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9|回复: 0

2015考研复习冲刺阶段哲学专业基础知识辅导(二十六)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23: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5考研时间日渐接近,考研考生们很有必要在复习冲刺阶段将考研哲学专业基础知识再梳理一遍,做到基础知识扎实,这样才能对考研答题心中有数,希望考研生认真阅读2015考研复习冲刺阶段哲学专业基础知识辅导。
      唯名论与实在论的主要分歧:
    早期经院哲学内部的斗争主要是唯名论和实在论的斗争,它是政治领域里的激烈斗争在哲学上的曲折斗争的表现。这场争论的焦点是关于一般(概念)或共享是否实在的问题,或者说究竟“一般”(共相)是实在的,还是“个别”(殊相)是实在的。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着重探讨的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问题。所以可以说是古希腊哲学的继续。
    唯名论者认为,真是存在的只有给别;没有一般,一般仅仅是人用来表示个别事物的名词或概念。唯名论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极端唯名论,认为不仅客观上不存在一般,而且人的思想中也没有一般的概念,所谓一般只不过是一个名词,甚至说是一种声音。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罗瑟林,另一种唯名论叫做概念论,认为一般不单是一个词,而且是人心中的一个概念,是人用来表示许多事物的相似性或共通性的概念,代表人物是阿伯拉尔。实在论者认为,一般先于个别而存在,是独立于个别事物的客观“实在”。它们是上帝创造个别事物时所依照的原型,这些原型也就是上帝所具有的“理念”。这种观点叫做“极端实在论”,实际上是柏拉图理念论的翻版,其代表人物是安瑟伦和生于香蒲的威廉。还有一种“温和实在论”,主要代表是托马斯.阿奎那,它们歪曲亚里士多德关于“形式”的说法,把一半说成是一种“实体形式”或叫隐蔽的质,它既存在于个别事物之中,又存在于上帝和人的理性之中。这种说法虽然比较巧妙,最终还是认为一般先于个别,比个别更实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11 15:21 , Processed in 0.075888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