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4|回复: 0

考研政治模拟题及详解:毛概第四章多选(三)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23: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1.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中国共产党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采用的形式依次为:
    A.农业生产互助组 B.初级农业合作社
    C.中级农业合作社 D.高级农业合作社
    [命题分析] 这三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
    第一,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坚持党的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正确地执行党在农村的阶级政策,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第二,把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与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结合起来,把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与发展农业生产结合起来,以达到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效果。第三,坚持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引导、说服和教育农民,有步骤分阶段的走上社会主义集体的道路,使农民逐渐适应生产关系的变化,逐步摆脱私有制,从而避免引起思想波动,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第19题的正确答案是BCD选项;第20题的正确答案是ABD选项;第21题的正确答案是ABD选项。
    22.对个体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阶级路线是:
    A.依靠贫下中农      B.团结中农
    C.对富农限制到逐步消灭     D.对中农限制到逐步消灭
    [命题分析] 命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个体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阶级路线
    1954年,中共中央提出的“依靠贫农(包括新中农),巩固地团结中农,限制并逐步改造富农”,为贯彻执行党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阶级政策指明了方向。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阶段,国家对富农采取由限制富农剥削到消灭富农经济的政策。对富农经济没有采取强制剥夺富农财产的做法,而是接受富农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在劳动中改造他们。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选项。
    23.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步骤有:
    A.供销合作小组 B.供销合作社 C.生产合作社 D.统购包销
    [命题分析] 命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步骤
    在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步骤上和形式上,采取了从供销合作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再发展到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逐步改变了手工业的生产关系。从组织形式来看,首先建立带有社会主义因素的手工业生产小组,然后,过渡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供销合作社,再到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合作社。到1956年底,基本上实现了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毛泽东还规定了手工业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方针,即:为农业生产服务,为群众生活服务,为出口贸易服务,特别是为农业生产服务。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选项。
    24.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过程中,利润分配上实行的“四马分肥”是指:
    A.国家所得税 B.企业公积金
    C.工人福利基金 D.资本家的利润(包括股息和红利)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基本理论
    在利润分配上实行当时所说的“四马分肥”,即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各占1/4,企业利润大部分归国家和工人。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25.我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创造的国家资本主义的低级形式有:
    A.加工订货 B.统购包销 C.经销代销 D.公私合营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基本理论
    国家资本主义有低级和高级两种形式。所谓低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委托加工、计划定货、统购统销、委托经销代销等,通过合同的方式,国家控制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原料来源和产品销售两个环节,造成了资本主义工商业对国家计划、对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依赖;但这时的私营工商业性质上仍然是资本主义经济,但它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密切联系,具有社会主义萌芽的因素。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公私合营。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由低级形式到高级形式的逐步推进,从而避免了因生产关系变化而造成对社会生产力的破坏。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选项。
    26.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主要经验有:
    A.和平赎买政策 B.国家资本主义道路
    C.先集体化后机械化 D.把对企业的改造和对资产阶级分子的改造结合起来
    [命题分析] 这四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经验
    首先,严格区分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对民族资本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实行和平赎买。通过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和平地实现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其次,创造在工业中实行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在商业中实行经销代销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再次,注意把企业的改造同对资产阶级分子的改造结合起来,把对经济制度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使这两种改造同时进行,互相促进,逐步把资本家中的绝大多数人由剥削者改造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选项。
    27.新中国成立后,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是指:
    A.革命性和动摇性      B.软弱性和妥协性     
    C.惟利是图,违法乱纪    D.愿意为新中国的建设服务,有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可能
    28.新中国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的必要性在于:
    A.民族资产阶级经济实力雄厚,掌握国家经济命脉
    B.民族资产阶级有一定的技术专长和管理经验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构成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
    D.中国经济落后,需要利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
    [命题分析] 这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的必要性
    对资产阶级进行和平赎买政策的必要性主要是由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决定的。首先,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既有愿意为新中国服务,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又有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甚至违法乱纪、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其次,中国的经济落后,需要尽可能地利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同时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有一定技术专长和企业管理经验的阶级。因此中国共产党对资产阶级采取的政策是,充分利用民族资产阶级积极的一面,尽可能地克服其消极的一面,引导他们走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利用其成员的技术专长为社会主义服务。因此,第27题的正确答案是CD选项;第28题的正确答案是BCD选项。
    29.我国能够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行和平改造的客观条件(或可能性)在于:
    A.工人阶级掌握着国家政权 B.建立了巩固的工农联盟
    C.国家对主要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 D.国营经济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的可能性
    对民族资产阶级进行和平赎买的可能性主要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它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的正确政策所决定的。首先,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可以充分利用其执政的优势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的一面进行限制。其次,没收官僚资本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从而能够运用它的影响带领其他非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向社会主义方向发展。其三,国家对主要的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的政策,割断了资本主义经济与农民个体经济的联系,迫使资产阶级接受共产党提出的和平赎买的政策,从而逐步把资本主义工商业纳入到社会主义的经济轨道,最终实现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30.马克思列宁设想的对资产阶级和平赎买在中国之所以能够实现,是因为: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弱小
    B.民族资产阶级在新中国建立后依然有两面性
    C.民族资产阶级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承认《共同纲领》
    D.中国共产党制定并实行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利用、限制、改造”政策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能够实现的原因
    毛泽东指出:解放以后,民族资产阶级走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这是逼出来的。我们打倒了蒋介石,没收了官僚资本,完成了土地改革,进行了“三反”、“五反”,实现了合作化,从一开始就控制了市场。这一系列的变化一步一步地逼着民族资产阶级不能不走上接受改造的道路。另一方面,《共同纲领》规定了各种经济成分各得其所,使资本家有利可图的政策;宪法又给了他们一张选票、一个饭碗的保证,这些又使他们感到接受改造就能保持一定的地位,并且能够在经济上、文化上发挥一定的作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弱小并不是对资产阶级进行和平赎买的原因。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D选项。
    31.下面关于社会主义改造正确的论述有:
    A.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的阶级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
    C.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命题分析] 命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使我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成为我国的经济基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伴随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和生产力的发展我国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和第一部宪法的制定标志着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正式形成。所有这一切,都表明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已经基本确立。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选项。
    32.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但是在改造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遗留了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
    A.社会主义改造后的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   
    B.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也随之扩大到整个社会经济生活
    C.在一定程度上排斥了商品经济和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     
    D.要求过急,发展过快,工作过粗,改造形式过于简单划一
    [命题分析] 命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改造的缺点和失误
    社会主义改造在1955年下半年后明显地过急过快,由此导致工作过粗,在社会主义改造高潮期间,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原则、工作方法,被搁置一边,出现了“一窝蜂”的局面。同时也出现在所有制结构上过于单一的情况。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几乎不存在了,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居于绝对的统治地位。随着清一色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出现,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也迅速扩展到了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并将它固定化和绝对化,几乎排斥了商品经济和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对今后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长期的负面影响。当然,社会主义改造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同它的成就相比较是第二位的。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从整体上评价,应该说是成功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23 03:19 , Processed in 0.056578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