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9|回复: 0

广东财经大学财政学2018考研专业课大纲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7561
发表于 2017-8-8 21: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8考研基础阶段的复习一定要跟着考研专业课大纲来复习,特别是对于各高校考研专业课自命题科目的考试,一定要根据考研专业课大纲复习。暑期来临,各高校2018考研专业课大纲的相关信息也会陆续的发布,确定好报考院校的考生随时关注自己所报考院校考研专业课大纲的信息,考生也可关注文都考研,小编会及时整理并推送各高校的2018考研专业课大纲的相关信息,以下是广东财经大学财政学2018考研专业课大纲,供考生参阅:
  招生院系:财政税务学院
  院系说明:说明
专业代码020203专业名称财政学
研究方向01 税收理论与政策
        02 财政理论与政策
        03 财税管理信息化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801经济学基础
复试科目  ① 财政学
加试科目  ① 会计学 ② 管理学
复试权重  初试成绩+复试成绩=总成绩
备注   

  财政学专业介绍
  学科点简介:财政学学科为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财税理论与政策研究团队及公共财政研究创新平台均获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与广东省财政厅签订共建财政学学科协议。开设“南方财税论坛”名家讲座;拥有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东地方公共财政研究中心,建有政企校合作的财税信息化、政府采购、纳税服务等研究中心。财政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广东省名牌专业、广东省特色专业。税收学专业为广东省协同育人基地和广东省示范专业。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19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1人,具有博士学位27人,现有客座教授21人。近3年承担各类科研项目5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项;各类科研经费628万元;出版专著8部、教材、编著5部,在国内外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5篇;获各类教学科研奖励13项。参加学术交流100余次,社会学术团体兼职 28人次。至目前本学科毕业生4500余人,涌现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卫士、国家二级英模、国家级及省级税收征管能手、税务系统先进工作者等工作骨干以及部分知名企业家等。财政学科社会地位和社会影响较大。
  培养目标:本学科点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政治觉悟、优秀道德品质、经济学基础扎实、财政税收理论和实务能力强、熟练掌握本学科研究方法的高层次人才。旨在为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培养能独立承担财税及相关领域工作的应用型和研究型人才。
  主要课程:数理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公共财政学、税收经济学、财政政策与实务、税收政策与实务、财税管理信息系统、西方财税理论与制度(双语)、税收制度研究、税收管理与税收筹划、政府预算管理、国际税收专题、财税应用系统的开发与设计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就业领域主要为财政税务部门、相关经济管理部门、社会中介机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各类企事业单位,还可以报考相关专业的博士研究生,继续求学深造。
  财政学考试大纲
  专业代码:020203                        咨询电话: 020-84096884
序号研究方向初试科目复试科目
1税收理论与政策(1)政治▲
        (2)英语一▲
        (3)数学三▲
        (4)经济学基础
财政学
         
2财政理论与政策
3财税管理信息化

  ▲表示统考科目或联考科目,考试题型、考试大纲以教育部公布为准。其他为自命题科目。
  考试题型及相应分值:
  《经济学基础》
  (1)名词解释(6题,每题5分,共30分)
  (2)简答题(6题,每题10分,共60分)
  (3)论述题(2题,每题30分,共60分)
  《财政学》
  (1)简答题(5题,每题10分,共50分)
  (2)论述题(2题,每题25分,共50分)
  《经济学基础》
  考试大纲
  《经济学基础》考试大纲概述:
  内容主要包括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理论),生产理论,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等。测试学生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基本工具和方法的掌握程度,了解其是否具有初步应用这些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有关问题的能力。
  第一部分  微观经济理论
  一、需求、供给与价格理论
  l   需求理论
  需求、需求表、需求曲线与需求规律      影响需求的因素:需求函数
  需求定理                              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l  供给理论
  供给、供给表、供给曲线                影响供给的因素:供给函数
  供给定理                              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l  价格的决定
  均衡价格含义及形成                    需求与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l  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与分类              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
  l  其他弹性
  需求收入弹性               需求交叉弹性       供给弹性
  l  弹性理论的运用:需求弹性与总收益
  二、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理论)
  l  效用
  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l  序数效用论
  无差异曲线及特征           消费可能线(预算线)   消费者均衡
  l  消费者行为理论的运用
  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行为与需求定理
  l  消费者的其他决策
  劳动供给决策                消费与储蓄决策          投资决策
  三、生产理论
  l  生产要素与生产函数
  l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l  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关系
  l  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
  l  最优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l  规模报酬
  四、成本与收益理论
  l  成本
  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
  l  短期成本
  短期成本的分类                 各类短期成本的变动规律及其关系
  l  长期成本
  长期总成本                     长期平均成本          长期边际成本
  l  收益与利润最大化
  总收益、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     利润最大化原则
  五、竞争市场理论
  l  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类型                    市场结构与企业行为的关系
  l  完全竞争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含义与特征     完全竞争市场需求曲线、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
  利润最大化的基本原则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
  l  非完全竞争市场
  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市场的条件及其特征
  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
  垄断市场上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
  垄断竞争与完全竞争的比较
  垄断竞争市场上的产品差别竞争
  现代寡头理论:博弈论含义及基本内容
  六、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l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l  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l  从厂商的需求曲线到市场的需求曲线
  l  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
  l  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
  l  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利息的决定
  l  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七、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l  一般均衡的含义
  l  经济效率
  l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l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l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l  社会福利函数
  八、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l  市场失灵
  l  外部性、科斯定理
  l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l  公共选择理论
  l  信息的不完全与不对称
  第二部分  宏观经济理论
  一、分配理论
  l  社会收入分配
  衡量社会收入分配状态的标准:劳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
  引起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因
  l  收入再分配政策
  过程公平论与结果公平论       收入再分配政策       公平与效率
  二、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l  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l  消费函数、储蓄函数
  l  乘数理论
  l  其他宏观经济指标
  物价指数                       失业率
  三、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理论
  l  投资的决定
  实际利率与投资                  边际效率的意义与资本边际效率曲线
  投资边际效率曲线                预期收益与投资
  l  商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
  l  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
  l  利率的决定
  四、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l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
  l  经济政策目标
  充分就业                         价格稳定
  经济持续均衡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
  l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工具                     自动稳定与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与财政政策方向
  l  货币政策
  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               存款创造和货币供给
  债券价格与市场利息率的关系       货币政策及其工具
  货币政策起作用的其他途径
  五、失业、通货膨胀理论
  l  失业理论
  失业的分类                       自然失业率和自然就业率
  失业的影响                       奥肯定律
  l  通货膨胀理论
  通货膨胀的含义与分类             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通货膨胀的原因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理论
  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           其他通货膨胀理论
  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
  l  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的提出               菲利普斯曲线的的政策含义
  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六、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
  l  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影响经济增长因素
  古典增长理论模型                  内生增长理论
  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l  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特征
  l  乘数—加速数模型基本思想
  七、国际经济理论
  l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绝对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规模经济理论
  l  国际金融体系
  金本位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l  汇率和对外贸易
  汇率及其标价                    汇率制度
  自由浮动制度下汇率的决定        购买力平价理论     实际汇率
  《财政学》
  《财政学》考试大纲概述:
  本课程考试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财政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体包括财政概念与职能、财政支出基本理论和具体内容、财政收入基本理论、税收理论、国债理论,财政管理及平衡、财政政策等。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方法解决财政领域中的相关问题,为以后的专业学习、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l  政府与市场
  l  财政概念
  l  财政职能
  二、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l  公共物品的提供、生产和定价
  l  第二节 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
  l  第三节 财政的法制化、民主化和财政监督
  三、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l  财政支出分类
  l  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l  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四、社会消费性支出——购买性支出之一
  l  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性质
  l  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
  l  文科卫支出
  五、财政投资性支出——购买性支出之二
  l  财政投资性支出的一般分析
  l  基础设施投资
  l  财政用于“三农”的投人
  l  财政投融资制度
  六、转移性支出
  l  第一节 社会保障支出
  l  财政补贴
  l  税收支出
  七、 财政收入规模与构成分析
  l  财政收入分类
  l  财政收入(预算内)规模的影响因素及我国的实证分析
  l  我国当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分析和评估
  l  财政收入形式构成和预算外资金分析
  八、 税收原理
  l  什么是税收
  l  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
  l  税收原则
  l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
  九、税收的经济效应
  l  税收的经济效应的作用机制
  l  税收的经济影响
  l  税收与经济发展
  十、 税收制度
  l  我国税收制度的历史演变
  l  商品课税
  l  所得课税
  l  资源课税与财产课税
  l  我国税收征管制度
  十一、 税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l  工商税制改革
  l  我国工商税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方向
  l  农村税费改革
  十二、 国债和国债市场
  l  国债原理
  l  国债的经济效应和政策功能
  l  我国债务负担率及债务依存度的分析
  l  国债市场及其功能
  l  政府直接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
  十三、 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
  l  国家预算概述
  l  我国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建设
  l  中国分税制改革
  十四、 财政平衡和财政赤字
  l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概述
  l  财政赤字与社会总供求平衡
  l  运用IS-LM模型分析财政赤字的经济效应
  十五、 财政政策
  l  财政政策概述
  l  财政政策的传导和效应
  l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l  我国财政政策的实践和经验
  十六、 开放经济下的财政问题
  l  国际税收
  l  关税
  l  出口退税
  l  外债
  l  开放经济下的财政一货币政策配合
  【文都2018考研大纲专题已正式上线,帮助大家了解2018考研大纲变化及命题趋势——点击进入专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1 20:07 , Processed in 0.044128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