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考研网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备考资料:《中国文化概论》笔记

[复制链接]

0

主题

7619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996
发表于 2017-8-7 05:50:3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一章 中国古代史学    这一章出大题目不太可能,中型题也不太复杂,难点是把提到的诸部史著要弄清楚,作者是准,体裁是什么,反映的内容是什么,不能混淆。    第一节 中国古代史学是中国文化的宝藏    1、远古传说是我国史学的源头;卜辞和金文是中国历史上目前所知最早的历史记录。    2、《尚书》是较早且更具有官方性质的历史记载,主要记录了商、周王朝的大事。    3、《诗经》里的《大雅》有部分诗篇反映了周族和周王朝某些发展阶段的传说和历史,可以视为史诗。    4、西周末年,周王室和各诸候国都有了国史。《春秋》是孔子以鲁国国史为基础为编写成的编年体史书;战国时代,私人历史撰述有了大的发展,最有代表性的是《左传》《国语》和《战国策》。    5、秦汉时期,史学的显著特点是规模宏富的纪传体通史和断代史的出现。《史记》首创了纪传体的表现形式,以其规模宏大的通史概括了3000年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民族、思想、文化、社会风貌和各阶层人物群象,奠定了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基础;标志着史学的独立发展;《汉书》断代为史,开创了皇朝史撰述的先河,世以《史记》为通史的开山,《汉书》为断代的初祖。    6、荀悦的《汉纪》开创了编年体断代的先例;刘向和刘歆父子的《别录》《七略》开创了中国目录学。    7、隋唐五代时期,中国史学出现重要转折,统治阶级重视修史,设馆修史完善了史官制度,官修史书成绩较大。二十四部正史中有八部修成于唐初。    8、刘知几的《史通》、杜佑的《通典》是史学的总结性著作。    9、《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    10、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指出:中国于各种学问中,惟史学最为发达;史学在世界各国中,惟中国最为发达。    第二节 中国古代史学的巨大成就    1、中国古代史学的主要特点是丰富的历史内容和多样的表述形式的结合。    2、《隋志》史部将史籍分为13类,即正史、古史、杂史、霸史、起居注、旧事、职官、仪注、刑法、杂传、地理、谱系、簿录等。    3、二十四史:是一部珍贵的历史巨著,上至黄帝时期,下至明末,长达4000余年。    4、编年体是中国史书的主要体裁之一,它以时间为中心,依照年月顺序记述史事,其优点是史事与时间相结合,给人以明确的时间念。《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史,以鲁国为主;春秋三传是指《公羊传》《谷梁传》和《左传》。荀悦的《汉纪》是关于西汉一朝的编年体断代史。袁宏有《后汉纪》。《资治通鉴》也是编年通史。    5、起居注按时间顺序专门记载帝王的言行;实录是历代所修的每一帝在位期间的编年大事记。    6、纪传体始于《史记》,后有《汉书》。《史记》以人物为中心,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体;《汉书》改为纪、表、志、传四体。    7、纪传体是我国封建社会最流行的史书体裁。二十四史都是纪传体史书。    8、前四史是指《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    9、唐代杜佑的《通典》记载历代制度沿革。南宋史学家郑樵有纪传体通史《通志》,其得意之处是其中的二十略;宋末元初马端临著《文献通考》记录至宋代的典章制度。以上三书合称"三通"。    10、纪事本末体是又一种史书体裁,以历史事件为中心。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11、史评指评论历史事或史书的著作。史评分为两类:一类重在批评史事,一类重在批评史书。    12、《史通》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史学理论著作,作者刘知几。清代章学诚的《文史通义》也是一个代表作。    第三节 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    1、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一是学兼天人,会通古今;二是以古为镜,经世致用;三是求实直书,书法不隐;四是德识为先,才学并茂。(简记:学古实德。要记牢,可能出中型题甚至大型题)    2、会通古今,重视通史著述,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主潮。    3、以古为镜就是要通过研究历史来发挥对现实的借鉴作用。    4、刘知几提出史学三长是指史家必须兼有史才、史学和史识三长。史才是指修史的才能,主要是指历史编撰和文字表达方面的才华和能力;史学是指占有史料和掌握历史知识;史识是指史家的历史见识、见解、眼光、胆识等。章学诚指出还要有史德,即著史之心术。    5、史学家必备的素质是秉笔直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800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366
发表于 2017-8-7 06:57:2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二章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这一章大中小题都可以出,备考重点的内容都要掌握    第一节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1、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两个重要基础:一是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二是家国一体,即由家及国的宗法社会的政治结构。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必然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文化价值系统。    2、家长制的实质就是用家族伦理的机制来进行政治统治,是一种伦理政治。    3、中国哲学是伦理型的,哲学体系的核心是伦理道德学说。    4、伦理道德学说在各种文化形态中处于中心地位。    5、中国文化价值系统的特点是强调真、善、美统一,而以善为核心。没有一个民族象中国这样把道德在文化价值体系中抬高到如此重要的地位。    第二节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对传统美德的总结和认同,是继承和发扬民族优良伦理道德传统的关键,也是现代中国道德文明建设极为重要的源头。    2、传统美德是传统道德规范体系中的基本内核和合理内核,是指在自觉或习俗的道德规范中那些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并实际奉行的,而且是古今一以贯之的,在现代社会仍发挥着积极影响的那些德目。    3、中国传统道德规范有两种:一是由伦理学家概括出来的或由统治阶级提倡并上升为理论的规范;二是在世俗生活中得到了广泛认同与奉行的习俗规范。    4、孔子的三达德是指:知、仁、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礼、孝、悌、忠等一系列德目,是中国第一个完整的道德规范体系。    5、孟子四基德是仁、义、礼、智,并将其扩充为五伦十教,即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    6、法家代表人物管仲提出了四维七体,四维是指礼义廉耻。    7、董仲舒的三纲五常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    8、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一是仁爱孝悌;二是谦和好礼;三是诚信知报;四是精忠爱国;五是克己奉公;六是修己慎独;七是见利思义;八是勤俭廉正;九是笃实宽厚;十是勇毅力行。(简记:仁义谦诚忠厚公勤慎勇)    9、仁德是中华民族的共德和恒德,在各个历史时期和各种道德 中都最基本的德目,在世俗首先生活中也是最普遍的德性标准。    10、礼是中华民族的母德之一。作为道德规范,它的内容较为复杂。作为伦理制度和伦理秩序,指礼制、礼教;作为待人接物的形式指礼节、礼仪;作为个体修养涵养,指礼貌;作为与人相处的关系,指礼让。    11、好礼、有礼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重要美德。    12、诚即真实无妄,其最基本的含义是诚于己,诚于自懒惰的本性;信的基本要求是言行相符,言必信,行必果。    13、中国传统的义利观的基本内容是先义后利以义制利。    14、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中国社会的发展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形成一种崇高的民族精神,建立起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民族道德人格,也造就了种种道德人格。    第三节 中国伦理思想的基本原则及历史发展    1、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两个基本特点:其一,它是中华民族的各种文化精神互摄整合而形成的有机体,儒、道、佛三家是其基本构成要素,其中以儒家为主;其二,它随着中华民族与中国社会的发展而生长发育,在此过程中阶级性与民族性、时代性与普遍性交错并存,混然一体,相辅相成,相补相协。    2、中国伦理思想发展三阶段:一是先秦时期的孕育展开阶段;二是汉唐时期的抽象发展阶段;三是宋明时期的辩证综合阶段。    3、中国古代神话的三个特点:一是崇德不崇力;二是惩恶扬善,善恶报应;三是重天命而轻命运。这些体现了中国人最初建构自己精神世界时的价值取向,对中国伦理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普遍和永恒的影响。    4、周礼成功地把氏族社会的原理转换为文明社会的伦理政治秩序,为日后中国社会建立了伦理生活的范式。其后的儒家伦理体现了中国社会传统的特点,影响最为深远;道家的思想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5、汉唐是中国伦理思想继续发展和大统一、封建化的时期,分为两汉儒家、魏晋玄学和隋唐佛学三个阶段。    6、中国伦理思想体系主要由三个方面构成:人伦关系原理、道德主体品格要求,人性的认同,概括地讲就是人伦、人道、人性。    7、中国人性思想的特点:一是强调人禽之分,突显人的尊贵;二是人格均等,人人可圣;三是修身养性,向内探求。(可能出论述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19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996
发表于 2017-8-7 08: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三章 中国古代宗教    这一章的核心是    第一节 中国远古宗教    1、宗教的本义是指人与神的一种关系。    2、宗教的最主要特征之一,是人对某种超自然力量的盲目信仰和崇拜,这使得它与象征人类文明之理性、理智等在相当程度上是对立的。    3、宗教产生的认识根源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即意识,是指对自身的本质及自身与自然界相互关系的意识。    4、宗教的产生本身就是人类文化活动的结果,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环节。    5、中国远古宗教形式以自然崇拜、动物神崇拜、鬼魂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形式,其中尤以自然崇拜和鬼魂崇拜最为盛行。    6、自然崇拜就是把诸如日月星辰、风云雨雪及至名山大川等自然现象神化,进而把它作为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加以崇拜,祈求它的保护与赐福。其中尤以日神为重。    第二节 道教与中国古代文化    1、秦汉以后出现的道教,是一种较成熟、系统的人为宗教。    2、道教的主要思想渊源有三:一是中国古代的鬼魂崇拜;二是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三是秦汉时期的黄老道。    3、道教成为一个有组织的独立的宗教,是在东汉时期。五斗米道主要是教人悔过奉道,以符水咒语治病,创始人是张陵,即张天师;东汉时期另一派为太平道,创始人是张角,与黄巾军有联系。    4、道教在魏晋时期有较大的发展,东晋葛洪从神仙方术的角度创立了道教的凡鼎系,代表作是《抱朴子》。    5、道教的基本信仰是"道",由道家经典《老子》而来,主张道是宇宙万物之本原,同时又是灵而有性的神异之物。    6、道教信奉的最高神是三清尊神,最终目标是得道成仙。    7、中国古代科学中不少学科与道教关系密切,包括化学、医学、药学、气功。    8、道教对中国古代民俗的影响成为广泛,深刻,有些影响甚至延续至今。    第三节 佛教的中国化与中国化佛教    1、中国的佛教是外来宗教,来自于印度,创始人是悉达多·乔达摩。    2、佛教四谛:苦集灭道,是佛教的四个最基本的道理或真理,也称"四圣谛"。    3、佛教的修行方法是戒、定、慧。    4、佛教原先比较注重个人的解脱,后者逐渐发展为强调"慈悲普度"。    5、12世纪左右,佛教在印度溃灭,世界佛教中心移到中国。此前,佛教在两汉之际就已传入中国,可以是汉明帝永平十年左右。    6、魏晋时期,佛教分为三派,即心无派、即色派、本无派。    7、梁武帝、慧远和竺道生是南北朝弘扬佛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其学说是建立在中国传统的灵魂不死的思想基础上。    8、隋唐二代是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就表现形式而言,这时的佛教是一种宗派佛教。    9、中国化佛教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对古代中国文化的诸多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第四节 三教交融与儒学的宗教功能    1、中国历史上的三教是指儒、释、道三教。    2、传统儒学具有宗教色彩:因为从思想渊源上说,儒学是夏商周三代思想的继承,而在三代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天神观念;整个儒家学说都是在天之下谈道德,做文章。董仲舒主张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把天神化,也就是把儒家学说宗教化。此外,其宗教色彩还表现在修养理论上和修行方法上。    3、宋明理学具有一定的宗教功能。该学说治三教于一炉,是一种新儒学,其表现:一是表现在作为其理论纲骨之"心性"学说。二是表现在其修行方法从修心养性转向禅宗式的注重证悟的明心见性。后人称理学是儒表佛里,也证明了这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5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082
发表于 2017-8-7 08:26:1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四章 中国古代哲学    这一章的考点是不太多,把备考重点掌握就行了,但要注意可能出一两个生冷的大题目。    第一节 中国哲学的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    1、中国哲学在中国文化系统中起着主导作用。西方文化中,宗教处于核心地位;但在中国,宗教的功能基本上是由哲学承担的。    2、中国古代哲学萌芽于商周之际,西周初年的《尚书·洪范》提出了金木水火土五行学说,认为它们构成了世界。    3、《周易》是占卜之书,是原始宗教、原始哲学与当时社会风俗的结合。以八卦说明自然现象和社会关系。    4、周易中的八卦是指:乾坤坎(水)离(火)艮(山)兑(泽)震(雷)异(风)    5、中国的四大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是:原始儒家、原始道家、中国佛学和宋明理学。    6、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五本经书。    7、原始儒学的精神,首先是创造性的生命精神,是人对宇宙的一种根源感;它还是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精神,即寓伟大于平凡之中;寓理想于现实之中。    8、孔子哲学的基本观念是仁。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    9、《老子》关于道的概念:认为道是一个终极实在的概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10、中国化了的佛教宗派主要有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    11、宋明理学是儒道释三大资源与传统在宋元明时期的新的综合,它以儒学为主干,融摄佛道的智慧,建立了以理气论、心性论为中心的道德形而上学体系。    12、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集中讨论了理气关系与心性关系的问题。他认为,理是作为类的人的本质规定。    13、王阳明是宋明理学中心学的集大成者,知行合一和致良知教是他的颇有特色的学说。    第二节 中国古代哲学的宇宙观念和人生境界    1、中国哲学中的宇宙是指无限时空及其所包含的一切。    2、中国古人把东南西北上下四方之空间称为"宇";把古今旦幕、往来之时称为"宙"。    3、中国古代宇宙的主要观点:宇宙是至大无外的;宇宙是一个生生不已的大流,即易;宇宙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一个开放的、交融互摄、旁通统贯、有机联系的整体;宇宙不是孤立、静止、不变不动或机械排列的,而是创进不息,常生常化的。    4、天人关系问题,也就是人在宇宙间之位置问题,也就是人生的意义问题。中国哲学主要主张天人合一,也有主张天人交胜的。    5、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观点有复杂的涵义:第一层是指人是天地生成的,人的生活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第二层是指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和人类道德的最高原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6、中国哲学把人看作是"最为天下贵"者。    7、境界说是中国人生哲学的一大特色。境界是指中国哲学追求的理想人格之极至的一种精神状态,精神天地。    8、冯友兰在《新原人》中将人生境界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第三节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1、一般说来,中国哲学家欣赏整体动态、辩证综合与直觉体悟的思维方式。    2、《中庸》提出的为学五步骤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简记:学问思辨行)    3、儒家中比较推崇逻辑之学的是荀子及其后学。    4、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特别发达的是辩证思维和直觉思维两种方式。辩证思维方式强调整体、对待、过程、流衍、动态平衡。    5、直觉体悟:即直觉地把握宇宙人生之根据和全体。    6、中国古代哲学的知行观:即言行一致,要把自己所讲的与自家身心的修炼结合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85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480
发表于 2017-8-7 09:30:4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五章 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    这一章是基础,可能出大题目的地方一定要记牢,对类型和特点两大主题都要系统掌握。    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伦理类型    1、任何一种文化类型的形成都有其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定的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组织结构。    2、中国文化形成的三条件是:半封闭的大陆性地域、农业经济格局和宗法与专制的社会组织结构。在这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环境下形成的稳定的生存系统和与之相应的伦理型的中国传统文化。    3、德性文化,是指中国传统文化重德,以德摄智的文化。智性文化是相对于德性文化而言的,即重智的文化,是建立在西方宗教和哲学基础上的文化。    4、中国文化的伦理型特色表现在:把人伦的观念,贯彻到天地万物之中。    5、中国文化的伦理型特征,主要源于中国古代社会宗法制度的完善及其影响的长期存在。宗法制度下的血亲意识有的转化为法律条文,主要是形成宗法式的伦理道德,长久地左右着人们的社会心理和行为规范。    6、伦理道德学说是中华学术的首要重心。    7、中国伦理型文化的积极作用表现在,强调道德面前人人平等,鼓励人人都加强道德修养;对包括君主在内的统治者也可以形成道德制约和严格要求;此外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还能鼓励人们自觉地维护正义,忠于国家民族,保持高风亮节。消极作用是:它将伦理关系凝固化,绝对化,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人身压迫、精神虐杀的理论之源。(注意:三个积极,一个消极,三个积极是鼓励修养道德制约 维护正义)    8、孟子主张"人皆可以尧舜",王阳明说"满街都是圣人",都是肯定凡夫俗子可以通过首先修养达到最高境界。    第二节 中国文化的特点    1、中国文化的总的特征是伦理型,此外还有:一是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二是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三是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四是尊君重民相反相成的政治文化;五是摆脱神学独断的生活信念;六是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七是经学优先并笼罩一切文化领域。(简记:二力 心态 政治 脱神 宗法 经学 学术)    2、中国文化的生命力表现在它的同化力、融合力、延续力和凝聚力等方面。同化力的典型是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并中国化。融合力是指中国文化是以汉文化为基础并吸收了境内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形成的中华文化。 (延同凝)    3、中国文化的凝聚力具体表现为文化心理的自我认同感和超地域、超国界的文化群体归属感。    4、中国文化的同化力和融合力,是其无与伦比的生命延续力的内在基础。    5、中国文化是一种农业文化,其整个文化的物质基础的主导方面和支配力量是在自然经济轨道上运行的农业。    6、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的形成的条件是黄河、长江哺育的中华大地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极为优越的条件,简单的生产劳动能够维系人的生存。这一心态的主要表现:一是重农尚农的社会共识;二是重实际而黜玄想的务实精神;三是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四是包含循环与恒久意识的变易观念。(简记:农 实 趣 念)    7、宗法制度在中国根深蒂固,不仅由于氏族社会解体极不充分,而且由于此后自然经济长期延续。    8、与集权主义相伴生的另一影响深远的政治意识是民本主义。    9、民本主义,即民为邦本的思想,它是农业宗法社会的必然产物,尊君和重民相反而又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一体两翼。    10、绝对尊君论是由法家提出来的。    11、民本主义同君主专制主义的关系是双重的,一方面,民本主义与极端形态的暴政和绝对君权论是对立的;另一方面民本主义又和君主专制主义的一般形态相互补充,构成所谓明君论。    12、从西周开始的疑天思潮以及敬德保民的思想观念,对以后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13、对于鬼神的看法,儒家既有理性的一面,也有实用的一面,道家否定有人格、有意志的神。中国文化在春秋战国以后的发展,坚持无神论观点的不仅有科学家、思想家,还有文学家和历史学家,可以说形成了一种无神论的文化传统。    14、孟子认为,道德四个善端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并由此引伸出仁、义、礼、智四种道德品质。    15、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表现在教育领域,只有身份较低的人才去学习自然科学;表现在中国科技领域是导致中国科技的落后。    16、经学传统是指中国文化长期以儒家经学为主流,有着一以贯之的传统,形成了独自的特色。    17、经学传统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表现在:一是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各方面的广泛渗透;二是经学传统对中国宗教的发展的影响;三是在经学的影响下,科学未能充分独立,影响了科学的发展。(注意:一是影响各方面 二是影响宗教 三是影响科学)    1、2001年江苏卷考论述题:试述中国古代经学传统对中国文化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5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082
发表于 2017-8-7 09:56:3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六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这一章出中型题的概率较大,对一些有明确序列的题目一定要充分掌握。    第一节 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涵义    1、优秀文化传统实质上是民族文化基本精神的具体表现。    2、文化精神是相对于文化的具体表现而言的。文化的具体表现包括器物、制度、习惯、思想意识等层面,无不和内在的文化精神相关系。    3、文化的基本精神属于观念形态的范畴。    4、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指文化现象中最精微的内在动力和思想基础,是指导和推动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观念。    5、中国文化基本精神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那些长期受到人们尊崇并成为生活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的思想观念和固有传统,它们在历史上起到了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成为了历史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    6、思想观念或文化传统要成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标准有二:一是具有广泛的影响,感染熏陶了大多数人民,为他们所认同接受,成为他们基本人生信念和自觉的价值追求;二是有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    7、民族精神是指导民族延续发展、不断前进的精粹思想,是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就其性质而言,它是一种伟大的卓越的精神;就其表现形式而言,它是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8、文化传统是指受特定文化类型中价值系统的影响,经过长期历史积淀而逐渐形成的、为全民族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上的难以移易的心理和行为习惯。    第二节 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    1、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包括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    2、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之一就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主张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是相类相通的,可以达到统一;不象西方文化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3、天人合一的思想,有一个逐渐演化的过程。作为一种思想观念,远在先秦时期就已提出;但作为明确命题,则是由北宋著名哲学家张载最先提出来的。西周时期,主张天是有意志的人格神,天人关系就是神人关系,这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萌芽。庄子提出了人与自然在本质上是统一的观点,有着深刻的合理性;《易传·文言》提出了著名的"与天地合其德"的精湛的天人合一思想。发展到汉代,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论,主张"人副天数",当然这是牵强附会的谬说;两宋时期,天人合一思想发展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文化思潮。张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太虚之气,人与天地万物都是由气构成的,气是天人合一的基础。实际上是肯定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界统一于物质性的气。    4、天人合一思想的实际是关于人与自然的统一问题,或者说是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问题。它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    5、天人合一思想对现代社会的深刻启示:    6、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就是要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中心;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    7、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是:人为万物之灵,天地之间人为贵。    8、人本思想的社会功能:它不仅有助于人们合理地对待人与神的关系,增强人的主体意识,而且有助于抵制宗教神学。    9、宋明理学中有三个主要派别,即张载的气本论,朱熹的理本论和王阳明的心本论,三者都否认鬼神的存在。    10、宋明理学宣扬的道德的人本主义,其重要表现是把人放在一定的伦理政治关系中来考察,把人个价值的实现,个体道德精神界的升华,寄托于整体关系的良性互动。这一思想对人的精神的开放,对于个体道德自我建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1、与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人本主义相区别,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主义明显重人伦轻自然,重群体轻个体,只强调个人义务和道德人格的独立性,而不重视个人的权利和自由,这是一种落后。    12、刚健有为思想是人们处理天人关系和各种人际关系的总原则,是中国人的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    13、刚健有为的思想由孔子提出,他十分重视"刚"的品德,强调人有要坚定性,知识分子有要责任感和奋斗精神。    14、《易传》对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思想作了概括的经典性的表述。它强调刚健的同时要文明,要中正,防止主观盲动等片面性。    15、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柔静无为之说,如老庄思想、宋儒思想,但没有占上风,只是作为刚健有为思想的补充。    16、坚持独立人格的思想是刚健自强思想的重要表现。    17、贵和尚中即贵和谐,尚中道,这一基本精神在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    18、中西文化的重要差别之一就是中国文化重和谐统一,西方文化重分别和对抗。    19、和而不同,有容乃大。    20、《易传》高度赞美并极力提倡和谐思想,提出了"太和"的观念。    21、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宇宙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22、"中"指事物的度,即不偏不倚,即不过度,也不要不及;此外,中也指对待事物的态度,既不"狂",也不"狷"。    第三节 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功能    1、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功能包括:民族凝聚功能;精神激励功能;价值整合功能等。    2、由于文化基本精神有着巨大的思想统摄性,它可以超越地域、阶级、种族、时代的界限,将一个民族的人凝聚为一体,使之同心同德地为整个民族的利益和民族的长远利益而共同奋斗。    3、中国长期统一与中华文化中刚健自强、以和为贵的基本精神是分不开的。    4、自西周以来,作为一种理性自觉,大一统的观念便深深扎根于中国人心中。    5、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民族凝聚力形成并发挥作用的思想基础,也是它的思想核心;同时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也是增强并推动民族凝聚力更新的精神力量。    6、中国文化中刚健自强的精神,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激励着人们奋发向上,不断前进,坚持与内部的恶劣势力和外来的侵略压迫作不屈不挠的斗争。    7、中国文化中以人为本的精神,激励人们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努力在现实生活中去发现人,实现人的价值。    8、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的精神,激励人们维护整体利益,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9、价值整合功能,即整合不同的价值观,使其在中华一体的文化格局中熔铸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10、中国古代文化是在多元一体格局下发展起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70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188
发表于 2017-8-7 10:57:4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七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    这一章的内容简直象哲学,太抽象,很难抓住重点。    第一节 天人关系上的价值取向    1、价值观是一种评价性的观点,它既涉及现实世界的意义,也指向理想的境界。不同时期的文化创造,总是受到特定的价值观的范导,文化本身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看作是价值理想的外化和对象化。价值观在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    2、从儒家的价值取向分析,中国传统文化重人伦轻自然,重群体而轻个体,重义轻利,重道轻器。    3、注重天人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点。天即广义的自然,人即人的文化创造及其成果。天人关系是一种价值关系,天人之辩是传统文化价值系统的逻辑起点。    4、原始儒学的核心观念是"仁",即爱人。    5、儒家对主权职能的理解,往往与天命的观念纠缠在一起。    6、儒家的仁以孝悌为本,更多地受到宗法血缘关系的制约;墨家则主张"兼爱",它超越了宗法关系。    7、道家认为自然本身是一种完美的状态,无需经过人化的过程。强调无以人灭天,有一定的价值。    8、命力之争作为天人之辩的展开,核心是人的自由问题。    9、道家强调主体在世的原则是"无为"。    10、墨家提出非命论,认为人应该抗争。    11、广义的天人之辩还涉及天性与德性的关系问题。    12、儒家强调人与兽的区别,要求由野而文;道家则将同与禽兽视为至德之世。    第二节 群己关系上的价值取向    1、儒家在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上,主张修己以安人,即自己要加强修养,在此基础上,要成就他人,成人要成为自我完善的一个部分。    2、群体原则体现于人和人的关系,就是"和"的要求。    3、道家对个体生命和自由给予更多的关注。将自我认同提到了突出地位,老子指出:自知者明。    第三节 义利、理欲关系上的价值取向    1、辨析义利,是儒家的重要特点。儒家主张,义以为上,同时,也肯定利的合理性。    2、功利意识的过分压抑,容易弱化社会的激活力量,因此,儒家以道义原则抑制功利原则,是明显地有着负面导向作用的。    3、从价值观上看,义利之辩首先关联着道义原则与功利原则,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4、墨家重义的外在价值,认为义之所以可贵,就在于它能带来功利的效果。义,利也。    5、法家赋予功利原则以更极端的形式,认为追求功利,是人的本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利益为纽带的。    6、义与利的关系进而展开为理性要求与感性需要的关系,即所谓的理欲关系。    第四节  人格理想与价值目标    1、人格的完善,是儒家基本的价值追求;儒家的价值理想,最终落实于人格理想。    2、儒家注重的是人格的内圣的规定。内圣首先表现为善的德性,而善又以广义的仁道精神为其内容。    3、仁首先表现为对人的尊重、关心、真诚相待;此外,"克己"也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仁的要求。    4、儒家认为,仁和知总是联系在一起,无知则不仁。    5、从人格取向上看,儒家在内圣之外又讲"外王",即治国平天下的事功。    6、儒家将仁与知规定为理想人格的双重品格,由此而确认了仁道原则与理性原则的统一。    7、相对于儒家的善,道家更多地强调理想人格要有真的品格,其人格典范被称之为真人。    8、道家以为,人格的真首先表现为合于自然,达到逍遥之境。    9、道家以为,以仁德规定人格总不免走向外在的矫饰,甚至形成人格的二重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70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188
发表于 2017-8-7 11:57:0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八章 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    这一章是一个历史性章节,对历史的发展脉络首先要清楚。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    1、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有一系列变化,但基本精神和特点没有改变,没有发生过文化危机。    2、从广义文化视角看,中国近代民族危机根本上就是一种文化危机。    3、鸦片战争所引起的文化危机是中国传统文化走向近代的重要契机,从这时起,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向资产阶级新文化的方向转化。    4、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它主持编译的《四州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向国人系统地介绍世界地理的著作。    5、魏源编著的《海国图志》是一部规模宏大的世界史地著作,他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命题。它表明当时中国人已经发现了传统文化存在的不足,这是一种深刻的文化观念的变化,它推动了中西文化的交流融汇,开始了中国文化近代化的历程。    6、此外于近代编译的介绍西方的书还有姚莹的《康 纪行》,徐继畲的《瀛寰志略》,何秋涛的《朔方备乘》,梁廷极的《海国四说》等。    7、近代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还局限于物, 质文明,而且主要是西方的坚船利炮。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近代化    1、中国文化从传统走向近代的历程是和中国近代经济、政治的变化以及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水平密切联系,它大体上经历了物质层面的文化变革、制度层面的文化变革和观念层面的文化变革的三个阶段。近代化的动因是民族危机引发文化危机,进而促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改革。    2、19世纪60年代,中国文化的近代化才形成规模。标志是清政府的洋务运动,这是一场改革运动,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中体西用也就是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3、早期改良主义者冯桂芬于1861年写成《校分庐抗议》,论述了学习西 方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中西文化处理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在政治上企图以西方资本主义先进技术来巩固衰老的封建制度,在文化上企业以西方近代科技思想来弥补儒学的不足。    4、西技就是西方近代的自然科学和工艺技术。    5、西政,即西方的政治制度。    6、从1895年起,维新派登上政治舞台,开始启蒙宣传。维新派是资产阶级的代言人,而洋务派是地主阶级的改革派。启蒙运动是真正有近代意义的新文化运动。    7、维新派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其文化宣传也是围绕这个主题进行的,其领袖是康有为和梁启超。    8、严复于1898年出版《天演论》,宣传进化论。    9、康梁创造了"不中不西、即中即西"的文化,这是当时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但是属于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因为,其一,在甲午战争后,资产阶级力量太弱,不敢于封建制度彻底决裂,不得不借助于古代文化的旧形式来表达新思想;其二,他们对西方文化的认识肤浅,不得不通过传统文化来为外来文化找到民族化的表达形式;其三,西学传播的水平还比较低,西政输入较少,需要独创。由于这些原因,当时的新文化,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是"托古改制",没有完全从封建主义旧文化中脱胎出来。    10、在制度层面变革中国文化的要求和努力主要发生于20世纪初年,即辛亥革命准备时期。    11、新文化运动由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发起,它标志着中国文化变革进入观念层面近代化的阶段。    12、新文化运动有三个口号:即个性主义、科学、民主。    13、个性主义是鼓吹在中国伦常基础上进行富民强国之术的理论。    14、新文化运动以后,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文化的兴起并逐渐取得主导地位,近代的新文化运动也从旧民主主义文化转变为新民主主义文化。    第三节 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方向    1、促使中国传统文化在不到百年时间内转变为近代型文化的原因,有的学者主张主要动因是西方文化的冲击,即"冲击--反应"论。这种主张是根本错误的,因为真正的、根本的原因是近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西方文化的冲击仅是其中一个方面的原因。此外,还有传统文化的内在活力因素如经世思想等。    2、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些与西方近代文化相沟通、相衔接的因素,这些因素富有活力,在中国文化近代化的过程中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如经世思想,变易思想,民本思想。    3、围绕如何发展近代文化,先后有"中体西用"论,"本位文化"论、"全盘西化"论。    4、中体西用论主张西方的物质文化为用,中国的传统文化为体,用为体服务。这一论点的作用一是引进西学;二是开始破坏儒家文化固有的体系。    5、中国本位文化于1935年提出,其核心观点是以中国的现实需要为标准来取舍中西文化。    6、全盘西化论的提出者是胡适。他过分强调文化的整合性。    7、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提出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才是发展中国新文化的正确方向。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了这一观点。    8、民族的文化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它必须为解决中国近代社会的首要任务,即挽救民族危机、维护民族独立而服务;二是指新民主主义文化应当具有民族性,包括文化的民族特征和文化交流中国的民族主体意识。    9、科学的文化,一是指内容是科学的;二是指方法是科学的。    10、大众的文化,即是民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70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188
发表于 2017-8-7 13:27:3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九章 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文化    这一章还是要重点把握的。    第一节 中国文化发展的新阶段    1、中国人民革命胜利开辟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新阶段。突出表现在教育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双百方针的有效贯彻等方面。    2、在探索过程中,中国文化的发展也经历了失误和曲折。文化大革命是一场摧残、毁灭文化的非理性运动。文革把"左"的思想路线的破坏性作用暴露得最为深刻、彻底。    3、在新民主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的过渡衔接上,出现过加速"社会主义改造"的错误 做法,出现了错误批判电影《武训传》进而批判胡适、胡风、梁漱溟;出现过错误批判"综合经济基础论"和"合二为一"论。    4、双百方针是毛泽东于1956年提出的。    第二节 八十年代"文化热"的反思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一个持续十余年的文化研究热潮,一般称之为80年代的"文化热"。    2、文化研讨实质上是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变革在更深层次的思想文化层面上的必然反映。    3、 80年代文化热的特点有三:一是它的现实性,牢牢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对文革及57年以来的左倾错误进行深刻反思,是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前提下进行的具有思想解放意义,能够产生巨大社会效能,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给改革带来了强大的思想动力;二是它的广泛性,是一次全民关注、参与的综合性研讨;三是它的世界性,是把中国置于世界文化的背景之中,把民族意识与全球意识结合起来,把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统一起来的研究。( 简记:广现世)    4、80年代的文化热带有改革开放的时代特征。    5、80年代文化热中出现的错误观点主要有:全盘西化论;彻底重建论;复兴儒学论;西体中用论;新启蒙论等。    6、彻底重组论立足于20世纪末期来审视中国的文化传统,认为其在总体上已一无足取,必须"进行彻底的反传统"。持此论者多为一些青年学者。    7、文化建设是当代中国必须做好的一篇大文章,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用科学和理性来指导。    8、80年代文化讨论中三个最主要的思想派别是:自由主义的全盘西化派、保守主义的儒学复兴派和马克思主义的综合创新派。    第三节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方针和道路    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方针和道路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    2、早年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思想的人有:明朝末年的科学家徐光启、哲学家方以智、史学家万斯同等。    3、会通超胜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蔡元培、李大钊、恽代英等。    4、毛泽东主张,用"古今中外法"研究文化,即在古今关系上做到古为今用;在中外关系上做到以解决中国问题为中心,洋为中用。    5、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指导原则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批判继承历史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这样一种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首先,当代中国文化应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其次,当代中国文化要辩证地处理好古和今即历史传统和时代精神的关系;再次,当代中国文化要辩证地处理好"中"与"外"亦即立足本国与面向世界的关系。    6、文化学上的认同与适应是一对矛盾,也就是一个民族,一方面要维护自己的民族传统,保持自身文化的特色;另一方面要吸收外来文化以发展壮大自己。    7、任何民族都有其与其他民族相互区别的文化传统。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世代积累而成的精神财富,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接连不断的源泉。文化传统可以造就一个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和自强精神。    8、一个民族的文化只有遇到更先进的文化,在冲突与融合中才能更新发展,因此说外部挑战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条件。    9、中国文化的适应能力是比较薄弱的。中国传统文化由于地理环境的隔离机制和历史上长期的领先地位,一直有一种强烈的文化优越感和自我中心的文化心态。    10、要坚持古今中西文化的综合创新,这是建立在对文化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的。    11、综合创新论在学习、继承毛泽东"古今中外法"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    12、文化要素构成文化层面,文化层面构成文化系统。一个文化系统所包含的文化要素,有些是不能脱离原系统而存在的,有些则可以经过改造而容纳到别的文化系统中去。认识到这种关系,是我们把文化当作一个动态系统来把握的关键。    1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古今中外文化的最佳互补结构,亦即批判继承历史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800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366
发表于 2017-8-7 15: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绪论:    1、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    第一章:    1、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有四个方面:一是为人类的生产、生存、发展、消亡或离开这个环境提供物质基础;二是决定这个环境中的一切生物及其活动,决定其产生、发展以至消亡的过程。三是在这个环境中的一切物质和由物质产生的能量既不能增加,也不会减少,只能是以各种形式转化或传递。四是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顺应这一环境的内在规律。(注意:这一条很可能考简答题,简记:为人类 决定一切生物 能量守恒 一切活动)    第二章:    1、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特点:一是循环往复,长期延续;二是多元成份结构,既有国家土地,又有农民和地主的私人土地;三是既早熟又不成熟。(简记:复多熟)    2、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迂缓的原因有三:一是社会经济既早熟又不成熟;二是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失调;三是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箝制和束缚。(简记:早熟 失调 束缚)    3、中国农耕社会的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中国早熟的中央集权制形成了庞大的官僚体系,该体系即是中央集权政体的运转工具,又是剥削下层民众和腐蚀国家政治的重要因素。二是经济剥削,特别是对工商业经济的剥削。三是保守的社会意识形态,导致社会安于现状,缺乏远见和开拓精神。四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布局导致商业对政府的依赖性和商人性格的封建依附性。五是为了一视同仁而对富庶地区进行剥削也阻碍了先进地区的商品经济发展。(简记:官僚体系的剥削 对工商业经济剥削 保守不前 平均主义 商者依附)    4、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延续力,传统农业的持续发展保证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不断,使其具有极大的承受力、愈合力和凝聚力;二是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中国文化不仅包容百家学说和不同地区的文化,而且长期吸纳周边少数民族的优秀文明;三是农耕经济的早熟促进中国文化的凝重性和早熟性。(简记:延续力 包容力 凝重性)    第三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1、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有四:一是家天下的延续,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家族统治史;二是封国制度不断;三是家族制度长盛不衰;四是家国同构。(简记:家族国构)    2、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有四:一是以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专制时间漫长;二是经济基础稳固,土地国有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维护了专制者的统治;三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走向极端,以皇帝与以丞相为首的百官共同决策的机制逐步被皇帝独断所取代;四是对人身控制严密。(简记:武控长 经基固 专极端人控严)    3、以宗法色彩浓厚和君主专制度高度发达为主要特征的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有三:一是社会结构的宗法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伦理型范式。其正面价值是使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注重道德修养,成为礼仪之邦;其负面影响是使三纲五常的伦理说教,"存理灭欲"修身养性和排外心理等成为中国文化健康发展的障碍。二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专制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其正面价值是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整体观念、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和民族心理上的文化认同;其负面价值是使国人存有严重的服从心态,对权威和权力迷信,缺乏个人自信心。三是宗法与专制相结合,在政治上表现为儒法合流,在文化上反映为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突出地表现为内圣外王的心态,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和追求。(简记:伦理型 政治型 两个化)    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1、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辉煌,最根本的是由于社会大变革时代为各个阶级、集团的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进行百家争鸣提供了历史舞台,同时也有赖于多种因素的契合。一是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土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度中解放出来,产生了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文化创造的阶层。二是激烈的兼并战争打破了孤立、静态的生活格局,文化传播规模日盛,多因素交织,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三是竞相争霸的诸候列国,沿未建立统一的观念形态,为多种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前提条件。四是周天子共主地位丧失后,世守专职的宫廷文化官员下次向下层,推动了私家学者集团的兴起    2、明清文化的特点:一是空前严厉的文化专制;二是早期的启蒙思潮;三是古典文化的大总结;四是西学东渐。    3、玄学对魏晋文化思深潮的影响:一是玄学的思维特点是超脱多样化的现世实物而直接诉诸本体,因此使魏晋学术富于谈玄析理。二是玄学与美学联系在一起,成为魏晋美学的精魂,促成了重神理而遗形骸、重自然而轻雕饰的美学观念;三是玄学的现实意蕴对魏晋人的理想人格提供了理论上的建构。    第七章,中国古代科技:    1、中医五大核心理论是:阴阳五行学说、脏象学说,经络学说,形神学说和天人学说。(简记:阴天形经脏)    2、中国古代科技的两大特征:一是实用性。其中又绝对地以国家的实用为主。二是整体观,与西方科学注重分析不同,中国传统科技重整合,重从整体上把握事物,重事物的结构、功能和联系。    3、中国近代科技发展迟滞的原因:一是传统科技思维的局限,轻视理论探讨,使科技在经历一定的发展之后很难跃入新的水平。二是重政轻技,重道轻器等传统观念的束缚;三是封建制度的扼制。首先是科技人员社会地位低下;其次是始终没有形成科技产品的市场机制;再次是统治者为了统治还经常直接限制科技的发展。    第八章:中国古代教育:    1、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鲜明特征:一是综合观,即大教育观。把教育看成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把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提高社会道德水平看成是治国安邦的基础,主张教育一要培养国家所需的各种人才,二要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二是辩证观,即对立统一观,强调德育与知识教育要有机结合起来。三是内在观,即强调启发主体的内在道德功能和自觉性。    第九章:    1、《诗经》描绘了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周部落的历史;二是古代田猎、畜牧和农业生产的情景;三是战争和徭役的情形;四是控诉统治者对人民的残酷剥削;五是叙述爱情和婚姻。在整体上表现了"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写实倾向,表现了干预人生,反映社会的批判意识。    2、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一是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二是文以载道的教化传统;三是写意手法与中和之美。    第十章,中国古代史学:    1、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一是学兼天人,会通古今;二是以古为镜,经世致用;三是求实直书,书法不隐;四是德识为先,才学并茂。    第十一章,中国道德:    1、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一是仁爱孝悌;二是谦和好礼;三是诚信知报;四是精忠爱国;五是克己奉公;六是修己慎独;七是见利思义;八是勤俭廉正;九是笃实宽厚;十是勇毅力行。(简记:仁义谦诚忠厚公勤慎勇)    2、中国人性思想的特点:一是强调人禽之分,突显人的尊贵;二是人格均等,人人可圣;三是修身养性,向内探求。(可能出论述题)    第十四章,哲学:    1、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观点有复杂的涵义:第一层是指人是天地生成的,人的生活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第二层是指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和人类道德的最高原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2、中国古代宇宙的主要观点:宇宙是至大无外的;宇宙是一个生生不已的大流,即易;宇宙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一个开放的、交融互摄、旁通统贯、有机联系的整体;宇宙不是孤立、静止、不变不动或机械排列的,而是创进不息,常生常化的。    第十五章,文化类型:    1、中国伦理型文化的积极作用表现在,强调道德面前人人平等,鼓励人人都加强道德修养;对包括君主在内的统治者也可以形成道德制约和严格要求;此外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还能鼓励人们自觉地维护正义,忠于国家民族,保持高风亮节。消极作用是:它将伦理关系凝固化,绝对化,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人身压迫、精神虐杀的理论之源。(注意:三个积极,一个消极,三个积极是鼓励修养 道德制约 维护正义)    2、中国文化的总的特征是伦理型,此外还有:一是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二是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三是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四是尊君重民相反相成的政治文化;五是摆脱神学独断的生活信念;六是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七是经学优先并笼罩一切文化领域。(简记:二力 心态 政治 脱神 宗法 经学 学术)    3、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的形成的条件是黄河、长江哺育的中华大地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极为优越的条件,简单的生产劳动能够维系人的生存。这一心态的主要表现:一是重农尚农的社会共识;二是重实际而黜玄想的务实精神;三是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四是包含循环与恒久意识的变易观念。(简记:农 实 趣 念)    4、经学传统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表现在:一是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各方面的广泛渗透;二是经学传统对中国宗教的发展的影响;三是在经学的影响下,科学未能充分独立,影响了科学的发展。(注意:一是影响各方面 二是影响宗教 三是影响科学)    第十六章,基本精神:    第十七章,文化价值系统:    认真看辅导材料上的简答题和论述题    第十八章,向近代转变:    1、康梁创造了"不中不西、即中即西"的文化,这是当时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但是属于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因为,其一,在甲午战争后,资产阶级力量太弱,不敢于封建制度彻底决裂,不得不借助于古代文化的旧形式来表达新思想;其二,他们对西方文化的认识肤浅,不得不通过传统文化来为外来文化找到民族化的表达形式;其三,西学传播的水平还比较低,西政输入较少,需要独创。由于这些原因,当时的新文化,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是"托古改制",没有完全从封建主义旧文化中脱胎出来。    2、促使中国传统文化在不到百年时间内转变为近代型文化的原因,有的学者主张主要动因是西方文化的冲击,即"冲击--反应"论。这种主张是根本错误的,因为真正的、根本的原因是近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西方文化的冲击仅是其中一个方面的原因。此外,还有传统文化的内在活力因素如经世思想等。    第十九章,建设新中国文化:    1、 80年代文化热的特点有三:一是它的现实性,牢牢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对文革及57年以来的左倾错误进行深刻反思,是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前提下进行的具有思想解放意义,能够产生巨大社会效能,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给改革带来了强大的思想动力;二是它的广泛性,是一次全民关注、参与的综合性研讨;三是它的世界性,是把中国置于世界文化的背景之中,把民族意识与全球意识结合起来,把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统一起来的研究。(简记:广现世)    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方针和道路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    3、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指导原则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批判继承历史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这样一种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首先,当代中国文化应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其次,当代中国文化要辩证地处理好古和今即历史传统和时代精神的关系;再次,当代中国文化要辩证地处理好"中"与"外"亦即立足本国与面向世界的关系。    第十章    一,天文与历法    1.天干和地干    计时方法(记日或年)。辛亥革命前,我国采用得历法是(农)历    天干(10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guǐ)    地干(12个):子,丑,寅,卯,辰,巳(sì),午,未,申,酉(yǒu),戌,亥    对应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  马,羊,猴,鸡,   狗,猪    2.二十四节气    实际上就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轨道上的24个不同位置    古人创造其是为了让历法更好的配合天象和自然节气,用以安排农业生产    3.天文学名著    《灵宪》是东汉张衡写的一部天文巨著。    张衡的功绩: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侯风地动仪)    二,农学    1.《齐民要术》的作者是北魏的(贾思勰xie),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名著之一。人工选育良种法    2.《农政全书》的作者是明代的(徐光启),水利工程和备荒是其一大特色    三,数学    1.天文历算著作《周髀bi算经》记载周代商高提出"勾三股四玄五"    2.刘徽在《九章算术》注中第一次提出了(极限思想)并且运用(割圆术)计算出了圆周率的精确值3.1416.后来南北朝大数学家(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领先欧洲(1000)多年    四,医学    1.历史上,全面奠定中医理论基础得医学著作是《黄帝内经》    2.东汉末年的名医(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被后人尊为"医圣"中医临床学基础    3.唐朝(孙思邈),著有《千金方》被后人尊为"药王"    4.华佗首创中医外科(关公),发明"麻沸散:    五,地理学    1.《水经注》-(北魏)郦道元    2.《徐霞客游记》-(明)徐霞客    六,古代四大发明    1.造纸术    目前,(晋人《三国志》)残卷是现存最早得纸写本书    (东汉和帝时),蔡伦总结民间造纸经验,造出了轻便而又经济适用的纸,人们称这种纸为(蔡侯纸)    2.指南针    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就制成了最初的指南工具(司南)    3.火药    4.印刷术    目前所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是中国的(金刚经)其是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的书    宋代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是(胶泥)活字    元朝(王祯)在《农书》一书中记载了自己发明制造木活字方法以及一整套印刷技术    七,类书    1.现存最早的类书是隋代末年(虞世南)编撰的(《北堂书钞》)    2.(《太平御览》)和(《册府元龟》)是宋代的两大类书    3.明代的《永乐大典》    4.现存规模最大,体例最善,用途最广的类书是清代的(古今图书集成)    5.(经史子集)是中国图书得一种分类方法。典型的是《四库金书》现存北京国家图书馆    八,科举与教育    (科举)制度,(教育)制度,(官吏)制度构成中国封建社会三位一体的人才制度。    1.中国科举制度是从(隋)朝开始建立的    2.汉代实行(察举)和(征辟)为主的选举制度。(曹丕pi)首先实行了九品中正制    3.宋代科举的发展    (宋太祖)建立了殿试制度。从南宋开始,科举一甲前三名一般被称作(状元),(榜眼),(探花)    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把朱熹《四书集注》作为考试依据,是从(宋)代开始的    3.明清时期的三级考试    明清时期三级考试分别指(院试)(乡试),(会试)    乡试又称(秋闱)乡试及格者叫(举人) 院试合格的称(生员)俗称(秀才)    4.公元(1904)年,废除科举制    九,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    1.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    夏代已经出现了学校,但由文物佐证的学校是商代,那时称"庠xiang序"    中国历史上正式设立太学是在(汉武帝)时期    唐代的"六学二馆"制度    明清时代最早学府是(国子监)    2.书院的兴起与衰落    书院教育方面的最大特点是朱熹创立的(讲会)制度,即学术辩论制度,(鹅湖之会)第一个完整系统的书院    第一个完整系统得书院学规也是由朱熹创立的(《白鹿洞学规》)    南宋四大书院是指(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丽泽书院)(象山书院)    白鹿洞书院由(朱熹)主持;象山书院由(陆九渊)    3.古代的家庭教育    我国家庭教育始于(西周)。最早一部家庭教育专著是(颜之推)的《颜氏家训》    名词解释    1.经史子集:    图书的分类方法,始于隋朝。    经部包括儒家经典以及研究,解释这些经典的著作    史部包括所有史书以及研究,评论这些史书的著作    子部包括除儒家经典之外的兵,法,农,医等家的著作    集部包括历代作家的文学作品。隋代以后主流是沿用四部分类《四库金书》    2,察举征辟制:    察举:由公卿,列侯和地方的郡守等高级官员经过考察把所谓品德高尚,才干出众的人才推荐给朝廷    由朝廷授予他们官职。察举的对象主要是官府得属吏和地方学校的学生;察举的科目有"贤良方正""秀才""孝廉""明经"。对于被举荐的人,有时皇帝要考试,称为"策问",对答叫做"射策"或者"对策"    征辟:就是由皇帝和官府直接聘请有名望的人来做官。"征"是皇帝聘请,"辟"是由官府来聘请    3,九品中正制:    曹丕当政之时,采用商书陈群建议,制定了"九品官人法"即"九品中正制",讲被选者分为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由朝廷任命的"中正"通过品评,然后按等录用    4.六学二馆:    唐代学校教育体制    六学:属于直系,由国子监统一领导,他们是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前三者属于大学性质,后三者属于专门学院性质    二馆:属于劳系,都是大学性质,一是"弘文馆"归门下省管;二是"崇文馆"归太子东宫管辖。二馆级别高于国子学,只限皇亲国戚即三品以上官员子弟入学    问答    1.简析中国古代科学的特点    1)被视为"旁门左道"    2)具有强烈的实用性    3)重视综合性的整体研究    2.简评中国的科举制度    它是选拔人才的一个手段,也是古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教育密不可分;它选拨人才的基本标准并不是一个人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而是对儒家经典的理解程度;它所构成的价值体系,容易使人称为皇帝的工具和奴仆;它造成社会称为"官吏社会"    3.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功过    功:为封建选拔官吏提供了一条相对公正,合理的道路,统治者能够通过科举选拔一部分具有真才实学的    青年学子,更好地为统治阶层服务,打破了门阀氏制度,给中小地主阶层提供了参与治国的机会    过:使一般读书人热衷于四书五经的背诵,而不在实际的本领上下功夫。科举容易产生腐败现象,例如走关系等等。明清八股取士,形成死板,容易束缚人的思想,泯灭人之才气和灵气    4.简述书院教育的主要特点及其对今天教育的借鉴意义    书院教育是我国封建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从宋代到清末,历时一千余年,其管理制度及教学方式跟国子监与太学等有很大的不同,在我国教育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    1.从教授内容上看,历代书院都以研究讲理学为根本,书院与理学互为表里的。基本教材是四书五经以及理学家的一些著作和语录    2.除老师讲授外,注重学生的自学    3.学术2辩论的讲会制度,促进了学术的交流和发展    4.学规的增订和补充。其中的一些学规对今天仍有教育意义    第九章    一,书法艺术    1.书法的流行得益于(宣)纸的广泛运用。(汉)代进入了成熟阶段    2.书圣指(王羲之)又称(王右军)代表作:(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3.中国书法史上的"二王"指(王羲之)和(王献之)    4.唐初四大书法家: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薛稷    楷书四大家:唐代 颜真卿、柳公权、欧阳洵、元 赵孟頫    宋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莆,蔡襄    晚明四大家:董其昌,张瑞图, 米万钟, 邢侗    瘦金体:宋徽宗赵佶    5.宋前重帖学,清以后重碑学 (碑林)是中国最大的碑刻艺术博物馆    二,绘画艺术    1.画圣是指唐代画家(吴道子),他创造了(兰叶描)的线形    2.《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北宋(张择端),描绘的是汴梁(开封)城的情景    3.唐代阎立本的《步辇图》反映了松赞干布御文成公主连婚的历史事件    4."八大山人"指画家(朱耷)    5.元代四大画家是倪赞,黄公望,王蒙,吴镇    6."六朝三杰"是指(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    7.画之"四品"能品妙品神品逸品中(逸品)为最高    8.绘画技巧讲究"六法"是(谢赫)提出来的    9.东晋时期的(顾恺之)被称为三绝,即画绝,才绝,痴绝 提出"迁想妙得"    三,音乐艺术    1.汉代成立(乐府)来整理民间音乐    2.编钟是(商周)时期的乐器    3.名家名曲    舜 《韶》乐舞用于祭典仪式 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战国 《九歌》屈原著    唐《秦王破阵乐》宫廷乐舞 描写秦王李世民破叛将,解唐危,庆胜利    《春江花月夜》思念亲人的爱情歌曲    四,建筑艺术    1.中国园林大致可以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公共园林和寺庙园林    2.我国最早出现的园林属于(皇家)    圆明园包括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三部分。1860英法联军    现存完好的三大皇家园林是北京"三海"-中南海,北海,颐和园和现存最    大的皇家园林是(承德避暑山庄)    3.私家园林始于(西汉)我国著名的私家园林个园建在(扬州)    素有"东南名园之冠"称誉的私家园林是(上海豫园)    苏州四大园林是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狮子林"建于(元)代    4.现存的最大的寺庙园林是山西太原的(晋祠)    5.通常所说的江南三大名楼是(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    6.我国现存最早最大的木塔是(山西应县)的木塔;    最高最早的琉璃塔是(开封铁塔)    7.我国的桥梁的四种形式为:梁桥,浮桥,吊桥和拱桥,其中拱桥成为桥梁建设的主要形式。    8.河北省的赵州桥原名(安济)桥,是(隋代)工匠(李春)建造的,是世界上最大的(敞肩)拱桥。我国最长的石拱桥是江苏常州的(宝带)桥    9.我国最早的吊桥是(李冰父子)建造的    10.我国古桥最多的城市是(绍兴)    11.未央宫和大明宫分别是(汉)朝和(唐)朝的建筑    12.中国保存完好的古城中,面积最大的是(西安城)    五,饮食艺术    1.中国四大菜系指川,鲁,淮,粤    2.茶最早被人们当作(药物)来使用。中国第一部茶文化专著《茶经》的作者是唐代的(陆羽)。中国的茶文化注重茶的意趣,而不注重它的功能,所以在历史上形成了两种风气:品评泉水和品茗赋诗    名词解释    1.颜肥柳瘦:    是指唐朝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和柳公权两人的书法风格. 颜体横划写的细瘦。点,竖,撇,捺都很肥壮,而柳体横竖都写得很瘦硬,点如刀割一般    2.碑学和帖学:    碑:历代刻碑,立传或传经用,以碑习字称为碑学;将碑刻拓印后,或木刻或石刻,再印成习字标准称'帖",以帖习字称帖学    3.变文:    用于宣讲佛经的说唱艺术    4.梨园:    唐玄宗在宫廷禁苑里选择了"梨园"作为教练宫廷歌舞艺人的场所,选数百人在此学习歌舞,通晓音律的唐玄宗亲自教正,这些艺人就被称为"皇帝梨园弟子"    第一章 简论    泰勒的文化定义 文化结构的四个层次 中国文化的特点:外在特点(4)和内在特点(3)    第二章 地理概况    世界屋脊 四大盆地 四大平原 西藏在()归入中国的版图。明代设()管理整个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从秦汉到隋代实行(),从唐宋到辽金实行(),元明清三代实行()。汉武帝将国分为(),属于监察性质,还不是行政区域,但却是中国行政区划史上设"州"的开始。唐代将一些比较地位特殊的州改为(),在其它一些比较重要的地方设(),在边疆地区设()。元代初年,以()为中央政府。    第三章 历史发展    ()是我国境内最早活动的人类。()已经大量使用石器并且懂得人工取火。从()时代开始,中国迈进了文明的门槛,开始了自己的文明史。最能反应母系氏族文化的是(),又称(),最早发现于();最能反应父系氏族文化的是(),又称(),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关于古代文明起源的四大区域以及各自的代表文化以及具体地点。()是中国文明起源的主要区域。三皇五帝。()时代已经进入血缘群婚时代,()时代已经母系氏族社会的后期。()是中国的人文始祖。三王。中国人远祖的大体分类:()()()。()已经出现了青铜器。夏代在每个州设立的地方官称为()。()代表了商代青铜器制作的最高水平。卜辞;从()即公元前()开始,中国历史有了准确的纪年。西周通过实行()来维系其政治统治,与之相辅的是()。西周农业生产已有了()之称。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秦王嬴政建立()制度,以自己为始皇帝。魏蜀吴三国的建立者和都城。五胡。草木皆兵出自()战争。南朝均以()为都。()中国的经济重心进一步向南方移动。()朝建立了以后中国疆域的基础。()朝资本主义开始萌芽。()朝西方殖民者侵入澳门、台湾等地,开始了中国的殖民地史。清朝政府在()统治时期,把新疆、青海、蒙古、西藏纳入了中国的版图,奠定了中国今日的版图。《南京条约》开放()五个通商口岸。洋务运动。《马关条约》割让()等地。辛亥革命。    第四章 姓氏和名、字、号    姓氏是标志社会结构中一种()的符号。中国姓氏制度的特点(3)。中国的姓氏可以追溯到()。姓。氏。姓氏最初的区别(3)。进入夏商周三代,氏都是由()而得来的,这时,()已经是()的标志。姓氏混为一体,大致是在()时代。姓氏的主要来源(11)。郡望。姓氏的产生和变化是()的结果,姓氏的混杂则是()的反映。姓氏混杂的原因(4)。封建社会修谱的目的及其作用。全国姓氏中以()最多,其次()和()。名有五。名和字的关系(6)。号的流行是在()以后,()时为盛。    第五章 汉字    ()的产生标志着社会文明有了划时代的进步,标志着认得思想、感情、意志可以积累成为精神财富。汉字的起源,最早应当是原始社会的()和()。我国现存最早的汉字是()和()。甲骨文最早是由()首先发现的。我们所说的甲骨文包括()和()。金文(钟鼎文)。篆书分大篆和小篆,大篆以()为代表,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也是由金文向小篆过渡的一种字体。研究汉字的书,有秦代的()()(),到汉代,三书合一成为()。六书这个词最早见于(),后世文字学家多采用()的名称,()的次序。《说文解字》对六书的解释。汉字结构的基本精神(3)。    第八章 中国古代教育    释菜和释奠。()和()是中国文化的两大传统特点。最早把教育二字联系起来的是(),出于()一文。夏代学校。西周:国学和乡学。()是中国最早的教育学论文。汉代:官学和私学。隋炀帝:六学二馆。束修。明清国子监:定义;学生分类(5);    我国书院教育的三大高潮。宋初四大书院。南宋四大书院。历代书院都以研究和讲解()为根本,基本教材是()和()。书院在教学方面的最大特点是朱熹创立的()制度。第一个完整系统的书院学规是由朱熹制定的()。    我国的家庭教育应该最早始于()。()是理所当然的家庭教育的鼻祖。颜之推的()家训是我国最早的家庭教育学专著。家训最有代表性的是清代()的()。清代民间小学的办学形式(3)。    第九章 科举制度    ()、()、()构成中国封建社会三位一体的人才制度。中国科举制度的特点(4)。察举和征辟。策问。()实行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度从()开始。常科和制科。生徒和乡贡。三舍法。()了殿试制度。明清时代的三级考试。恩科。科举制度的流弊(唐,明清)。    第十章 典籍藏书    中国古代的典籍的构成主要有()()()(),还包括()。简册。我国的纸写本书籍在()已经出现了。我国现存最早的纸写本书籍是晋人写的()。()是目前我们所知较早的印本书籍。中国古代书籍的代称是()。四书五经。历代的读书和科举以()为本,以()的注为准。十三经。()出现十三经的名称,是唐代所列的十二经加上()。    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实录。我国最早的实录是南朝时出现的()。制度史的首创者是唐代史学家()。三通。会要。()首作会要。()的(),首开为中国妇女立传的先河。类书。现存最早的类书是()的()。唐代第一部类书是()的()。()和()是宋代的两大类书。明代最大的类书是()。清代的(),是现存最大、体例最善、用途最广的一部类书。文字学。我国现存最早的韵书是()编写的()。尔雅是一部()辞书,共()篇。训诂。()著作里面的()一文,实是我国地方志的雏形。现存最早的一部地方志是东晋()的()。()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规模巨大的全国一统志,为明清两代编修大一统制提供了范例和模式。方志学的代表人物是乾隆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他的史学著作有()。方志的两大流派:历史学派和地理派。地方志的作用(5)。    汉代的三个藏书阁。周代的史官兼掌()和()。()是史书记载的最早的国家图书馆馆长。二酉山洞在()。清代陆心源的()向公众开放。清代铁琴铜剑楼()和()的杨以增都是大藏书家,有"南瞿北杨"之称。汉桓帝设()一职,专管收藏艺文图书。战国时期名辨家的代表人物()有书五车。()是现存最早的藏书楼。清代馆藏藏书阁(内廷四阁和宫外三阁)。版本最初的含义是与()()相对而言的。版本学。善本(定义;三义;三性)。()的()是我国最早的目录学专著。()的七略中的七分法,是我国最早的图书分类法,他们父子二人是我国()和()的奠基人和开山祖,也是我国最早的古籍校勘专家。经史子集。目录分()()()。    第六章 学术思想    构成中国文化核心的东西是历代哲人们的()和()。孔孟之道。老庄思想。墨家学说。()和()在战国时代并称为两大显学。法家学说。经学。六艺。今文经和古文经。今文经学家西汉以()为代表,尊()为经学之祖,注重阐述经文的()。古文经学家尊崇(),认为六经不过是孔子整理过的古籍史料,真正的古意还有待研究,注重()。孔颖达等人合编(),对汉代以来的经学做了一次系统性的整理。玄学。魏晋玄学及其思辨方法,如()()等对中国文学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北宋初年的()和(),都强调儒家纲常与天道的一致性,讲"经世济人",两人实开理学先河。张载称他治学的目的是()。北宋理学四大家。()集理学大成。四学。王阳明集心学之大成,提出()的观点。朴学。乾嘉学派。()是清代儒林第一人,他的两部著作()被认为"无一字无来历"。黄宗羲的()是第一部研究中国哲学断代史的著作,()为考古论今之作,突出表达了他的进步思想。后人把王夫之的作品集结为(),总结了发展了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达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高峰。四存之学。清代早期和乾嘉时期的朴学推崇(),而晚清的朴学则重视(),其代表人物有()。    第七章 宗教信仰    中国人对()()()的崇拜最为突出。中国古代的祭祀以天地的仪式以()最为重要。封禅。史书记载第一个封禅的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禅的皇帝是()。历史上首次将祭祀后土列为大典的是()。往泰山封禅,到汾阴祭后土,祭祀天地的仪式还有()和()。五岳。五镇。四渎四海。从()时候开始,宗庙成为帝王祭祀祖先的专用场所,后世称为()。庙号。帝王祭祀祖先用(),官员百姓祭祀祖先用()。现存最大的一座宗祠是山西省闻喜县礼元镇的()。北京阜成门现存的(),是国内仅存的一座帝王庙。()是哪些可以为万世师表的圣人,传统上指()和()两个人。()亲祭孔是封建帝王祭孔的开始;()追封孔子(),这是孔子受封的开始;()明确把孔子作为一个教育家来尊崇;到(),开始全国性的祭孔。    佛教是由()于公元前六世纪到五世纪在()境内创立的,在我国又叫(),管和尚叫()。迦叶摩腾、竺法兰翻译的(),据说是中国最早的佛经。佛教在()之间传入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发展的表现(5)。()翻译的中论、百论、十二门论、金刚经及妙法莲花经对中国佛学理论的发展有划时代的意义。中国最早到西域去求法取经的僧人是三国时的(),他也是中国第一个西行求法的人。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突出发展的原因(3)。隋唐时期佛教的特点(3)。佛教宗派(三论宗、三阶宗、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律宗、净土宗、密宗、禅宗)。()是佛教中国化最典型的产物。藏传佛教。藏传佛教主要以印度传入的()经典为主,吸收了()的某种的仪式和神持,形成了具有西藏特色的(),后流传于()()()等地。()又称(),是藏传佛教中最早采用活佛转世制度的。()为西藏政教合一的宗派。()用活佛转世制度解决法位传成问题。()和()是黄教两大活佛转世系统的称号。()和()是佛教思想的基本出发点。小成佛教和大成佛教。三武一宗。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4)。佛教四大名山。中国佛教属于(),尊崇()()()()。佛教四大禅林。四大石窟。()中国第一大佛。中国开凿最早的大佛是()。大藏经。石经山。()指释迦牟尼的真身遗骨。    道教的渊源(4)。道教的产生大体在()。道教的基本特点(4)。道教发展的原因(3)。丹鼎派和符录派。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4)。道教一般把()作为最早的道观。道教以()为四方保护神。    世界三大宗教。伊斯兰教的六大信仰和五功。伊斯兰教实行政教合一,一般分为()和()两派,中国的基督教属于()者。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大约在()代。番坊。伊斯兰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3)。伊斯兰教建筑以()和()最为常见。四大清真寺。中国最大的清真寺是()。    基督教最早传入我国是在公元()世纪。    第十一章 科技成就    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3) 二十八星宿。七曜。二十四节气。圭表。天干地支。()可以看作我国最早的土壤分类学著作。《吕氏春秋》中的()阐述了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总结出了"不违农时"的生产规律。《齐民要术》。《农政全书》。    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计算的圆周率的数值,比欧洲先进了()年。刘徽在《九章算术》中第一次提出了()并且运用()计算出了圆周率的数值。北宋贾宪的《黄帝九章算法细草》提出的"贾宪三角"可以求出任意高次方程的数解值,这比欧洲早了()年。数学家()由于在()中提出"大衍求一术"和"正负开方术"而被美国科学史家称为"所有时代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流行最广且影响巨大的是明代程大位所著的()。    医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和()的整体观念。四诊。八纲。()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病入膏肓"和"讳疾忌医"两个成语都出自()治病的故事。()在中国医学史上首创病历。()()两人一直是中国药王庙里供奉的鼻祖。《伤寒杂病论》。()首创中医病历,《三国演义》中为关羽刮骨疗伤的故事写的就是他。晋代()编写的()一书详细描述了脉象所反映的各种病状。隋代()等人编写的()专门描述病情,分析病理,对诸多病症确定了病名。唐政府编写的()是我国第一部国家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金元四大家(派别名称以及代表人物)。针灸。针灸依据的理论是()。()的()是世界上最早的针灸学专著。明代三大针灸巨著。    ()记载西周初年在建造洛阳城时汇有洛阳一带的地图。()已经将山川、道路、城郭的位置裕达些列入了地图绘制必备的内容。晋代制图学家()确定"以一寸为百里",把十进位应用于制图方面,中国人比阿拉伯人和欧洲人早了()。《徐霞客游记》对()的石灰岩面貌进行了深入考察和描写。四大发明。蔡侯纸。()中记载了我国人民发现的天然磁石吸铁的性质和指示南北的性状。司南。罗盘。()一书记载了指南针并不完全指南这一事实。最迟在(),火药已经被发现和利用。中国最早的印刷术开始于古代的()和()文字。()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印刷品。()出现了很多以盈利为目的的私营书坊。胶泥活字-木活字-铜活字-铅活字。    第十二章 传统建筑    在浙江省余姚市河母渡文化遗址中发现的(),这种半穴居就是最早的房屋建筑。中国古代建筑的六大分期及其特点。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4)。古代城池的含义及其具体建筑。春秋至隋唐时代实行()制度。近年在()发现的商代早期都城遗址,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古代都城遗址。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古城是()和(),前者的总设计是于文恺,全城由()三部分组成,其中的()最大,是全城的正门。明清的(),是封建社会后期全国最大的城市,分为()三部分。现存面积最大的一座古城是明代建筑的(),其次是()和()。    ()以后,宫殿成为帝王专用房屋的名称。汉三宫。唐三宫。()是明清以前中国古代最大的宫殿。唐代帝王以()为施政的场所。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大多发生在()殿中。北京故宫是()迁都北京时建造的。北京故宫的外朝三大殿和内廷后三宫。中国的宫殿建筑,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其中以()形式及其装饰表现最为突出。中国的殿堂大都采用(),主要形式()六种,()是最尊贵的形式,其次是(),天安门城楼即取这种形式。吻兽或瑞兽,正脊两端的吻兽叫()。    ()时候始有封土出现,并按照帝王的爵位来决定封土的大小,那时把国君的墓叫()。陵寝。周代封土为坟-唐代以山为陵-明清宝山宝顶。方上。宝山宝顶。唐高宗和武则天合葬的()在中国帝王墓中极其罕见。从明代的北京十三陵开始,形成(),只统一建一个大陵园,园内各陵自成体系,功臣不再陪葬,只允皇族葬于园内。    长城的修建早从公元前()的()时代就开始了,据文献记载,最早修建长城的是()国,当时叫()。由长城得出的认识(4)。关隘。关是()的产物,最早的关用于(),检查()因此称为关卡。成语鸡鸣狗盗出自()的故事。    我国最早的吊桥是()建造的。我国桥梁的四种主要形式(),其中()成为桥梁建设的主要形式。我国古代桥梁的主要特点(3)。我国桥梁艺术风格的表现(3)。河北省的赵州桥原名(),是李春建造的,是全世界最大的()拱桥。()是经《马可.波罗游记》介绍到西方的第一座中国石拱桥。唐代建于江苏省常州市的(),是我国最长的石拱桥。南宋建于福建省晋江是的安平桥,俗称(),是我国现存最长的古桥。我国桥梁最多的城市是浙江省的()。    ()是中国建筑文化中的三大瑰宝,并一起构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调。中国的园林有()四种,其中()出现的最早。私宅园林始于()。现存最大的寺庙园林是山西省太原市的()。中国园林艺术的特点(3)。现存最早的的古代园林遗址是山西省新绛县的()。历史上文明中外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包括()三部分。现存完好的三大皇家园林是()()(),其中()面积最大。苏州四大名园。广州四大名园。()被称为东南名园之冠。河北省保定市的莲花池建于()代,是北方少有的历史名园。米万钟的()和陈元龙的()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两大私家园林。大约在()以后,亭的政治作用消失,成为人们远行送别的场所。全国最大的一个亭子是十七孔桥上的()。()以后,因朝廷的许多办公机构多建于台上,因此把台作为国家行政机构的名称。江南三大名楼。    宗教祭祀建筑的主要种类有()五种。中国三大古代建筑群。塔有()五种造型。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塔是济南市历城县的();现存最早的砖塔是河南省登封县的(),属于()式;现存最高的砖塔是河北省定州市的(),属于()式;现存最早最大的的木塔是山西省(),属于()式;现存最早最高的琉璃塔是(),属于()式;现存最高的铁塔是山东省()。    华表-牌坊-碑阙-照壁。()时开始以()作表,立在墓道前作为神道的标志。碑起源于()时代,有()三种。碑碣。()和()是古碑荟萃之地。现存最大的墓碑是江苏省苏州城外的()。阳山碑才指为()准备的。我国现存古阙最多的是()省。衙门。会馆。会馆从实际用途可分为()两种,会馆里有演出,目的有()和()。    ()主持都江堰;郑国修建的郑国渠在();秦将()开凿的灵渠,在现在广西省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大运河以()为中心,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内陆运河。    第十四章 各类艺术    中国传统艺术的特点(4)。书法成为一门艺术,是从()才真正开始形成的。隶书。隶变。()完成了楷书的定型化,与书圣()并称为"钟王"。二王。唐初四大书法家。()尊为唐人楷书第一。()实开后世瘦体的先河。颜肥柳瘦。帖学。宋代四大家。楷书四大家。宋徽宗赵佶的字体是()。晚明四大家。所谓运笔起势指起笔要注意(),结体要注意(),章法要注意()。    数量最多、阵容最大的雕塑作品势(),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汉代采用寓意手法雕塑作品代表作时霍去病墓前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雕塑艺术以表现()为题材。()被誉为"海内第一名塑。"    秦汉时期,出现(),包括杂技和歌舞。唐代开设(),管理宫廷歌舞。梨园。()被奉为戏曲祖师。杂剧的角色一般有()五个角色扮演。园杂剧流行于元代,以()()()为演出中心,现存最早的戏台保存在()省。京剧。雅部和花部。()代表了中国戏曲发展的水平,分为()两派。四大名旦。戏曲表演艺术的特点(3)。    中国画的艺术特点(3)。绘画早在()时代已经是成熟而又独立的艺术门类()绘画成为政治统治和封建教化的一种手段;()宗教画取得支配地位。没骨法。画龙点睛的故事指()。东晋时期的()被称为三绝。隋代()的()解决了山水画的空间远近关系问题。唐代()的《步辇图》反应了文成公主和藏王松赞干布联姻的历史事件。画圣()一生主要创作壁画,他在艺术上的主要贡献是发展(),创造了()的线形。在()和()的影响下,形成了仕女画这一画科。金壁山水和泼墨山水。()是花鸟画的成熟阶段。西蜀画家()父子采用()的填色方法,演变为后世的工笔画;江南以徐熙为代表的徐体采用(),演变为后世的写意画。院体画。南宋画院四大家。元代四大画家。明代写意山水画的代表()被称为大写意画家,采用()的技法画牡丹。清代末年的画家以()和()为代表。形神问题。心师造化是南朝()在()中首先提出来的;迁想妙得是()提出来的。"六法"是南朝绘画理论专家()提出来的绘画创作和批评的标准。()首先提出南北禅宗的理论。    早期的音乐的功能主要是用于()。周朝音乐的特点(3)。清商曲(《春江花月夜》《玉树后廷花》《子夜四时歌》)。唐代的()()()代表了这一时期音乐的主要成就。到唐玄宗的时候,燕乐演出改为()和()两种形式,他所选的梨园子弟都属于()。宋代词人大都通晓音律,其中以北宋的()和南宋()为代表。()后来发展成为宋元时期的诸宫调。勾栏(艺人)和瓦子(舍)。北宋()的()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音乐著作,反应了我国宋代以前的音乐成就。明代的()和()相当流行,这一时期应月理论的最高成就是()的(),提出了十二平均律。五音。七音。编钟是()的重要乐器。对联。我国的楹联起源于古代的(),()题的两句话就是中国的第一副对联。对联的特点(3)。对联的作用(3)。    第十五章 风俗习惯    东汉末年()的(),恐怕是世界上最早的民俗学著作。中国风俗习惯的特点(3)。中国饮茶源于(),茶最早被作为药材使用,到()时由药用转化为饮用,()茶被用作招待客人,进行社交活动的一种媒介。公元805年,()把茶仔带回日本,日本开始了饮茶史。()改煮茶为泡茶。由于茶的利用在中国文化史上形成()和()两种风气。下茶和受茶。传说中造酒的始祖是(和(),其中()成为()的代称。从酒本身的发展来看,最早产生的酒应该是()。()和()是酒在社会文化中的文化功能的两种表现。()和()是狂饮的代表。酒在中国文化中最大的特色就是()结缘。八大菜系和四大菜系。    中国古代的服饰是()和()的象征。商代服饰的基本形式是();周代的服饰有尊卑之分,具体有()()()()四种,其中()是最尊贵的一种;汉代盛行(),以其为区别尊卑的标志之一;南北朝起,历代帝王公卿的服装有()和()之分。唐代服饰特点(3)。品色衣。唐代各品官员服饰的颜色。宋代官服的变化在()和()。缠脚之风兴起于()末年,到宋代普遍流行。明代官员文官用(),武官用(),各品官员衣服上图案。清代服饰特点(4)。    对偶婚。媒人的最早产生,大约在()。嫁娶六礼。转房婚。阿注婚。抢夺婚。()制度确立后,形成了一夫一妻制。据《墨子》《荀子》记载,我国在()时代就有了火葬。石棺葬。悬棺葬。考古发掘最早的龙形在()。龙于皇帝合而为一,始于()。龟龙-龟寿-龟钮-授龟绶。胸有成竹是()的画竹理论。梅花的五瓣比喻()人生五福。四君子。岁寒三友。宋代诗人()被称为梅妻鹤子。    灯节。清明节。三大传统节日。后世的重阳风俗主要是()以避不祥。腊八节。    ()已经有了十二生肖;东汉王充的()记载了十二生肖的名字;()时期,人们已经普遍使用十二生肖。    中国古代以()和()方位为尊,以()和()两色为贵,前者源于()崇拜,后者源于()崇拜。避讳(国讳和家讳)。避讳有()()()三种形式。    第十六章 中外文化交流    中国很早就于美洲有来往,影响巨大的早期中外交往就是(),这在《史记》和晋代的《穆天子传》中都有生动的记载。晋代陈寿的《三国志.吴书》记载徐福东渡到达的是()。日本至少在()开始祭祀徐福。最早见于史书记载的海上航线是()所记的从西汉帝国的南疆到印度洋的海路。()中国人已经知道从波斯到红海的海路。为适应海上贸易的需要,宋代设置(),负责管理海外贸易。元代人周达观的()真实记载了柬埔寨吴哥时代的文化。()是日本律宗的始祖。日本的平安二宗是()和()。唐代的()著(),描述了东南亚和印度佛教、地理、民俗以及医方。李白的《哭晁衡》写的是日本人()。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和()的()和()。()是有史以来西方人撰写的详细介绍中国的第一部著作。传教士的先行者和奠基人()于公元16世纪来到澳门。德国传教士()备受信任,以一外国人出任清政府的钦天监。介绍中国历史最早的一部著作的是西班牙人()在罗马出版的西班牙文(),随后法国人()编撰的(),于1735年在巴黎印行,是欧洲人研究中国的百科全书式的著作。    中国文化试卷(高级样卷答案)    一、填空题 ( 每题 1 分 , 共 25 分 )    1. 龙山文化    2. 先秦 3. 官职 4. 尚书     5. 祖先崇拜    6. 唐  7. 赵县 8. 文殊    9. 今文经学    l0. 《水经注》11. 《大唐西域记》    12. 王阳明    13. 清商曲  14. 《录鬼簿》    15. 明代民歌   16. 纳西   17. 上巳节 ( 或三月三 )    18. 禅宗    19. 质朴之学 20. 集部    21. 《马关条约》 22. 瑞典  23. 俞平伯     24.15      25. 夏商周断代工程    二、选择题 ( 每题 1 分 , 共 25 分 )    26.B 27.A 28.A 29.D 30.B 31.B 32.A 33.B 34.C 35.C 36.C 37.A 38.D39.C 40.B 41.B 42.B 43.A 44.C45.C 46.A 47.A48.C 49.C 50.A    三、词语解释题 ( 每题 5 分 , 共 20 分 )    51(1) 它是历史上沟通中西交通的海上航线。 (1 分 )    (2) 开辟于西汉时期 , 其航线是从中国南疆出发 , 经东南亚抵达印度 , 东汉时延伸至西亚。魏晋南北朝北方战乱 , 陆路不畅 , 海上交通日趋活跃 , 南宋时期更为繁荣。 (2 分 )    (3) 海上交流的物品主要为中国的丝绸、陶瓷和海外各国的玻璃及金银制品 , 另外大量人员往来和文化交流也依赖于这条通 道。 (1 分 )    (4) 宋元以后海上丝绸之路有了很大发展 , 成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 , 至明代郑和下西洋时发展到了高峰。 (1 分 )    52.  (1) 这是对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两人不同书法风格的形象说明 , 又称 " 颜筋柳骨 " 。 (1 分 )    (2) 颜体把篆隶笔法用于楷书草书 , 点、竖、撇、捺都写得丰满 肥壮 ; 柳体笔画则写得均匀硬瘦 , 如同刀切 , 二者对比确实给人肥 瘦鲜明的感觉。 (3 分 )    (3) 颜柳两人书风不同 , 个性突出 , 都代表着楷书书法艺术的极高境界。 (1 分 )    53  (1)" 内圣外王 " 是中国古代哲学讨论的中心问题之一 , 也是儒家学说的核心。 (1 分 )    (2)" 内圣 " 是讲人的修养成就 ," 外王 " 讲的是在修养成功的基础上发挥社会作用 , 实现政治理想。 (2 分 )    (3) 整个过程可以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顺序来表述。(1 分 )    (4) 被中国历代社会所推崇的理想人物几乎都按这种模式来塑造。 (1 分 )    54.  (1) 纪传体是中国记载正史的主要体裁 , 《史记》是这类史书的开端。 (3 分 )    (2) 纪传体以人为纲 , 穿插史实 , 并用专章记载典章制度。 (2分 )    四、论述题 ( 每题 15 分 , 共 30 分 )    55.(1) 说明儒家与道家的创始人及其基本观念。 (5 分 )    (2) 说明儒道两家在传统文化主体文人士大夫身上所具有的不同意义。 (5 分 )    (3) 说明儒家政治伦理与道家自然哲学在中国文化整体建设中的意义。 (5 分 )    56(1) 概念 : 古文运动是发生在中唐时期的一场文体和文学语 言的革新运动 , 代表人物是韩愈和柳宗元。 (5 分 )    (2) 内容 : 韩愈和柳宗元所倡导的古文运动理论主张文以载 道 , 文体上取法先秦两汉的散文 ( 古文 ), 用以反对六朝以来流行已 久的 " 骄文 " 所代表的形式主义文风 , 以增强文章的鲜明生动性和 文学表现力。 (5 分 )附件:《中国文化概论》笔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 京ICP备09058993号 )

GMT+8, 2024-4-26 21:35 , Processed in 0.104569 second(s), 6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