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6|回复: 0

2017传播学考研:常考知识点汇总(12)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20: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新闻传播学考研的同学专业课基础阶段的复习应该已经进行一大半了,传播学是新闻传播学考研会考察的一部分。在此整理了传播学的常考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传播过程
    一、美国传播学家D·伯洛的传播过程观点
    1960年美国传播学家D·伯洛从理论上系统的提出了传播过程观点,他认为:
    (1) 传播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无始无终,没有界限;
    (2) 传播过程是一种复杂的结构体,我们研究的基本单元就是结构的各要素及其相互的多元关系;
    (3) 传播过程的本质就是运动,即过程中各要素及其关系的相互影响和变化。
    总之,传播是由多种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组成的动态的有结构的信息流动过程。
    传播模式
    1、模式概念
    所谓的模式是指对客观事物的内外部机制的直观而简洁的描述,它是理论的简化形式,可以向人们提供客观事物的整体信息。
    2、模式功能
    (1) 构造功能(2) 解释功能(3) 启发功能(4)预测功能
      线形传播过程
    一、线形传播过程模式
    1、拉斯韦尔过程模式(1948)
    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什么效果
    (传播者)(讯息)(媒介)(接收者) (效果)
    2、申农——韦弗模式(1949)
    二、线形传播过程模式的缺陷
    1、将传播过程视为一条直线、单向的过程。
    2、将传播过程视为非环境互动的静态过程。
      控制论传播过程
    一、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1954)
    二、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1957)
    它是控制论传播过程模式中最为完善的一种。
    三、控制论传播过程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将传播过程视为循环、平衡的自我调节系统。
    2、认为传播过程是一个独立本体运动过程,没有发现传播过程的社会背景。
      系统传播过程
    梅尔文·德弗勒的美国大众媒介体系模式。
    这个模式表述了在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中政治、经济力量的变化 与传播过程的关系。
    这个模式由以下要素组成:
    受众分为不同层次:
    政府及管理机构、民间社团: 政治、法律力量;
    金融、商业机构:经济力量;
    媒介制作和分发组织:均为私人公司支撑这个体系运行的是媒介的“低级趣味”内容,它是满足这个体系运转的首要财政条件的主要途径,这是自由市场原则支配下的大众传播体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2 05:28 , Processed in 0.055680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