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近几年报考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的考生也逐步增多。如何学会运用各种理论和原则来解决实际的问题是这一学科要解决的问题。而要成为一名专业的人才,需要把握心理学各个层面的理论知识,包括普通、发展、管理心理学以及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等。下面新东方在线小编就和大家梳理一下人格心理学的知识框架,帮助考生统筹全局。 下面是人格心理学知识框架(第7章)
 
 人格的社会认知理论
 一、威特金的认知方式论
 (一)、简介
 威特金(H.A.Witlein,1916-1979)美国心理学家。1916年8月6日出生,1935年获得纽约大学生物学学士。1939年获心理学哲学博士学位。
 1952年任纽约州立大学南部地区医疗中心精神病学系教授。
 1971年任教育测验服务部人格与社会行为研究组主任。
 1979年7月8日逝世。
 代表作:
 《经由知觉看人格》1954年
 《心理的分化发展研究》1962年
 《认知方式的实质与起源》1981年
 (二)、认知方式体系
 1、认知方式的定义
 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即Cognitiue style.
 是个体对外部世界某种认识活动特征或方式
 2、知方式的类型
 场依存型: 个体跟据视野线索做出判定的倾向
 场独立型: 个体主要依据身体经验线索或内部参照系统来做出判定的倾向
 3、认知方式的特征
 过程是而不是内容量;普遍性,稳定性
 4、相关研究——心理分化理论
 二、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
 (一)简介
 乔治﹒凯利(George kelly, 1905-1967)美国心理学家个体理论的创立者,1905年同生于堪萨斯州珀斯附近的一个农场
 父亲是牧师,母亲是小学教师。1926年获物理学数学学士学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加入美国海军
 11946-1965年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和临床心理学系主任
 1967年3月6日病逝于马萨诸塞州瓦尔珊,享年62岁
 代表作:《个休建构心理学》1955年(两卷本)
 (二)人格构建论体系
 1、理假设: 人是科学家
 2、构建的含义
 3、cpc循环
 凯利认为,个体遇到新的情景时,所产生的行为具有CPC循环的特征,CPC是循环过程的三个周期,由三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来代表,即
 周视:人类提出各种立体构念或陈述构念是接触事物的最先时间表现为小心谨慎地审察该事物或情境,尝试各种构念,对情境作出尽可能的解释。
 先取:暂时先确定一种想法即在所有构念中选择一种。
 控制:实现建构的阶段,如果我们选择了正确的构念,我们的“理论”就得到了证实,如果我们选择了不正确的构念,我们必须加以重新纠正。
 4、人格建构的基本假设和推论
 “个体的信息加工过程被他对事件的预期所引导”,十一个推论如下:
 建构推论、个体推论、组织推论、两分推论、选择推论、范围推论、经验推论、调整推论、判断推论、共同性推论、社会性推论。
 (三)、固定角色疗法
 人们产生心理障碍是因为他们的概念结构系统的错乱或混乱,而不是过去创伤经验的残留。
 心理治疗给的帮助表现在:
 考察并检查他的概念系统;重新调整概念系统。
 让病人以不同的方式建构事物,办法之一是让病人进行乔装假设,自称是另一个人,也就是说交给患者一个性格角色,要求患者照此行动正像演员扮演角色一样。首先扮演的角色应该十分不同于其本人的性格特点,目的是加速发展患者新的构念。治疗者在这个过程中,并成为患者的配角和助演者而不是导演,一般固定角色需要扮演两个星期,于是有效的心理治疗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充分表现。
 三、米歇尔的社会认知学习理论
 (一)、简介
 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1930-)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距“弗洛伊德的家仅咫尺之遥”的地方。1938年迁居美国。1953-1956年在俄亥俄州立大学功读临床心理学硕士学位。1958年任职于哈佛大学。1962年,在斯坦福大学与班杜拉并肩共事长达20多年。1978年获美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分会颁发的杰出科学家奖。1984年后任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教授。
 (二)社会认知论体系
 1、认知的个体变量
 能力、译码和分类策略、预期、主观价值、自我调节系统
 2、原型
 某类事物在个人心目中的典型形象
 3、图式
 帮助我们感知、组织、加工和利用信息的一种假想的认知结构
 4、自我图式
 从过去的经验中得到的、对自我的认知发现,是组织和指导与自我有关信息的加工。
 四、社会认知理论的评价
 贡献:
 1、重视实验与证据;
 2、考虑的都是人类社会中重要的人类感兴趣的问题;
 3、随时准备接受改变的理论;
 4、坚持人与社会兼顾的观点来进行研究;
 局限:
 1、社会认知理论还是一个整合的系统的理论;
 2、新问题是随着不断地发展而产生;
 3、社会认知学习理论有时也会忽视某些重要的现象;
 备战专业硕士考研的考生需要注意,所谓专业硕士即是要培养实际应用型的专门人才,大家需要努力复习,不仅是为了通过考试,更重要的是提高自身能力,预祝大家2015年考研成功,加油!
 课程推荐:
 2015考研政英应用心理硕士全科签约联报班
 2015考研政英应用心理硕士联报班
 2015考研应用心理硕士全程班
 【2016考研课程上线】
 【考研工具】
 
 
 | 考研动态 | 考研报考指南 | 考研全年复习计划 | 跨专业考研指导 |  | 图书城 | 资料下载 | 考研时政大事记 | 考研论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