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1|回复: 0

2008年考研政治马哲各章习题精选(七)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14 10:4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
  1.辩证法同循环论的区别在于
  A.是否承认事物发展是否定之否定过程
  B.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C.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前进性
  D.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周期性
  2.因果关系是对于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过程中
  A.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之间矛盾关系的概括和反映
  B.确定的发展趋势和不确定的发展趋势之间矛盾关系的概括和反映
  C.引起和被引起之间矛盾关系的概括和反映
  D.实现的发展趋势和未实现的发展趋势之间矛盾关系的概括和反映
  3.“或然率”这个概念是对
  A.相对性在量上的说明 B.可能性在量上的说明
  C.必然性在量上的说明 D.偶然性在量上的说明
  4.一些地方的人们掠夺性地滥挖草原上的甘草,虽获得了一定的经济利益,却破坏了草原植被,造成土地荒漠化,一遇大风,沙尘暴铺天盖地而至,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灾难。
  这些人的做法违背了
  A.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 B.事物永恒发展的观点
  C.量变和质变统一的观点 D.必然性和偶然性统一的观点
  5.唐代诗人顾况写道:“冬青树上挂凌霄,岁晏花凋树不凋,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有
  (1)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是内因(2)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3)事物变化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性(4)特殊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A.(1)(2)(3) B.(1)(2)(4) C.(1)(3)(4) D.(2)(3)(4)
  6.2001年底,中央提出的国有企业三年改革和脱困总体目标已经基本实现。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充分看到“三年改革和脱困”是一个阶段性目标,实现这个目标绝不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结束,而是深化改革的新起点。这一认识所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B.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质变巩固着量变的成果,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
  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7.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论所蕴含的哲理是
  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 B.要把握事物的度
  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 D.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
  8.2002年度,国务院取消789项行政审批项目,提出“对应当取消也可以取消的项目,坚决予以取消;对应当取消但目前条件尚不具备的审批项目,提出过渡性的措施和办法;对应当保留的审批项目,予以保留”。这一要求体现的辩证法原理
  A.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B.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9.“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这种观点属于
  A.机械决定论 B.神学目的论
  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D.唯物主义决定论
  10.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民经济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据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的结构调整,提高国产资产的整体质量。这一论断突出体现了
  A.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原因的道理
  B.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与质变相统一的观点
  C.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D.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论
  11.“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逐渐扩展,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这体现了
  A.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原理 B.质变形式非爆发式的原理
  C.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的原理 D.质、量、度三者关系的原理
  12.“入山问樵,入水问渔”,主要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要坚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②从实际出发
  ③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方法④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②④
  13.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是
  A.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前提,两点论内在地包含着重点论
  B.两点论以重点论为前提,重点论内在地包含着两点论
  C.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内容,两点论以重点论为形式
  D.两点论以重点论为内容,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形式
  14.工作中“及”与“不及”的关键在于
  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B.认识事物的量
  C.确定事物的质 D.把握事物的度
  15.关于人工智能的出现,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形成了对人类意识本质的挑战 B. 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C.人不再是能动的主体 D.表明意识活动与其他物质运动形式的同一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考研教育网论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27 23:50 , Processed in 0.046709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