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5|回复: 1

2017新闻学考研:《新闻学概论》李良荣笔记整理(17)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20:5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是新闻理论的经典书目,在此整理了此书的笔记,2017年考研的同学可以全面了解一下。
    第十六章 中国的新闻改革
        第一节 30年的四次跨越
      一、第一次跨越:高扬新闻规律的旗帜(1979-1982)
    于是,在"尊重新闻规律"的旗帜下,中国新闻界全面恢复四、五十年代的老传统:实践界以五十年代的模式办报,学术界重提1956年新闻改革的老课题。这场"拨乱反正"在全国新闻界在以下几方面形成基本共识:
    1、摒弃"报纸是阶级斗争工具"的性质说,重新肯定新闻事业是也刊登时事为主的大众传播机构;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是党、政府、人民的耳目喉舌,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
    2、摒弃"假大空",提倡"短快新",尤其是重新确立新闻真实性的权威。在这段时期,对对新闻真实性的讨论占有各种新闻刊物的最大篇幅。
    3、随着党的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经济工作上来,经济报道逐步成为新闻的主体
    4、纠正了历史的错案,肯定了"读者需要论"、“社会需要论”是合理性的命题,并由此为立足点,重新确认新闻价值是选择新闻必不可少的标准。
    "新闻规律"究竟有多少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观念:新闻传播也是一门科学,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胡作非为。这才是在此期间的全新观念。
      二、第二次跨越:引进信息概念(从1983年开始)
    信息概念渗透到新闻的方方面面,引起了新闻媒介的巨大变化。
    ①首先是媒介结构发生改变。一大批以提供纯信息尤其经济信息为主的报纸纷纷创办、电台、电视台也纷纷开设以提供经济信息为主的新频道。
    ②其次是媒介内容构成发生变化。纯信息的新闻逐步在各新闻媒介占据重要地位,从而大大开拓了新闻报道面。
    ③再次是新闻报道样式更加丰富多彩。预测性报道、以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为特征的深度报道、全方位扫描的立体式报道、纯客观报道等新的报道形式大量出现。再如,会议新闻改革,过去只见会议不见新闻,现在记者则懂得并尽力跳出会议抓新闻;头条新闻改革,不少报纸打出"不拘一格选头条"的口号,把信息量大、具有重大新闻价值的新闻放在突出的版面上。
    这一切,都使新闻媒介的面目焕然一新。
    三、第三次跨越:重新认定新闻事业性质(1922年以后开始)
    新闻事业属于上层建筑范畴,这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观点。当党的十四大确认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以后,新闻界面对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条件的深刻变化,重新审视新闻事业的归属问题。逐步形成一个共识:新闻事业就它生产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的精神产品来说,属于上层建筑领域;但同时,就它为全社会提供经济活动和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信息、知识和娱乐来说,属于第三产业。这个理论上的突破带来新闻事业发展的新思路,这个新思路可归结为"事业性质、企业管理"
    “事业性质,企业管理”完整含义:在保证党的新闻事业是党的耳目喉舌的前提下,以企业管理的方法来经营新闻媒介。
    1992年以后新闻改革重点不再放在媒介的功能及媒介的传播内容,而是转移至媒介的外围即经营管理上
    竞争给媒介带来的显著变化:①受众中心地位的认同 ②调整内部结构,搞活媒介机制
    ③扩充硬件,扩大容量
    四、第四次跨越:从单一走向多元(1996年开始)
    结构调整与转型的基本目标是解决中国传媒业“小、散、滥”的状况,做大做强中国传媒业,具体目标:
    ①适度的市场集中,在全国范围内打造十来家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区经营的媒体集团,成为中国传媒业的支柱,从而形成一个竞争有序的市场。
    ②从粗放型发展转换为集约化增长,从外延性增长转向内涵性增长,这就是集团化平台上对内部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③从小儿全媒体走向专业化媒体,从同质化竞争走向差异化竞争
    ③实行分层分类管理
    在结构调整和转型中,传媒业采取了六大措施:
    ①报业集团—报业的集约化经营 ②频率、频道专业化—广播电视多元化之路
    ③二级电视、三级报纸、四级广播—中国传媒业结构的基本框架
    ④制播分离、编营分离—传媒的产业化之路
    ⑤跨媒体、跨行业、跨区域—从封闭结构走向开放结构
    ⑥二分大众传媒—从单一结构走向多元结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800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366
发表于 2017-8-6 22: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节 新闻改革的基本特点
    一、 从自发走向自觉—中央掌握改革主导权
    二、 从观念跟新走向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成为新闻改革的主动力
    三、 从边缘突破走向中心突破—新闻报道成为新闻改革的主攻目标
    四、 从增量改革走向盘活存量—中国党报打造主流媒体(盘活存量,就是采取各种方式,整合资产,利用好现有的资产,防止资产的闲置浪费。)
    第三节 中国新闻媒介的走势
    一、制度架构—从人治走向法治:
    ①建立新闻法:新闻事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②提升大众社会权利:新闻事业发展的社会责任;
    ③建立理想的制度—大众传播真正从人治走向法治
    二、竞争格局—从相对自由竞争走向垄断竞争
    ①相对自由竞争和垄断竞争的特点;②相对自由竞争和垄断竞争过渡的具体表现
    ③相对自由竞争和垄断竞争对现实的影响
    三、媒体运作—从传者为中心走向受者为中心
    ①传者的角色转化;②受者的角色转化;③媒介风格的转化
    四、受众兴趣—从雅俗共赏走向雅俗分赏
    ①受众的分化;②媒体的分化
    五、 新闻理念—从新闻学走向大众传播学
    ①新闻学与大众传播学的各自规定;②深层的社会原因;③转化的途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1 20:36 , Processed in 0.036145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