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4|回复: 0

2016考研政治:马哲易混概念精讲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14 10:2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部分构成。其中,马哲所占比重较大,但其所涉及到的概念比较抽象且易混淆。
  

20151119070929799.jpg

20151119070929799.jpg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马克思主义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原理为研究哲学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提供了一条基本的指导线索,为划分哲学中的基本派别确定了科学标准。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专门的哲学术语有着特定的含义和确定的标准,不能随意乱用,也不能另立标准,否则会造成混乱。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哲学除了回答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还要回答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即世界上的事物是联系的还是孤立的,是发展的还是静止的。根据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的观点。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坚持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只有既坚持唯物主义,又坚持辩证法,才能全面地认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只有达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内在统一,才能有科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和科学的彻底的辩证法。
  ▶基本概念或原理分析
  (1)不可知论
  认为除了感觉或现象之外,世界本身是无法认识的。它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否认社会实践的作用。最初由英国生物学家T.H.赫胥黎于1869年提出。不可知论断言人的认识能力不能超出感觉经验或现象的范围,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及规律。
  (2)“形而上学”的由来
  在古希腊,哲学一词有两种用法:一种是广义地把哲学看作是“各种知识的总汇”;一种是狭义地把哲学看作是研究世界本原或本体的学问,即形而上学。后人根据古希腊伟大思想家对各种知识的分类,把研究有形体的自然现象的学问称为物理学,把研究世界本原等抽象对象的学问称之为“物理学之后”。我国近代学者严复根据我国古籍《易经系辞》上有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说法,故把“物理学之后”一词译为形而上学,也就是哲学的意思。
  形而上学还有第二种用法,即近代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首先赋予“形而上学”以新的含义,用以指非辩证的思维方法。我们现在的哲学原理以及实际生活中使用“形而上学”这一概念是指的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与方法。在我们学习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就使用第二种用法。这里的形而上学的含义,即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特点,即具有孤立、静止、片面的特点。
  ▶案例或记忆方法
  

20151119070930593.jpg

20151119070930593.jpg


相关推荐
考研指南
关于复习资料,不得不说的几件事你一定要知道的2016考研优惠政策
复习指导
微积分与极限微分复习要点归纳
考研阅读常见短语集锦
重点推荐
考研英语阅读必备实用技巧实例分析:马原辩证法三大规律

20151119070931857.jpg

20151119070931857.jpg

关注"跨考教育",听说考研的人都关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1 03:52 , Processed in 0.073150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