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9|回复: 0

深度解析管理学专业之农业经济管理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23: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专业简介
    本专业是国家确认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三农”问题使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在中国一直被赋予极为重要的历史使命,进而在国内众多学科中具有相对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它的研究态势,改革开放以来始终是兴旺不衰,成果丰硕,并且这种态势至少还会保持相当长的时期。中国的农业经济管理学科是一个典型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相互结合的学科,并且是一个在研究发展中与社会学、法学、人口学和相关自然科学等学科相互交叉和融合的比较好的学科。就研究对象和领域而言,中国的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领域大大超出该学科名称所给定的范围。中国的农业经济管理学科是以“三农”问题作为基本的研究对象,紧紧围绕农民、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出现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二、本专业的研究方向
        1)我国农村经济制度与农业政策改革研究方向
    本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农村经济理论与政策、农村经济管理、土地承包责任制与家庭经济、土地资源管理、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农业和农村经济长远发展规划和战略、农民组织化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农业生产的过程与流通过程、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产业化、农村经济空间结构与区域发展等。
    2)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研究方向
    本研究方向主要着眼于我国农业、农村与农民的发展与转型,农业、农村现代化问题研究,包括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技术进步与制度创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与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农业现代化阶段、指标与实现途径,农业市场化与现代化进程中的政府职能转变与农民合作组织构建,现代农业园区的规划与管理模式,跨世纪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战略;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理论与政策;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中的村镇布局变动趋势、村镇集中化演变规律;农民收入结构变化与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村经济机制等。
    3)发展经济学研究方向
    农村综合发展理论与政策,具体包括反贫困、可持续发展、农村民间组织与市场发展、制度与社会资本理论、企业家精神与农民创业、农村公共经济、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等。
    发展微观经济学,具体包括微观主体的消费、储蓄、投资、信贷、风险处理、劳动供给、生育与人口、土地利用、技术采纳行为等。
    发展宏观经济学,具体包括创新、增长与动态发展、比较优势与贸易、结构变化、投资、储蓄与资本流动等。
    4)食品经济学研究方向
    食物供给经济与政策研究:主要研究满足人们温饱的粮食经济相关方面的研究,包括种植业经济,畜牧业经济,奶类经济等主要部门的经济研究;
    食品产业经济与政策研究:主要研究食品产业经济及其相关政策,包括食品安全经济研究等问题的研究;
    整个食物链管理:包括食品类企业的经营与管理、食品营销、消费者行为研究、食品市场研究、WTO与食品国际贸易壁垒,转基因食品安全等内容。
    三、本专业主要课程
    本专业的主要课程有:产业经济学,宏观、微观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统计方法等学科基础课外,国际食品经济学,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涉农企业管理研究、公司战略学、农产品市场营销、区域经济与农村发展研究,发展微观经济学,发展宏观经济学,城市化与区域发展,农村综合发展战略与政策,农村金融学,资源环境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等。
    四、本专业就业去向
    政府机关、非盈利组织、企业管理部门、金融机构与投资公司等。
    五、全国开设本专业的院校
    全国开设农业经济管理的学校主要有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西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十所学校。
    六、重点院校推荐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源于1927年国立京师大学校成立的农业经济系。经济管理学院现有农林经济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个国家一级学科,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博士后流动站一个。其中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二级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建设学科。经济管理学院是我国首批招收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单位,是国家教委首批颁布的具有博士、硕士和学士授予权的学科点,可授予经济学和管理学两种学位。学院还提供MBA、MPA和农业推广等三类硕士专业学位的教育。农林经济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个国家一级学科重点培养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人才,MBA教育重点培养期货、食品与农业企业、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农产品国际贸易、项目管理等领域的职业经理人才,MPA教育重点培养高层次的农村公共管理人才。
    学院现有教职工90人,其中教授21人、副教授37人。教师中55%以上具有博士学位,30%具有硕士学位,60%的教师具有国外留学经历。学院在农产品市场与贸易、粮食经济、畜牧经济、农村金融、合作经济、项目评估、乡镇企业及涉农企业管理、产权理论、信息化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运筹方法与管理系统优化、农业产业化及农村发展规划等领域具有雄厚的研究实力和特色,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浙江大学
    农业经济与管理系是浙江大学最早招收研究生(1936年)的两个系所之一。设有农林经济管理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以及农林经济管理和农村区域发展两个本科专业,共建产业经济学硕士点。现拥有国家教育部首批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正在建设“中国农村发展国家创新基地”。是浙江省首批重点学科和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该系主要研究方向有: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中小企业经营与管理、农业经济统计与技术经济。
    农业经济与管理系师资力量雄厚,结构良好,共有教师1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6人,教授10人,副教授6人,讲师2人,另有在站博士后6名。设有农业与农村经济研究所、乡镇企业与小城镇研究所,形成了以培养高层次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和学科理论研究为中心的教学科研基地。几十年来,本学科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大量的农林经济管理专门人才。
    本科专业核心课程:管理学、宏观与微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农业与食品政策、企业经营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会计学、管理统计、市场营销与物流管理等。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是2004年在原农业经济系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原农业经济系是我国综合性重点大学中成立最早、最有影响的“三农”问题研究学系。学院于1986年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88年被原国家教委评定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0年取得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在过去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学生有比较完整的经济学、管理学与农业知识与理论的训练,就业出路比较宽广。
    本院的研究生培养与人民大学其他学科交叉渗透、共同发展,具有明显的互补优势。中国人民大学拥有与本院相关学科密切相关的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门类齐全且有很强的实力,并拥有多个相关的国家级重点科研基地,对本院的研究生教学具有直接的助推作用。
    本院以中青年、特别是青年教师为主,几乎全部拥有博士学位,基本都有出国进修和访问的经历。现承担各类科研项目4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多项。严瑞珍教授于1996年荣获孙冶方经济学著作奖,1999年获国家社科基金优秀成果二等奖。不少知名教授,如土地经济专家周诚,环境经济专家张象枢,技术经济专家展广伟等都曾在本院执教。
    本院具有追求理论创新的学风,和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传统。本学科独创的以“三板块”学说为核心内容的土地经济学理论,系统提出的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理论,首创的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体系等,都是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重大贡献。从1994年起在太行山区建立的脱贫与发展试验区,以农村综合发展理论指导贫困地区的发展,创造了获得社会各界普遍好评的成功模式。
    华中农业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1998年被批准为湖北省重点学科。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湖北省高等学校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下设区域经济发展、.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农业技术经济理论与政策、农村改革与发展、城乡经济发展、农村与农业发展、农产品国际贸易、投资经济等研究方向。“十五”期间,承担各类研究课题46项。其中,国际合作课题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10项、国家博士点基金、农业部和湖北省等重大研究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363篇,出版专著11部,教材6部,提供咨询报告50余份,获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8项;有13名教师受聘担任湖北省和武汉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和企业的咨询专家。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完成的《2003中国大学评价》对全国各类院校的文、理、工、经、管等学科的排名,在全国447所有管理专业的院校中,华中农业大学的管理学科列第23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5 23:57 , Processed in 0.072222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