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2|回复: 0

2015考研复习冲刺阶段哲学专业基础知识辅导(七)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23: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5考研时间日渐接近,考研考生们很有必要在复习冲刺阶段将考研哲学专业基础知识再梳理一遍,做到基础知识扎实,这样才能对考研答题心中有数,希望考研生认真阅读2015考研复习冲刺阶段哲学专业基础知识辅导。
    (1)人的认识能力与实践能力既无限又有限。从整个人类角度看,人的认识与实践能力是无限的(至上的);但从某一时代的群体和具体的个人而言,人的认识和实践能力是有限的。
    (2)要划清哲学上主要的理论界限,清楚它们的对立所在。
    (3)唯物论和唯心论,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它们在世界本原问题上对立。
    (4)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它们在世界能否被认识问题上对立。
    (5)一元论和二元论,它们在世界是否统一的问题上对立。
    (6)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它们在世界状态问题上对立。
    (7)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是两大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它们在社会的本质和历史的创造者问题上对立。
    (8)要区分认识的基础、对象、本质和起点。认识的基础是实践;认识的对象是客体或客观事物;认识的本质是能动反映;认识的起点是感觉。
    (9)主体与客体除了相互依赖之外,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在生产实践中,主体客体化,即人的知识、能力、目的等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物化;在消费认识中,客体主体化,即外部事物及其规律,内化为人的体力和智力等本质力量。
    (10)认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不能混同于主观与客观的关系。认识主体是人,客体是人的活动指向的对象;主观是人的思想,客观是物质世界;认识主体与客体在认识过程中相互依赖,缺一不可,而主观是客观的反映,客观不以主观为转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6 07:03 , Processed in 0.073965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