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1|回复: 0

2015年考研政治考点解析:毛中特考点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14 10:3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三个“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二、正确评价毛泽东及其意义
  关系到怎样看待党和国家过去几十年奋斗的成就,关系到党的团结、国家的安定,也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前途,不仅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做出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做出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价。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提出的重要观点:
  1.社会主义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2.要反对平均主义,重视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作用。
  3.在社会主义占优势的条件下,“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4.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
  三、中国革命道路理论
  中国革命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经过了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党成立初期,工作重心放在城市,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1930年1月,毛泽东发表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初步形成了以乡村为中心,先在农村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特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依据:(1)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内无民主,外无独立)决定的;(2)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3)革命的敌人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农村是统治薄弱环节。
  四、两个“不能否定”(毛中特与史纲交叉考点)
  我们既不能以改革开放以后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时期,也不能以改革开放前的时期否定改革开放以后时期。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30年的奋斗,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功迈出了重要一步。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领导全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工业体系,实现了农业合作化,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解决了在中国这话生产力落后的国家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问题,从而也找到了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并且通过坚定不移地开拓这条道路而取得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我国经济总量跃升到世界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台阶,国家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化。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
  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党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前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依据,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和重要组成部分。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创中华民族新的辉煌,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以来,中华民族一切有志之士的共同信念和矢志不渝的目标。实现社会主义现代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只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才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
  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思想,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
  六、八项“基本要求”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基本要求,并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
  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七、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着力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性质: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的全面性: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在改革中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必要性: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国际,世界经济可能陷入长期低迷,外需疲弱很可能常态化,经贸摩擦将进入高峰期。
  国内,开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制约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较多,对外开放面临的风险增大,开放的层次、水平和效益亟待提高,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怎么做: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1.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
  2.创新开放模式,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
  3.坚持进口和出口并重;
  4.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
  5.加快走出去步伐;
  6.推动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
  八、5项要求(改革经验)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找准深化改革的突破口,明确深化改革的着力点。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继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
  第二,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推进。
  第三,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的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
  第四,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必须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
  第五,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
  九、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1.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2.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
  3.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有利于在全党全社会树立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有利于抑制消极腐败现象)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
  十、分配制度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收入分配调控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建立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15 23:14 , Processed in 0.059643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