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0|回复: 0

2016考研复试选导师:实践派导师分析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23:3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研究生选导师是个大学问,择师而师可马虎不得。首先选导师就得了解导师的类别,其次要针对你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类型,要确保信息的对称,下面新东方在线先来带大家了解下实践派导师的特点,是不是你的菜你来看。
    2016考研复试选导师:实践派导师分析 
    顾名思义,实践至上型导师的特点在于不停留在理论研究上,更注重从实际操作项目中做出成绩和培养学生。实践派导师的组成稍微有点复杂,基本上囊括了所有的“导师”,有院士、有教授、副教授、讲师,甚至还有一些研究单位的导师及一线中小学的老师。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不停留在理论上,更依靠实际项目来获得成功。虽然身份各有不同,但是根据导师的身份可以将实践派导师分成二类:
    第一种:承担国家大型项目的导师。这类导师中有大学的导师,也有研究所的导师,通常学术水平,科研能力通常较高,并且在业内有较高声望,可以获得国家专项拨款用于开发大中型项目。在这种导师手下有足够的机会接触大型项目的研究,这是优点之一。虽然导师可能没足够时间指导大家的硕士论文,这时有可能是导师的博士来指导你做项目或论文,能学到实际的东西可能更实在。
    第二种:承担重要项目但不具备正式招收硕士资格的讲师,也称为“副导师”。在这些讲师里,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参差不齐,主要问题是由于工作时间比较短,还没有足够的时间提高自己的声望,所以想得到国家项目可能比较困难,更多的是靠自己去外面找项目,然后分给学生做。这类导师其实跟第一上述提及的第一种导师的区别不是很大,只是说做的项目一个是国家的,一个是社会应用的,各有优势。从笔者的角度来看,第二种可能比第一种更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因为第二种更接近一线教育实践问题的研究,对于以后找工作也许更有帮助。如果学生遇到这种导师也是比较幸运的,毕竟学生关注最多的就是能否学到知识,能否掌握一门生存的本领。
    但要注意的是有的讲师,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都要稍逊一筹,指导硕士对他们来说还是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把项目给学生后如果没有能力指导学生的话,这对项目和对学生都是不负责的,所幸这样的导师很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2 03:20 , Processed in 0.054831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