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8-6 22:30:13
|
显示全部楼层
40、一艘远洋帆船载着5位中国人和几位外国人由中国开往欧洲。途中,除5位中国人外,全患上败血症。同乘一艘船,同样是风餐露宿,漂洋过海为什么中国人和外国人如果不同呢?原来这5位中国人都有喝茶的习惯,而外国人却没有,于是得出街结论:喝茶是这5位中国人未得败血症的原因。
以下哪项和题干中得出结论的方法最为相似?
A警察锁定了犯罪嫌疑人,但是从目前掌握的事实看,都不足以证明他犯罪。专案组由此得出结论,必有一种未知的因素潜藏在犯罪嫌疑人身后。
B在两块土壤情况基本相同的麦地上,对其中一块施氮肥和钾肥,另一块只施钾肥。结果施氮肥和钾肥的那块麦地的产量高于另一块,可见,施氮肥是麦地产量较高的原因。
C孙悟空:“如果打白骨精,师父会念紧箍咒;如果不打,师父就会被妖精吃掉。”孙悟空无奈得出结论:“我还是回花果山算了。”
D天文学家观测到天王星的运行轨道有特征,a、b、c,已知特征a、b分别是由两颗行星甲、乙的吸引造成的,于是猜想还有一颗未知行星造成天王星的轨道特征c。
E一定压力下的一定量气体,温度升高,体积增大;温度降低,体积缩小;体积与温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说明气体温度的改变是其体积的改变的原因。
解析:推理相似题,题干用的求异法,B是求异法,为答案。E是共变法,不选。
41、所有重点大学的学生都是聪明的学生,有些聪明的学生喜欢选学,小杨不喜欢选学;所以,小杨不是重点大学的学生。
以下除哪项外,均与上述推理的形式类似?
A所有经济学家都懂经济学,有些懂经济学的爱投资企业,你不爱投资企业,所以,你不是经济学家。
B所有的鹅都吃青菜,有些吃青菜的也吃鱼,兔子不吃鱼;所以,兔子不是鹅。
C所有的人都是爱美的,有些爱美的不爱讲究科学;亚里士多德不是普通人;所以,亚里士多德不讲究科学。
D所有被高校录取的学生都是超过分数线的,有些超过录取分数线的是大龄考生,小张不是大龄考生:所以小张没有被高校录取。
E所有想当外交官的都需要学外语,有些学外语的重视人际交往,小王不重视人际交往;所以小王不想当外交官。
解析:推理相似题,注意题干中的“除”了,此题送分题,猴子都会做,答案为C
42、按照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7年的统计,挪威是世界上居民生活质量最高的国家,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也名列前茅,如果统计1990年以来生活质量改善最快的国家,发达国家则落后了,至少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116个国家中,17年来,非洲东南部国家莫桑比克的生活质量提高最快,2007年其生活质量指数比1990年提高了50%,很多非洲国家取得了和莫桑比克类似的成就,作为世界上最受瞩目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生活质量指数在过去17年中也提高了27%。
以下哪项可以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中得出?
A2007年,发展中国家的生活质量指数都低于西方国家。
B2007年,莫桑比克的生活质量指数不高于中国。
C2006年,日本的生活质量指数不高于中国。
D2006年,莫桑比克的生活质量的改善快于非洲其他各国。
E2007年,挪威的生活质量指数高于非洲各国。
解析:推论题,要点是根据题干给予的信息进行推理,注意到题干中:2007年的统计,挪威是世界上居民生活质量最高的国家,“世界上最高”为绝对化概念,只能针对这个点设计题,对应答案E。本题为绝对化概念的一种考核。
43、某次认知能力测试,刘强得了118分,蒋明的得分比王丽高,张华和刘强得得分之和大于蒋明和王丽的得分之和,刘强得得分比周梅高;此次测试120分以上为优秀,五人之中有两人没有达到优秀。
根据以上信息,以下哪项是上述五人在本次测试中得分由高到低的排列?
A张华、王丽、周梅、蒋明、刘强
B张华、蒋明、王丽、刘强、周梅
C张华、蒋明、刘强、王丽、周梅
D蒋明、张华、王丽、刘强、周梅
E蒋明、王丽、张华、刘强、周梅
解析:排序题,综合信息,1、2人没到120,刘强得了118分,刘强得得分比周梅高;,得出周梅倒数第一,刘强倒数第二。排除AC。
张华和刘强得得分之和大于蒋明和王丽的得分之和,,因为刘强是这四个人中得分最低的,张华要比蒋明或王丽要大,只要和其中的一个相等,结果就不可能大于蒋明和王丽之和。
答案为:B。
44.近日,某集团高层领导研究了发展方向问题。
王总经理认为:既要发展纳米技术,也要发展生物医药技术;
赵副总经理认为:只有发展智能技术,才能发展生物医药技术;
李副总经理认为:如果发展纳米技术和生物医药技术,那么也要发展智能技术。
最后经过董事会研究,只有其中一位的意见被采纳。根据以上陈述,以下哪项符合董事会的研究决定?
A)发展纳米技术和智能技术,但是不发展生物医药技术。
B)发展生物医药技术和纳米技术,但是不发展智能技术。
C)发展智能技术和生物医药技术,但是不发展纳米技术。
D)发展只能技术,但是不发展纳米技术和生物医药技术。
E)发展生物医药技术,只能技术和纳米技术。
解析:负命题考核的一种变型。带入法很快解决此题。
B)发展生物医药技术和纳米技术,但是不发展智能技术带入:
王总经理认为:既要发展纳米技术,也要发展生物医药技术,为真。
赵副总经理认为:只有发展智能技术,才能发展生物医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技术,为假。
李副总经理认为:如果发展纳米技术和生物医药技术,那么也要发展智能技术,为假。
B选项符合一真的要求,答案为B。
45.国外某教授最近指出,长着一张娃娃脸的人意味着他将享有更长的寿命,因为人们的生活状况很容易反映在脸上,从1990年春季开始,该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对826对70岁以上的双胞胎进行了体能和认知测试,并拍了他们的面部照片。在不知道他们确切年龄的情况下,三名研究助手先对不同年龄组的双胞胎进行年龄评估,结果发现,即使是双胞胎,猜出的年龄也相差很大,然后研究小组用若干年时间对这些双胞胎的晚年生活进行了跟踪调查,直至他们去世。调查表明:双胞胎中,外表年龄差异越大,看起来老的那个就越可能先去世。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形成对该教授调查结论的反驳?
A)如果把调查对象扩大到40岁以上的双胞胎,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
B)三名研究助手比较年轻,从事该项研究的时间不长
C)外表年龄是每个人生活坏境、生活状况和心态的集中体现,与老化关系不大。
D)生命老化的原因在于细胞分裂导致染色体末端不断损耗。
E)看起来越老的人,在心理上一般较为成熟,对于声明有更深刻的理解。
解析:削弱题,削弱娃娃脸长寿,依据是双胞胎显的老的去世的早。如何削弱?最直接的削弱脸和去世无关,C项说明了这一点。A选项结果不同,不同可以是支持,可以是削弱,不选。
46.由于含糖饮料的卡路里含量高,容易导致肥胖,因此无糖饮料开始流行,经过一段时期的调查,无糖饮料尽管卡路里含量低,但并不意味它不会导致体重增加,因为无糖饮料可能导致人们对于甜食的高度偏爱,这意味着可能食用更多的含糖类食物。而且无糖饮料几乎没什么营养,喝得过多就限制了其它健康饮品的摄入,比如茶和果汁等。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李教授的观点?
A茶是中国的传统饮料,长期饮用有益健康。
B有些瘦子也爱喝无糖饮料。
C有些胖子爱吃甜食。
D不少胖子向医生报告他们常吃甜食。
E喝无糖饮料的人很少进行健身运动。
解析:支持题,支持:喝无糖饮料卡路里含量低,但并不意味它不会导致体重增加。E从另一个侧面支持了题干。答案为E
47.只有公司相关部门的所有员工都考试合格了,该部门的员工才能得到年终奖金,财务部有些员工考试合格了,综合部所有员工都得到了年总奖金,行政部的赵强考试合格了。
如果以上陈述为真,则以下哪项可能为真?
1财务部员工都考评合格了
2赵强得到了年终奖金
3综合部有些员工没有考评合格
4财务部员工没有得到年终奖金
A仅1,2
B仅2,3
C仅1,2,4
D1,2,3
E仅2,3,4
解析:要求找可能为真,注意可能,未知的也可能为真,把假的拿走就可以了。
1、财务部有些员工考试合格了,不能得出1财务部员工都考评合格了,1真假未知,可能为真。
2、只有公司相关部门的所有员工都考试合格了,该部门的员工才能得到年终奖金:员工得到奖金-----所有都合格。赵强合格得不出得到奖金,真假未知,可能为真。
3、综合部所有员工都得到了年总奖金------都合格了。3说有的不合格肯定是假的,不可能为真,3不选。
4、财务部有些员工考试合格了得不出能否得到奖金,4财务部员工没有得到年终奖金可真可假,所以可能为真。
答案为124,选C。
48.随着文化知识越来越重要,人们花在读书上的时间越来越多,文人学子中近视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即便在城里工人,农村农民中,也能看到不少人戴近视眼镜。然而,在中国古代,很少看到患有近视的文人学子,更别说普通老百姓了。
以下除哪项外,均可以解释上述现象?
A古时候,只有家庭条件好或者有地位的人才读得起书,即便读书,用在读书上的时间也很少,那种头悬梁,锥刺骨的读书人更是凤毛麟角。
B.古时候交通和工具不发达,出行主要靠步行,骑马,足量的运动对于预防近视有一定的作用。
C.古时候生活节奏慢,不用担心交通安全。所以即使患了近视,其危害也非常小。
D.古代自然科学不发达,那时学生读的书很少,主要是四书五经,一本《论语》要读好多年。
E.古人书写用的是毛笔,眼睛和字的距离比较远,写的字也相对大些
解析:读书多了,近视,古代的为什么不近视呢?解释一下。注意“除”了,ABDE从各个方面进行了解释,C项说古代近视危害小,对近视的人少没有任何解释作用,符合除了。答案为C。
49-50题基于以下题干:
某家长认为,有想象力才能进行创造性劳动,但想象力和知识是天敌,人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想象力会消失,因为知识符合逻辑,而想象力无章可循。换句话说,知识的本质是科学,想象力的特征是荒诞,人的大脑一山不容二虎,,学龄前,想象力独占鳌头,脑子被想象力占据,上学后,大多数人的想象力被知识驱逐出境。他们成为知识但丧失了想象力。终身只能重复前人发现的人。
49.以下哪项是该家长的论述所依赖的假设。
1.科学是不可能荒诞的,荒诞的就不是科学
2.想象力和逻辑水火不容
3.大脑被知识占据后很难恢复想象力
A.仅1
B.仅2
C.仅1,2
D.仅2,3
E.1,2,3
解析:1和2说明了不相容的问题,3说明了终身只能重复的问题。答案为E。
50.以下哪项与该家长的上述观点矛盾
A.如果希望孩子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就不能送他们上学
B.如果获得了足够知识,就不能进行创造性劳动
C.发现知识的人是有一定想象力的
D.有些人没有想象力,但能进行创造性劳动。
E.想象力被知识驱逐出境是一个逐渐的过程
解析:要求选与家长观点矛盾的,注意到:有想象力才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只有。。。。才。创造性劳动----想象力矛盾的就是:创造性劳动了但没想象力。答案为D。
51.某公司总裁曾今说过,当前任总裁批评我时,我不喜欢那感觉,因此,我不会批评我的继任者
以下哪项最可能是该总裁上述言论的假设
A当遇到该总裁的批评时,他的继任者和她的感觉不完全一致
B只有该总裁的继任者喜欢被批评的感觉,她才会批评继任者
C如果该总裁喜欢被批评,那么前任总裁的批评也不例外
D该总裁不喜欢批评他的继任者,但喜欢批评其他人
E该总裁不喜欢被前任总裁批评,但喜欢被其他人批评
解析:自己不喜欢被上司批评,所以不批评自己的下级。那个是假设?1、下级和自己对待的感受是一样的。2、不喜欢和不批评之间有关系。答案为:B
52.在恐龙灭绝6500万年后的今天,地球正面临着又一次物种大规模灭绝的危机,截止上个世纪末,全球大概有20%的物种灭绝,现在,大熊猫,西伯利亚虎,北美玳瑁,巴西红木等许多珍稀物种面临着灭绝的危险。有三位学着对此作了预测
学者一:如果大熊猫灭绝,西伯利亚虎也将灭绝
学者二:如果北美玳瑁灭绝,巴西红木不会灭绝
学着三:或者北美玳瑁灭绝,或者西伯利亚虎不会灭绝;
如果三位学者的预测都为真,则以下哪项一定为假?
(A)大熊猫和北美玳瑁都将灭绝。
(B)巴西红木将灭绝,西伯利亚虎不会灭绝。
(C)大熊猫和巴西红木都将灭绝。
(D)大熊猫将灭绝,巴西红木不会灭绝。
(E)巴西红木将灭绝,大熊猫不会灭绝。
解析:要求找假的,就是得出负命题。
学者一:如果大熊猫灭绝,西伯利亚虎也将灭绝
学者二:如果北美玳瑁灭绝,巴西红木不会灭绝
学着三:或者北美玳瑁灭绝,或者西伯利亚虎不会灭绝;
得出:熊猫灭绝----西伯利亚虎灭绝-------北美玳瑁灭绝----巴西红木不灭绝
假的就是:否定箭头指向的事,一般为首尾,熊猫灭绝----巴西红木灭绝就是假的。答案为C
53.一些城市,由于作息时间比较统一,加上机动车太多,很容易造成交通早高峰和晚高峰,市民们在高峰时间上下班很不容易,为了缓解上下班时间的交通压力,某政府顾问提议采取不同时间段上下班制度,即不同单位可以在不同的时间段上下班。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可能是该顾问的提议无法取得预期效果
A有些上班时间段与员工的用餐时间冲突。会影响他们的生活规律,从而影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B许多上班时间段与员工的作息时间不协调,他们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来调整适应,这段时间的工作效率难以保证
C许多单位的大部分工作需要员工一起讨论,集体合作才能完成
D该城市机动车数量持续增加,即使不在早晚高峰期,交通拥堵现象也时有发生。
E有些单位员工的住处与单位非常近,步行即可上下班。
解析:削弱题,削弱计划:不同时间段上下班解决交通问题,要削弱就要说明计划不可行,解决不了交通问题。D该城市机动车数量持续增加,即使不在早晚高峰期,交通拥堵现象也时有发生。如果D为真,分时段还是加重没减轻交通拥堵。ABC与交通无关,E无关。
54.统计数据表明,近年来,民用航空飞机的安全性有很大提高。例如,某国2008年每飞行100万次发生恶性事故的次数为0.2次,而1989年为1.4次,从这些年的统计数字看,民用航空恶性事故发生率成下降趋势,由此看出,乘飞机出行越来越安全
以下哪项不能加强上述结论
A近年来,飞机事故中“死里逃生”的几率提高了
B各大航空公司越来越注意对机组人员的安全培训
C民用航空的空中交通控制系统更加完善
D避免“机鸟互撞”的技术与措施日臻完善
E虽然飞机坠毁很可怕,但从统计数据上讲,驾车仍然要危险得多。
解析:加强飞机安全了,注意除了。ABCD从各个方面说明飞机安全了。E选项说的是飞机事故可怕,驾车也可怕,不能支持飞机安全,一定意义上的削弱。答案为E。
55.有医学研究显示,行为痴呆症患者大脑组织中往往含有过量的铝。同时有化学研究表明,一种硅化合物可以吸收铝。陈医生据此认为,可以用这种硅化合物治疗行为痴呆症。以下哪项是陈医生最可能依赖的假设?
A.行为痴呆症患者大脑组织的含铝量通常过高,但具体数量不会变化。
B.该硅化合物在吸收铝的过程中不会产生副作用。
C.用来吸收铝的硅化合物的具体数量与行为痴呆症患者的年龄有关。
D.过量的铝是导致行为痴呆症的原因,患者脑组织中的铝不是痴呆症引起的结果。
E.行为痴呆症患者脑组织中的铝含量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
解析:题干信息:吸收铝治病,即铝是原因。同步出现或者先后出现的事件未必是因果关系,考核有两种:1、把结果当做了原因。2、二者都是由相同的第三方引起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此题考核第一种,讲过的原题。答案为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