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38|回复: 3

应用心理学硕士:人格心理学知识框架(第4章)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23: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几年报考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的考生也逐步增多。如何学会运用各种理论和原则来解决实际的问题是这一学科要解决的问题。而要成为一名专业的人才,需要把握心理学各个层面的理论知识,包括普通、发展、管理心理学以及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等。下面新东方在线小编就和大家梳理一下人格心理学的知识框架,帮助考生统筹全局。
    下面是人格心理学知识框架(第4章)
   
    特质理论与人格
    第一节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一)、简介
    奥尔波特(Gordon Willard
Allport,1897-1967),是现代个性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也是性格特质论的创始人。1897年出生于印第安纳州蒙族特玛,在四兄弟中排行最小,其兄F.奥尔波特是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
    1915年考入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的哈佛大学。(但入学考试成绩刚刚及格,初入学时和各种成绩予不太理想,不是C就是D)
    1920年,接受哈佛大学的盛邀继续研究生学业,在归美途中为了看望一个哥哥,使有机会在维也纳与S.弗洛伊德进行了短暂的会谈。(使他了解到弗洛伊德心理学在把握潜意识内容时忽视了一些非常重要的事实,这对他后来的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在整个学术生涯中对精神分析都极为反感)。
    1922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1922-1924年,先后就读于柏林大学、汉堡大学和剑桥大学。
    1924年,重返哈佛大学,并在此开设了美国最早的关于人格理论的课程:“人格:它的心理和社会的领域”。 1930年后任该校心理学教授。
    1937~1949年任《变态与社会心理学》杂志编辑。
    1939年,出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曾荣获1963年美国心理学基金会金质奖章。
    1967年10月9日逝世于马萨诸塞州的剑桥,享年70岁。
    毕业后的第二年,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罗伯特大学教英语和社会学。
    他主要研究的是建立综合性的人格理论。但他有广泛的兴趣,包括宗教信仰、社会态度、无线电等。
    著作主要有:
    《人格特质:分类与测量》 1921年(与F.奥尔波特共同研究发表)
    《人格:心理学的解释》 1937年
    《人格的本质》 1950年
    《人格心理学的基本研究》 1955年
    《人格的模式和成长》 1961年
      二、奥尔波特的特质论体系
    (一)对特质(trait)的描述
    一般认为,特质构成一个人完整的人格结构,特质被看作是一种神经心理结构。
    人以特质来迎接外部世界,人以特质来组织经验,没有两个人会有完全相同的特质,因为每个人对待环境的经验和反应都是不同的。
    奥尔波特有一句话:“同样的火候使黄油融化,使鸡蛋变硬。”
    特质的特点:
    1、 特质不是有名无实的;(每个人都有其“内在的、一般的行为倾向”,寻找和天空这些倾向正是心理学的任务,而不是仅仅从理论上要人相信特质。)
    2、 特质比习惯更具有一般性;
    3、 特质具有动力性;
    4、 特质的存在可以从实际中得到印证;
    5、 一种特质对另一种特质仅是相对独立的;
    6、 特质与社会判断或道德不同义;
    7、 特质既可以是个体所具有,也可以是群体所具有;
    8、 行为或习惯与特质不一致时,并不证明特质不存在。
    (二)机能自主性和自我统一性
    奥尔波特主张,即使儿童期的行为类似于成人行为,它们也未必就代表相同的潜在动机。
    机能自主性(functionally
autonomous)是指一个成人现在进行某一活动的原因不是他原来要求行动的那些原因。换言之,过去的动机与现在的动机并没有机能性的联系,一个人今天的动机是机能自主的。
    奥尔波特对儿童自我感的发展过程尤其有兴趣,认为
    儿童出生时未把自己与周围环境区分开→形成身体的自我认同感→自我认同感完全形成;并相信个体认同感发展持续于整个成年期。
    还提出“统我”(proprium)即“自我统一体”, 完善的自我机能的形成包括八个阶段:
    1、 躯体自我感觉(1岁);
    2、 自我同一性的感觉(2岁);
    3、 自尊的感觉(3岁);
    4、 自我扩展的感觉(4岁);
    5、 自我意向的感觉(4~6岁);
    6、 理性运用者的自我形成(6~12岁);
    7、 追求统我的形成(12岁到青春期);
    8、 作为理解者自我的形成(成年)。
    直到今天,人格研究史已再次证明奥尔波特的这种直觉是有效的,在许多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理解中,“自我”起着一个核心的作用。
    (三)人格的常规研究法和特殊规律研究法
    常规研究法(nomothetic approach):
    特殊规律研究法(idiographic approach):研究一个特定的人
    认为了解一个具体的人的人格特质最好的办法是利用他本人的材料,如日记、自传、书信或谈话记录等。
    (四)健康的成人人格
    奥尔波特并不是个心理治疗家,但分极力主张健康的成人人格原则上不能由动物、儿童、神经症的研究引申而来,因为两者的动机不同,神经症在于动机的过去,而健康人格则在于未来。
    健康人格的六个特点:
    1、 自我广延的能力(capacity for self extension);
    2、 与他人热情交往的能力;
    3、 情绪上的安全感和自我认同感;
    4、 具有现实性知觉;
    5、 具有自我客观化(self-objectification)
    6、 有一致的人生哲学
      三 评价
    贡献:
    1、 重视人格的个体性,使心理学家有可能将研究的各种变量置于操作程序之中,解决心理学长期来对人格研究只作描述和讲解的困境;
    2、 创立了动机功能的自主理论;
    3、 率先摆脱了精神分析论者病态取向,而企图建立常态人格理论的做法;
    4、 他的纸笔测验对“支配-顺从”和价值类型的测试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局限:
    1、 强调个体研究而非寻求普遍规律;
    2、 奥尔波特的理论不易进行实证性研究;
    3、 割裂了人类与动物、儿童与成人、正常人与非正常人之间的联系;
    4、 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以损失潜意识为代价而过分注重行为的意识层面,注重内部原因而忽视了外部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85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480
发表于 2017-8-6 23:42:5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节 卡特尔的特质因素论
        (一)简介
    卡特尔(Raymond B.Cattell,1905-
),1905年出生于英国的得文郡,次子,幸福童年。英国出生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1914年,九岁的卡特尔知道英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件事对他的一生产生了重大影响。
    1924年,获得伦敦大学的化学学士学位后,研究生学习心理学从师斯皮尔曼;并于1929年在该校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37年应美国心理学家E.桑代克邀请到美国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克拉克大学、杜克大学等大学担任教职。曾获得纽约科学会颁赠的华纳格兰奖。1945年任人格与群体分析实验室主任及教授。
    一生中发表了近300多篇学术论文及二十多部专著。
    主要著作:
    《多元实验心理学手册》1966年
    《人格的种类和测量》
    《人格研究导论》
    《人格》
    《一个系统的理论和事实研究》
    《人格和动机:结构与测量》
    《人格和社会心理学》
    《人格的科学分析》
    《人格和学习理论:环境中的人格结构》
      二、卡特尔的特质因素分析论体系
    卡特尔大部分工作的中心目标是要发现到底有多少种不同的人格特质,采用的是一种复杂的统计技术—因素分析。
    (一)、因素分析及其简单说明
    因素分析的基本要点是相关的概念,根据各测验间的相关可以提出这样假设:
    1、 两个测验若测得为同一种能力,则会有较高的相关;
    2、 两个测验相关程度表明所测的两种内容的类似程度;
    (二)、因素分析的材料来源
    分为三种:生活记录材料(L-data)、问卷材料(Q-data)和客观测试材料(T-data).
    (三)、特质分类
    特质的概念是卡特尔理论中最重要的内容。
    1、 个别特质与共同特质
    个别特质(unique traits):某个人具有的特质;
    共同特质(common traits):一个社区或一个集团成员所具有的特质。
    2、 表面特质与根源特质
    表面特质(surface traits):“只是特质原来的集合……这种集合只是表现了许多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境下或多或少地聚集在一起而已。”
    根源特质(source traits):是人格的内在因素,是人格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一个人行为的最终根源。
    根源特质控制着表面特质聚集的变量,每一种表面特质都源于一种或多种根源特质,且一种根源特质能够影响多种表面特质。
    3、 动力特质(dynamic traits)
    卡特尔提出三种主要的动力特质:能(erg)、外能(metaerg)和辅助(subsidization)。
    能:可以把卡特尔的能看作是本能的同义词,是一种具有动力性质的素质根源,它与内驱力、需求或本能极其相似。
    外能:也是一种动力性根源特质,来自环境及外界因素,属于环境铸模性特质。又可以分为情操和态度,态度比情操更具特异性。
    能与外能的区别主要是来源不同,两者都是趋向于事物的动机性倾向,但前者为先天,后者为习得。
    辅助:动力特质是层层从属的,它们之间有附属补助的作用,这种关系即所谓辅助,情操是能的辅助者,态度是情操的辅助者。
    (四)、人格的发展
    关于人格的成长和发展,卡特尔注重两大问题,即人格的决定因素和结构特质的发展形态。强调人格发展受遗传和环境两者相互作用。但他的理论的独到之处是对于每种特质都努力找到遗传及其特殊环境的影响程度。
    卡特尔认为,特质发展涉及三种学习类型: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和整合学习。
    经典条件反射学习中,个体建立起旧反应与新刺激间的联结。
    操作条件反射学习是学习执行一种能产生强化的反应,个体往往是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而进行活动的。
    整合学习则是在学习一套有层次组织的反应或反应的结合,给人最大的满足。
    卡特尔还认为一种特质由环境和遗传的影响共同决定,从而创立“多重抽象方差分析法”(MAVA),遗传和环境造成的差异成负相关。
        三、对卡特尔的特质因素论的评价
    贡献:
    1、在因素分析过程中得出了许多特质因素;
    2、在研究中兼顾存在于个体与环境中的行为因素;
    局限:
    1、卡特尔发现神经质退化因素中的遗传成分却很少;
    2、因素分析法中假定变量间成线性关系,而实际变量可能成曲线关系;
    3、有些行为来自两个变量,变量间的关系是乘倍而非加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800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366
发表于 2017-8-7 00:30:2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节 艾森克的人格类型论
    Ø
H.艾森克一直致力于揭示人格特质的潜在结构。他从传统的特质理论出发,将因素分析方法和经典的实验心理学的方法相结合,长期致力于人格“类型”及特质的基本数量的研究,同时将研究兴趣从特质转向维度,从而确立了自己的人格类型理论。
    Ø
在人格问题研究中艾森克用因素分析法提出了神经质(neuroticism)、内外倾(ex-traversion-introversion)以及精神质(psychoticism)三维特征的理论。
    一、H.艾森克其人
    Ø 艾森克(Hans J.Eysenck,1916-1997)英国心理学家、以其人格理论和行为疗法而闻名
    Ø 1916年3月4日生于德国柏林
    Ø 1934年全家迁至英国
    Ø 1935年被伦敦大学录取,在西里尔·巴特教授门下攻读心理学
    Ø 1938年获得伦敦大学心理学学士学位
    Ø 1939年首次在杂志上发表文章
    Ø 1940年获博士学位
    Ø 二战期间,他曾以心理学家身份任职于弥尔山急救医院
    Ø 1945年任伦敦莫兹利医院专职心理学家
    Ø 1949首次出版了书籍《性格诸向度》
    Ø 1955年任伦敦大学心理学教授,并兼任莫兹利和贝思莱姆皇家医院心理学专家
    Ø 在莫兹利医院建立了全英最主要的临床心理学部门
    Ø 1997年病逝于英国伦敦
    主要著作:
    Ø 《人格的维度》 (1947)
    Ø 《人格的科学研究》 (1952)
    Ø 《人的人格结构》 (1953)
    Ø 《政治心理学》 (1954)
    Ø 《焦虑与歇斯底里的动力学》(1957)
    Ø 《变态心理学手册》 (1960)
    Ø 《人格测量》 (1976)
    Ø 《智力的模型》 (1982)
      二、艾森克的人格类型理论体系
    (一)人格等级模式
    Ø 在研究策略方面,艾森克将人格要素分解成能够按等级排列的各种单元(见图1)。该模式的基本结构是特殊反应水平,其中包括特殊行为反应在内。
    图(1) 艾森克人格等级模式
    (补) 对图1的说明:
    Ø 艾森克的人格理论主要是属于层次性质的,它包括类型、特质、习惯反应和特殊反应四级水平,称为人格层次模型 [2] 。
    Ø 特殊反应(specific
response,简称SR)是个体对一次实验中的反应或是日常生活经验的反应,这种反应见到过一次,可能是个体的特征,也可能不是个体的特征 [2] 。
    Ø 习惯反应(habitual response,简称HR)是在相同环境中导致再次发生的特定反应 [2] 。
    艾森克用因素分析法将类型水平分为三个维度:
    1、内外倾(extraversion-introversion)
    Ø 外倾的人不易受周围环境影响,难以形成条件反射,具有情绪冲动和难以控制、爱交际、渴求刺激、粗心大意和爱发脾气的特点 [2] 。
    Ø 内倾的人易受周围环境影响,容易形成条件反射,情绪稳定、好静、不爱社交、冷淡、深思熟虑,喜欢有秩序的生活和工作,很少发脾气等特点 [2] 。
    Ø
艾森克认为,外倾的人和内倾的人不仅在使用术语方面不相同,而且其生理构造也不一样.在他看来,当处于无刺激﹑休息状态时,外倾和内倾的人有着不同的大脑皮层唤醒水平.
    Ø 外倾的人一般比内倾的人有着更低的皮层唤醒水平.外倾者寻求高度唤醒的社会行为。
    Ø 内外倾与工作效率的关系(见黑板图)[2]
    2、神经质(neuroticism)
    Ø 艾森克模式中的第二个基本维度是神经质,这一维度表明人格异常到正常的连续特征。
    Ø 在该维度上得高分的人“情感的易变性是外显的﹑反应过敏的,得分高的个体倾向于过于强烈的情绪反应,他们在情感经历之后较难面对正常的情景” [1]
。这种人表现为高焦虑,喜怒无常,容易激动 [2] 。
    Ø 得分较低的人容易恢复平静,这种人不容易焦虑,稳重温和,容易自我控制 [2] 。
    3、精神质(psychoticism)
    Ø 从正常范围过度到极度不正常范围。它存在于所有人身上,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Ø
在该维度上得分高的人,往往被看成是“自我为中心的﹑攻击性的﹑冷酷的﹑缺乏同情的﹑冲动的,对他人不关心的,且通常不关心别人的权利和福利”(Eysenck,1982)。
    Ø 低分者则表现为温柔﹑善感等特点。如果个体的精神质表现为明显程度,则容易导致行为异常。
    (二) 人格维度与心理障碍
    * 艾森克提出内外倾、神经质、精神质、智力和守旧—激进主义五个维度,但是他认为只有内外倾、神经质和精神质是人格的三个基本维度。
    *艾森克及其一些同事提出的一些基本观点
    (1) 内外倾(以前称为I因素,后来改称E因素)是人格的第三种因素,它与神经质具有极为重要的关系,与精神质也可能有关系.
    (2)
智能也是一个独立的因素,它与前面的三个因素有极为复杂的关系.此外保守是第五个人格因素.守旧性和激进主义是相对的同一维度.因此每一个人都可定位于多维空间的任何一个位置上.
    (3) 不论是用因素分析或其他类似的数学分析,不论所分析的是什么材料:问卷﹑评定抑或客观人格测量,所得到的结果都是一致的.
    (4) 这些因素的个人记分的分配并不表明符合传统精神疾病常用的诊断概念.全部分配都是连续的.因素的记分比传统的精神病诊断有更高的准确性.
    (5) 一般来说,一个病人常有数种高分的记录,这说明传统的做法即把一个病人只塞到一种兵种或诊断并不合适.病人的实际情况是处于多种状态的.
    (6) 传统所称的许多症状很少是单义的,实际上某些症状如抑郁在几种因素方面都有同样高的负荷.
    人格维度与心理障碍的关系:
    Ø ⑴情绪不良是高度神经质和高度内倾的结合;各种类型的精神病态人格是高度外倾和高度神经质的结合。
    Ø ⑵精神病并不是神经症的严重化,两者的发展不是同一方向的。
    Ø 艾森克以内外倾、神经质与精神质三种人格维度为基础,于1975年制定了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三)、人格结构
    Ø 艾森克以神经活动中的兴奋—抑制过程为基础构建各水平的人格层次结构。如下图就是他对人格结构的主要观点:
    Ø 人格的结构主要包括人格的行为方式(如:行为外倾)和人格的体质方面(如:体质外倾)。
    Ø 行为外倾可以通过量表如EPQ或MPI(Mandsley Personality inventory)等进行测定。
    Ø 体质外倾则可以在各种程度上采用实验测得。
      三、对艾森克理论的评价
    贡献:
    Ø 艾森克提出的人格的三个基本维度,不仅为实验所证实,也得到数学统计和行为观察的证明,受到各国心理学家的重视。
    Ø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是用途较广的人格量表,已广泛应用于医疗﹑教育和司法领域.,已被一些国家译出或修订。
    Ø 他提出人格就可分解为有据可查﹑有数可记的要素.这是心理学家多年以来一直探讨而难以确定的东西.
    Ø 尽管人格的生物倾向性仍是他理论的主要方面,但是他并没有排除环境的作用。
    局限性:
    Ø 艾森克的人格类型理论与传统的特质理论都是一买相承的。
    Ø 传统特质论中存在的种种不足,人格类型理论也在所难免。
    *人格的五因素结构
    Ø 不难看出,无论是卡特尔的特质因素分析论还是艾森克的人格类型理论,其中心思想就是关于用以说明所有人格特质维度的数量问题.
    Ø
诚然,在这一问题上或许永远无法取得一致的意见,但是在最近,研究者们在人格因素分析研究中注意到了一种惊人的一致性结果:一些使用不同人格材料的调查小组重复性地找到了五种基
本人格维度的证据。
    *表 五种一般的人格因素 第四节 关于特质论的争议与评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5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082
发表于 2017-8-7 00:48: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对特质方法的批评
    Ø 代表人物:W. 米歇尔
    Ø 争论一: 特质测验不能很好地预测行为
    Ø 是否是人格和情景共同决定了个体的行为?
    Ø 争论的焦点还集中在使用人格特质分数预测行为的效度问题上。
    争论二: 跨情景的一致性缺失
    Ø 对这种跨情景一致性的证据,米歇尔也提出了质疑。
    Ø 多数情况下,我们习惯于以某种类型的情景或角色来看待别人,可是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是情景而不是人本身对行为的影响程度。
      二、为人格特质论辩护
    Ø 对米歇尔的批评的反驳集中围绕着两个问题:
    Ø 其一是行为和特质的测量方式问题;
    Ø 其二是这些特质所结实的变异百分比的重要性问题。
    (一) 材料收集(行为的测量)
    Ø 代表人物:S.艾普斯坦(Seymour Epstein)
    Ø 艾普斯坦指出,研究者们之所以没能够找到人格特质与行为之间的紧密联系,是因为他们没有正确测量行为。
    Ø 艾普斯坦建议研究者们要广泛收集材料,这样才能更好的测量行为。
    (二) 有关特质的证实
    Ø 人格特质测验之所以经常停留在0.3~0.4的水平,另一个原因很可能是研究者们考察的是一些错误的特质。
    Ø
回顾一下奥尔波特对主要特质和次要特质所做的区分:如果某特质为主要特质的话,那么它对于行为的预测更为有效;但如果被试中所包括的特质仅仅是次要特质,那么你不可避免地要降低这种特质分数与行为之间的相关系数。
    (三) 10%变异的重要性
    Ø
对人格特质的最后一种争论是关于0.3~0.4相关系数的意义。米歇尔及其他一些研究者指责特质理论建立在特质测量分数与行为预测之间的弱相关基础上。
    Ø
凡德和奥泽对此提供了一些破有见解的材料。他们进行过一相社会情景与社会行为的相关研究,发现情景与行为之间的相关系数变动范围介于0.36~0.42之间。
    Ø 人格系数能解释10%行为变异。
      三、对特质理论的简要评价
    优点:
    Ø
奥尔波特、卡特尔及其他早期特质心理学家所开创的实验性工作,使他们有别于其他人格理论家。这种方法减少了其他方法因使用模糊材料而带来的偏见和主观性。
    Ø 特质法的另一生命力在于它拥有广阔的领域。通过特质测量来预测行为已成为临床、社会、工业管理、教育以及发展心理学家们研究中的一大特色。
    Ø 引起了对数据累加问题的关注和对相关特质的确认 [2]
    Ø 激发了研究者进一步探讨测量个体差异的更好更京戏的方法 [2] 。
    缺点:
    Ø
对特质理论的批评往往不是依据方法所阐述的本身,而是依据方法所没有说明的那部分内容。尽管特质心理学家用特质术语对人格进行了描述,但他们一般都没有对这些特质的形成过程作出解释,也没有解释它们对那些获得极端分数的人有何益处。
    Ø 尽管所有的特质理论家都使用了实证的方法,同时对特质的鉴定也非常重视,但是并没有一个单一的理论或模式将所有特质理论都统一起来。
    Ø 如果没有统一的理论框架,那么很难在这种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有内聚力的系统理论,也很难看到人格特质的研究如何去适应其他领域的研究.
    Ø 参考书目:
    [1]《人格心理学》 郑雪著 暨南大学出版社
    [2]《人格心理学》 黄希庭著 浙江教育出版社
    [3]《人格心理学》 【美】Jerry M.Burger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备战专业硕士考研的考生需要注意,所谓专业硕士即是要培养实际应用型的专门人才,大家需要努力复习,不仅是为了通过考试,更重要的是提高自身能力,预祝大家2015年考研成功,加油!
    课程推荐:
     2015考研政英应用心理硕士全科签约联报班
     2015考研政英应用心理硕士联报班
     2015考研应用心理硕士全程班
     2016考研课程上线
      【考研工具】
   
考研动态考研报考指南考研全年复习计划跨专业考研指导
图书城资料下载考研时政大事记考研论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3 07:35 , Processed in 0.080372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