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9|回复: 0

2017考研:中国新闻史上的名记者之邵飘萍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20:5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邵飘萍是中国新闻史中的知名记者,也是常考的人物之一。在此整理了有关他的相关内容,2017年考生可以全面了解一下。
      一、人物简介
    邵飘萍(1886.10.11-1926.4.26)原名新成,又名镜清,后改名振清,笔名飘萍,阿平、青萍、素昧平生等。浙江东阳人。
    原北京平民大学和国立法政大学教授及原务本女子大学校长。
    五四运动实际发起人,中国近代新闻史上著名报人、《京报》创办者,中国传播马列主义、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先驱者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是中国新闻理论的开拓者、奠基人,被人称为“新闻全才”。
      二、邵飘萍的新闻活动梳理
    《汉民日报》——正式走上“新闻救国”的道路
    1912年,与杭辛斋共创《汉民日报》,开始职业报人生涯
    《汉民日报》是浙江军政府资助的日报
    言论宗旨:
    “以尊崇人道,提倡民权,激励爱国尚武之精神,建设完全无缺之共和政府为唯一宗旨”。
    1913年,全面主持《汉民日报》笔政
    以立论尖锐而著称
    东京通讯社
    东京通讯社:邵飘萍与潘公弼、马文车创办
    最先向国内揭露日本与袁世凯交易的“二十一条”
    主持《申报》、《时报》、《时事新报》笔政
    1916年任《申报》驻北京特派记者,报道“北京特别通信”用“阿平”作笔名
    创立北京新闻编译社
    邵飘萍愤慨于外国通讯社任意左右中国舆论,于1916年7月,首创了“北京新闻编译社”,自编本国新闻,翻译重要外电,每天19时左右准时发稿。
    命运多舛的《京报》
    《京报》于1918年10月5日问世,是一张对开四版的日报。报馆设在前门外三眼井38号,后来又相继迁至小沙土园、魏染胡同。
    《京报》创刊时,邵飘萍特意写了四个大字“铁肩辣手”挂在编辑室正面的墙上,以自勉和激励同事。
    办报的理念和宗旨:“公平真确”
    《京报》 “三多”的特点:新闻多、评论多、副刊和附刊多
    创刊不久,《京报》的销量从最初的300多份,一跃上升到4000多份,成为京城的一家名报。
    1918年8月22日,《京报》创刊不到一年,为五四运动推波助澜,并因《京报》揭露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等人的卖国罪行即被当时的“安福系”北洋政府查封,邵飘萍遭到通缉远走东瀛。
    1920年,“安福系”政府倒台,《京报》得以复刊。
    “复活” 《京报》
    1920年段祺瑞的安福系政府垮台后,邵飘萍返回北京,重新办起《京报》,使其迅速成为国内一流的报纸。扩张后的《京报》由原来的对开四版一大张变为对开四版两大张,遇有重大事件,另外发行特刊和号外。
    在加强新闻报道的同时,邵飘萍注意开拓新领域,先后创办了《海外新声》、《小京园》、《经济新刊》、《民众文艺》、《图画周刊》、《妇女周刊》、《新闻副刊》等几十种副刊,孙伏园、徐志摩、刘半农、石评梅、鲁迅、王小隐、徐凌霄等人都曾参与编辑工作,对中国思想、文化、经济、教育等诸领域均有重大贡献。
    1926年邵飘萍遇害,《京报》被迫停刊,两年后在其夫人汤修慧的主持下再度复刊。
    二次复刊后,汤修慧任社长和总经理,此后十年,汤修慧艰难支撑着邵飘萍的遗业,直至七七事变后最终停刊。
    参与成立“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1918年,邵飘萍与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及教授徐宝璜一起创立了“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揭开了我国新闻学教育和研究的序幕。
    他作为新闻学会的导师,带出了一批优秀的学生,包括毛泽东、邓中夏。
    两本新闻学的开山著作:《实际应用新闻学》和《新闻学总论》。
    第二次流亡日本受聘于大阪《朝日新闻》顾问,完成专著《综合研究各国社会思潮》和《新俄国之研究》
      三、邵飘萍的采访艺术
    1、广泛交游:以如何可尽其职务为交际活动之目的
    邵飘萍认为新闻应该独立、无阶级性的观念,他说,在采访中,要既无敌友概念,也不以道德为交际标准,只看对方是否与新闻有关。
    2、采访指导思想务实明晰
    注重新闻的真实性,深入采访、细致调查。反对有闻必录。
    注重记者的素养,坚持真诚和平的采访态度
    采访活动关注时局,铁肩担当社会正义
    3、采访技巧灵活精湛
    (1)随时处于角色之中,保持高度的新闻敏感。
    (2)善于把握采访对象心理
    (3)千方百计,随机应变。
    (4)废寝忘食的工作作风及“视死其若休”的勇敢无畏精神
      四、邵飘萍的新闻思想
    1. 独立的办报方针。
    信仰是独立的:惟有信仰事实与真理,不为党派和个人左右。
    组织上是独立的:不受任何政治势力和经济势力的控制。
    应该有自己赖以生存发展的独立经济。
    办报方针:一是监督政府。二是唤醒民众,教育民众。三是“顺时代进步之潮流”,表达报纸“对于解决时局的意见”。
    2. 强调记者的品德修养。
    3. 致力于新闻改革。
    邵飘萍提倡唯物主义的新闻反映论,认为新闻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真实、迅速的再现。他重视报纸的经营管理。他讲课时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并且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应建立民主思想的新闻法规,保护新闻自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2 03:34 , Processed in 0.044783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