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7|回复: 0

2015年GCT专栏—语文(二)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20:5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从句意角度看: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一)表意不明
    第一,费解
    例如:到带岭参观火锯厂和森林轻便铁路是我这次旅行的归途。
    再如:从60岁到80岁的老太太被特许坐着车子参加游行。
    第二,歧义
    1.句子出现两种以上解释
    例如:在这几天里,我们的身体和精神都有很大的收获,体重逐日增加(最高的达5公斤),精神非常愉快。
    再如:到现在为止,准备修建的国防公路已经勘测完毕168公里。
    2.引人误入歧途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共同纲领颁布了,妇女在法律上是平等了。
    3.简称造成歧义
    例如某一新闻标题:豆制品会长,不敢买豆腐
    4.指代歧义
    例如:上级应该排定简短会议的时间表--五分钟左右--与每一位员工,就他们职责范围,每月进行一次沟通。
    5.联合短语歧义
    例如:英国雷丁大学一位名叫朱利安·文森特的生物学家和一位复合材料专家领导的科研小组正在从事这项研究。
    造成歧义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种:
    1.结构不当,如"他看见我们显出很高兴的样子"。
    2.选用句式不当,如"现代文学奠基人的鲁迅"。
    3.缺少必要的成分,如"每个人都要穿好衣服"。
    4.词序不当,如:五个会议的代表今日到京。
    这是一位知识渊博的王老师的得意门生。
    5.指代不明,如"他告诉我们,师傅很关心自己的健康"。
    棺材后面跟着三个妇女--死者的母亲和她的两个女儿。
    6.多义致误,吴长福今年才20岁,是应届毕业生。
    小李说:"老王这人真黑。"
    7.多音致误,还欠款1000元。
    8.对介词或介词短语的不同理解致误,例如:
    在鲁艺时,只有我跟她学过钢琴。
    他在火车上画广告。
    9.对句子结构层次的不同理解致误,例如:
    县里的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总结:辨析表意不明的句子,重点注意三类词:多音、多义词,指代词,数量词以及介宾短语在句子中的意义关系
    消除歧义的方法
    1.补充必要的语言环境来明确语意。
    例如:开刀的是他父亲,他请假是去医院护理。
    2.通过重音、停顿来排除歧义。
    例如:你为什么打他? 我想起来了。
    3.通过加标点或加符号等来排除歧义。
    例如:中国女排打败了日本女排得了冠军。
    4.对结构进行合理的切分,恰当的安排语序。
    (二)不合逻辑
    不合逻辑有两种,一是不合逻辑规律,指句子使用的概念不清,判断不恰当,推理不合逻辑性等。一是不合生活实际,在事理上讲不过去。
    表现为:
    1.用错概念
    (1)名词、动词、形容词词性的误用。
    名词的误用:每个考生都愿望取得优异的成绩。
    动词的误用:这次试验是否成功,还是个怀疑。
    形容词的误用:简简单单的两句话,顿时增加了我们一种无可名状的沉重。
    (2)虚词的误用
    ①介词的误用: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和千辛万苦对一位出生入死的红军老干部是非常熟悉的。
    ②副词的误用:岳飞戎马一生,是一位抗金英雄,可最后终于被奸臣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在风波亭。
    (3)词义误用
    例:
    ①每天记住三个词汇,一年就能记住一千多。
    ②高高的珠穆朗玛峰巍然矗立在青藏高原上。
    ③这次考试成绩的不理想,令父母感到很绝望。
    ④战争以在平时无法与之相比的强大的创造力,把一个平庸的人,塑造成一个有种的勇士。
    ⑤太阳和月球每天都东升西落。
    ⑥对于实施改革开放的政策,有些人大放厥词,说些不刊之论。
    (4)代词使用不当
    例:
    ①几次投篮失败,体育测试不及格,他的心情是什么呢?
    ②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狂人日记》是第一篇小说,他大声疾呼,用他那尖锐辛辣的笔批判了吃人的旧世界。
    2.偷换概念
    例如:"扬州八怪"并非都是扬州人,其实指的是形成于扬州的八位画家的某些共同特征,或曰扬州画派。
    3.大小概念混杂
    例:①当时一些中学设在各个工厂、企业、单位里。
    ②辽阔的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矿物,抚育着各种生物和鱼类。
    ③许老师常为班里的贫困学生买一些日常用品:衣服、球鞋、手帕、衬衫、拖鞋等。
    ④从事业的发展上看,目前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与各项人才。
    4.推理不当
    例:搜集材料不丰富,就无法进行比较鉴别,就发现不了典型事例,甚至还会造成数字不准,名称不符。
    你不革命,你就是反革命。
    5.一面与两面不协调
    有些概念只有一面意思,有些则有两面意思,两者放在一起,出现语意不明的毛病。常见的形式有"与否……是""是否……是(关键)""能不能(能否)……关键是""善于……成败""善不善于……成功"等。(有人把它归入搭配不当)例:
    ①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②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
    6.前后矛盾
    句子前后语意自相矛盾。例如:
    ①经过刻苦努力,期末考试,他六门功课平均都在90分以上。
    ②汽车忽然渐渐地停了下来。
    ③他是众多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7.否定不当
    例:春游前,老师反复强调要防止不发生事故。
    谁能否认优异的学习成绩不是靠勤奋学习得来的呢?
    8.强加因果
    温度计的水银柱逐渐上升,所以天气一天天暖和起来了。
    因为他对学科有所偏重,所以对数理化,他不感兴趣。
    因为他来自北方,所以思想上非常守旧。
    9.范围不清
    只要有了水,作物就可以存活,这是最基本的常识。
    再如:他们一面拼命地向上爬,一面又不免跌落深渊。
    10.主客颠倒
    例如:爱迪生这个名字,对我们青年学生是不陌生的。
    有时句中没有这样的介词,就要根据生活的逻辑判断主客关系。
    例如:
    ①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②去年的学习成绩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8 18:42 , Processed in 0.044873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