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汉语的流行和普及,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热度也有所增加。备考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考生应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化知识、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技能、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了提高这些方面的能力,广大考生一定要努力复习。下面新东方在线小编和广大考生分享一些语言学方面的问答题,知识在于积累,让我们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
下面请看2015年汉硕考研:语言学知识问答(九)
41、语素的性质是什么,如何理解语素的意义?
答: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需要充分考虑“最小”和“有意义”两个因素。语素必须是最小的,但这种“最小”要从音和义结合的角度来看。比如“姐”是一个语素,而“j”“ie”和“姐姐”都不是。语素的意义有两种:一是指有具体的所指,如“爸”指向一个具体的人,“吃”指向一个动作;二是指能够表达一定的语法意义,如汉语的“的”本身并无具体的所指,但如将其加在动词后该动词就变为表事物的名词,英语“books”中的s具有表名词复数的意义,这里的“的”和“s”所表现的就是语法意义。
42、词缀语素作用的异同?
答:词缀语素的作用有一致的地方,它们本身都没有太实在的词汇意义,但又能表示某种抽象的构词意义。比如英语“一er,一ist”本身没有什么词汇意义,但附加在其他实义语素后面可以使整个词具有“从事某种职业的人”的意义,如“writer,pianist”。不同的词缀的作用也有差异:一般说前缀在构词中通常只改变词的抽象意义,不改变词类。如英语possible是形容词,加上前缀im一后的impossible只增加否定义,但仍是形容词;后缀则除了改变词的抽象意义,也往往改变词类,如英语real本来是形容词或名词,加上后缀一ize后的realize,就不但改变了意义,而且也变成了动词。
43、语在构造上的特点,如何理解这些特点?
答:第一,语的总体结构特点是结构的固定性和整体性。结构的固定性是说语的结构是一种特定的组合形式,大多不能像普通词组那样随意改变,否则改变后的形式即使成立也不再是语的格式了。包括:一般不能颠倒原有成分,如“乱七八糟”不能说“乱七八糟”;一般不能插入其他成分,如“远见卓识”不能说“远见和卓识”。一般不能替换原有成分,如“拍案叫绝”不能改成“拍桌叫绝”。结构的整体性是说语表达的意义不一定就是词语的搭配结果,大多不能简单地像一般词组那样根据组成成分来分析整体的意义。比如“风声鹤唳”是形容惊慌和恐惧的情形,“听到风的声音、鹤叫的声音都会害怕”,而不是“风的声音和鹤叫的声音”;第二,语的结构基本上就是词组或句子的结构形式,但又有各自的特殊格式。语由词构成,且比词长,一般就是词组或句子的结构形式。比如:专有名词多是偏正词组,如“中国人民大学”语的结构又有别于一般词组的特殊形式,如汉语成语一般是四字格,惯用语一般是三四字格,惯用语中的比况语通常必须由并列的两项成分组成。成语结构限制严格,组成成分不能变动也不能拆开。惯用语的组成成分不能变动却可以拆开。汉语歇后语实际上是一种省略了后一分句的复句形式。汉语的简缩词语则是截取词组中的成分并进行概括。
44、外语的语素类型与汉语的语素类型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外语的语素分类与汉语的语素分类大体一致,如任何语言的语素都有成词和不成词、自由和不自由、定位和不定位、实义和虚义的区别。外语语素与汉语语素也有不对应的地方。比如英语中像“—ly,—ful,—able”这样专门构成词的语法类别的语素很多,而汉语除个别词后面能加“子、儿、头”构成名词、个别词后面能加“化”构成动词外,几乎没有这类语素;汉语的实义不成词语素如“民、友”等在古汉语中都是词,而英语的“anti—
,dis— ,—
ist”等从来不是词,只是构词词缀,意义也不特别实在;英语等语言中大量表动词时态的成分是词尾形式,而汉语对应的“了、着、过”等则是独立的虚词。
45、语素的组合与语素义的组合是否对应?
答:二者并不完全对应。首先,一般说语素与语素的组合就是语素义与语素义的组合,即词义等于组成成分的语素义,如“性急”就是“性子急”。但也有些情况是词义并不等于语素义的组合。第一种是语素义比较模糊,如“江米、麻利”中的“江”和“麻”;第二种是词义引申,如“鱼肉”非“鱼和肉”或“鱼的肉”,而是“像对付菜板上的鱼和肉那样欺凌残害人民”;第三种是语素义脱落,好“忘记、妻子”等词中,一部分语素义脱落消失。外语中的情况跟汉语大致相同。
汉语言文化博大精深,有志于汉硕的考生一定要用心努力的去学子,将来助力文化的发展和交流。在这里,小编预祝大家考研顺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