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3|回复: 0

2015法硕考研法制史要点:宋辽金元法律(1)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23: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法律硕士考试科目包括中国法制史、法理学、宪法、刑法、民法等,需要考生背诵和记忆的知识点比较多和杂,因此要抓住重点复习,提高复习效率,新东方在线编辑和大家分享法制史重要概念知识,希望大家认真理解,把握重点,打好基础。
    2015法硕考研法制史要点:宋辽金元法律(1)
    1、编例
    宋朝的例是由汉唐的比、例发展而来的,根据所调整的对象的不同,例分断例和事例。断例是可以作为断罪定案依据的成例;事例又称为“指挥”,其中有属于特旨的“内批指挥”和尚书省各部对下级官署行政管理和司法审判方面的指示。
    把对审判具有指导意义的判例编纂成集的立法活动,叫做编例,由此而产生的这种案例集也泛称编例。两宋均对断例进行过专门性的编修。南宋时对事例进行了专门的编修。例在两宋司法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
    2、编敕
    编敕,是将一个个单行的敕令整理成册,上升为一般法律形式的一种立法过程。
    编敕的特点是:
    (1) 仁宗前基本上是“敕律并行”,编敕一般依律的体例分类,大独立于《宋刑统》之外。
    (2) 神宗朝敕的地位提高,“凡律所不载者,一断于敕”,敕到了足以破律、代律的地步。
    (3) 敕主要是关于犯罪与刑罚方面的规定,所谓“丽刑名轻重者,皆为敕”。
    3、条法事类
    条法事类是以事类为标准分门编纂的法规大全,每项事类中同时收入相关的敕、令、格、式、申明等,申明即法律解释。条法事类产生于孝宗淳熙年间,当时因敕、令、格、式合编为一典,内容庞杂,不便检索,于是遂将敕令分类编排。淳熙七年首次编成《淳熙条法事类》,凡420卷,总门33,别门420,次年颁行。其后,宁宗朝编有《庆元条法事类》,理宗朝编有《淳佑条法事类》。现除《庆元条法事类》有残卷外,余皆散佚。条法事类立法形式的出现,不仅有利于克服上述弊病,对敕令格式的内部协调,也有一定作用。
    4、《宋刑统》
    宋太祖建隆四年,在工部尚书判大理寺卿窦仪等人的奏请下,开始修订新的法典,同年七月完成,由太祖诏“付大理寺刻板摩印,颁行天下”,成为历史上第一部刊印颁行的法典,全称《宋建隆详定刑统》。
    《刑统》的体例可追溯至唐宣宗时颁行的《大中刑律统类》。北宋初曾一度沿用的《大周刑统》,便是《刑统》体例在五代时发展的结果。《刑统》在具体编纂上,仍以传统的刑律为主,同时将有关的敕、令、格、式和朝廷禁令、州县长科等条文,都分类编附于后,使其成为一部具有统括性和综合性的法典。
    5、折杖法
    宋建隆四你颁行“折杖法”,意在笼络人心,改变五代以来刑罚严苛的弊端。“折杖法”规定:除死刑外,其他笞、杖、徒、流四刑均折换成臀杖或脊杖。具体的折换办法是:笞杖刑一律折换成臀杖,依原刑等分别杖七下至二十下,杖后释放;徒刑折换成脊杖,依原刑等分别杖十三下至二十下,杖后释放;流刑折换成脊杖,依原刑等分别杖十七下至二十下,杖后就地配役一年。其中加役流则脊杖二十,就地配役三年。折杖法使“流罪得免远徙,徒罪得免役年,笞杖得减决数”。折杖法对缓和社会矛盾曾起到一定作用,但对反逆、强盗等重罪不予适用,具体执行中也存有流弊。
    进入8月,很多高校2015年考研招生简章已经发布,请广大15年考生关注,预计到8月底9月初,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会陆续发布完成,新东方在线小编第一时间跟踪发布,请大家收藏关注!另有研究生专业目录考研参考书等最新考研信息,帮助考生及时了解目标院校招生政策及信息。另有西医综合专业考试
    mtpdC1jZW50ZXI7IHdoaXRlLXNwYWNlOiBub3JtYWw7IA==">新东方名师考研课程 购买进行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5 20:38 , Processed in 0.055327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