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9|回复: 0

2015年汉硕考研:语言学知识问答(二十二)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23: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汉语的流行和普及,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热度也有所增加。备考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考生应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化知识、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技能、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了提高这些方面的能力,广大考生一定要努力复习。下面新东方在线小编和广大考生分享一些语言学方面的问答题,知识在于积累,让我们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
    下面请看2015年汉硕考研:语言学知识问答(二十二)
   
      106、要正确认识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答:要真正搞清楚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需要从以下三个具体问题入手:一个问题是,从起源和发生上说,语言和思维是同时出现的,还是有先有后,甚至各有各的产生过程?再一个问题是,从范围和功能上说,语言和思维是始终对应的,还是既有交叉又有区别,或者各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还有一个问题是,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作用的,还是思维决定语言或语言决定思维?
    107、关于语言和思维产生的先后问题,历史上曾有哪些不同的看法?请分别列举出两个代表人物?
    答:第一种意见认为,思维和语言有各自的发展过程,二者不是一回事,也没有多少关系,甚至认为语言出现后还干扰了纯正的思维,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英国哲学家贝克莱。第二种意见认为,语言和思维是同时产生的,而且由于坚持思维只能在语言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所以如果一定要分出先后,那么甚至应该先有语言然后才有思维,主要代表人物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和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第三种意见认为思维先于语言发生,虽然语言出现后成了思维的主要工具,但语言出现前人类就有了思维,甚至直到语言出现后也存在着不需要语言参与的思维活动,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哲学家洛克和美国科学家爱因斯坦。
      108、简述思维的分类?
    答:思维大致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叫做“感性思维”。狭义的感性思维只指运用感觉器官感受外界的活动,这是一种直观思维。广义的感性思维也包括唤起表象并在想象中对表象加工改造的活动,也称为表象思维。第二类叫“抽象思维”它是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复杂逻辑形式进行的思维活动。第三类叫“发散思维”,它是指随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而产生的综合心理活动,例如感情、意志、美感等。
      109、简述语言和思维相互对应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语言与思维的对应主要表现在抽象思维上,抽象思维肯定需要语言的参与。要表达概念、就得使用词语;要作出判断或推理,就得用到句子或复句;逻辑思维中的公式代码,也是语言的转化符号。所以抽象思维实际上就是以语言作为工具或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的思维活动。只有人才有语言,因此只有人才能进行抽象思维,反之,人之所以具有高度的抽象思维能力,就因为人有语言。
      110、语言和思维相互不对应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相对于抽象思维,其他两种思维活动不一定须借助语言来进行,或者说即使其中与语言有关,语言的作用也远比不上在抽象思维中那么大,这是语言与思维不对应的地方。感性思维,特别是直观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的古籍,这种思维并不是人类独有的,它不借助语言进行,只有在语言参加以后,才可能上升到抽象思维的阶段。发散思维,特别是表现为民族特有的文化意识时,是思维活动对人类社会生活其他方面产生的影响,但语言与发散思维活动的关系比较疏远,可以说此时的语言不但已不是思维的工具,而且也成了受其影响的对象了。
    汉语言文化博大精深,有志于汉硕的考生一定要用心努力的去学子,将来助力文化的发展和交流。在这里,小编预祝大家考研顺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28 07:15 , Processed in 0.039866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