2月15日讲话
          (2)问题:根据材料,请分析文化建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性?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等角度出题。考察考生对此问题的认识深度。
          (3)答案要点:
          首先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其次: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服务方向,不断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体制,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为文化繁荣提供强大动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0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982
发表于 2016-7-14 12: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2、 专题之二---构建和谐社会。
          (1) 时政热点材料。
          材料1:在中外思想史上,曾经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勾画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蓝图,指明了实现美好社会理想的正确途径。社会和谐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在长期实践中,党不断探索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理论。十六大以来,党对社会和谐的认识不断深化,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
          材料2: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代表们认为,作为我国一项基本的教育政策,促进教育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和客观要求。报告有关促进教育公平的论述,为下一步落实教育公平指明了方向和路径。报告主动回应人民热切关心的教育问题,体现了党对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
          (2) 问题:根据材料,请回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何在?如何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3) 答案要点:
          首先:构建和谐社会是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是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也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其次: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发展教育是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优化教育结构,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70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188
发表于 2016-7-14 13: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3、专题之三---党的建设
          (1)相关材料:
          材料1:1949年,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作了集中的概括:“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批评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当。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各阶级各革命派别的统一战线。这三件是我们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这些都是我们区别于前人的。依靠这三件,使我们取得了基本的胜利。”
          材料2:十八大报告中从八个方面部署了党建工作的总体布局。一般提到党建,大多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包括干部、党员、基层组织)、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来加强党建工作。十八大没有按照上述思路来表述党建工作,而是从具体工作出发,从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出发,从理想信念、党群关系、党内民主、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党管人才、基层组织创新、反腐败、党的纪律等八个方面,强调了当前及今后5年的党建工作重心。这八个方面都有新的观点提出,比如,党内民主中提出提高党代会中工人、农民代表的比例,干部人事制度中提出“提高民主质量,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等等。大会报告对八个方面表述的重要观点都有明确的现实针对性。
          (2) 问题:分析材料请回答为什么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如何在坚持党的领导同时不断改善党的领导?
          (3) 答案要点:
          首先: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更好的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应对国际环境挑战,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其次:当前改善党的领导,要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8 19:30 , Processed in 0.044514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