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3|回复: 0

2015年GCT语文百科知识复习:经济学常识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20:5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济学常识
    稀缺性:
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稀缺的相对性是指相对于无限的欲望而言,再多的资源也是稀缺的。稀缺性的绝对性是指它存在于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和一切社会中。稀缺性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有稀缺性。
    选择:
稀缺性决定一个社会和个人必须作出选择。选择就是用有限的资源去满足有关欲望的决策。它包括“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
    机会成本: 经济学是研究选择的,要选择就要有所舍弃,舍弃的东西就是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并不是实际上的支出,而是一种观念上的支出。
    需求: 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量。需求是购买欲望与购买能力的统一,二者缺一不可。
    需求定理是说明商品本身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关系的理论。其基本内容是: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本身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即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这一定理可以用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来解释。需求定理所表明的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正是这两种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替代效应是指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其需求量的影响。这也就是说,如果某种商品价格上涨了,而其他商品的价格没变,那么,其他商品的相对价格下降了,消费者就要用其他商品来代替这种商品,从而对这种商品的需求就减少了。替代效应使价格上升的商品需求量减少。
    收入效应是指货币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其需求量的影响。这也就是说,如果某种商品价格上涨了,而消费者的货币收入并没有变,那么,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就减少了,从而对这种商品的需求也就减少了。收入效应使价格上升的商品需求量减少。
    供给:
供给是指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某种商品量。供给也是供给欲望与供给能力的统一。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是:价格、生产要素的数量与价格、技术以及预期。
    供给定理是说明商品本身价格与其供给量之间关系的理论。其基本内容是: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成同方向变动,即供给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减少。
    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该商品的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称为均衡数量。均衡价格是在市场上供求双方的竞争过程中自发地形成的。当供大于求时,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会导致价格下降;当供小于求时,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导致价格上升;
只有当供给量等于需求量,并且供给价格等于需求价格时,双方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此时的价格就是均衡价格。如果有外力的干预(如垄断力量的存在或国家的干预),那么,这种价格就不是均衡价格。
    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用价格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一般而言,市场经济应该具备这样三个特点:
决策机制是分散决策,协调机制是价格,激励机制是个人物质利益。
    市场经济中价格的调节作用以三个重要的假设为前提条件。第一,人是理性的。第二,市场是完全竞争的。第三,信息是完全的。
    恩格尔系数:
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它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其计算公式是: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金额/总支出金额。恩格尔系数一般随居民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下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已由1978年的57.5%和67.7%分别下降到2005年的36.7%和45.5%。国际上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CPI: 消费者物价指数,是英文Consumer Price
Index的缩写。它是根据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例如,在过去一年内,CPI上升2.3%,就表示生活成本比一年前平均上升了2.3%。也就是说,一年前收到的一张100元纸币,今天只可以买到价值97.70元的商品或服务。一般,CPI>3%称为通货膨胀,CPI>5%称为严重通货膨胀。
    基尼系数:
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2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他根据洛伦兹曲线找出了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即基尼系数。基尼系数=A
/(A+B),A和B分别指下图中标出的两个字母所在区域的面积。该系数可在0和1之间取任何值。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洛伦兹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也越小;
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洛伦兹曲线的弧度越大,那么基尼系数也越大。它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
基尼系数最小等于0,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 最大等于1,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
实际的基尼系数介于0和1之间。如果个人所得税能使收入均等化,那么,基尼系数即会变小。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 低于0.2表示收入高度平均;
0.2~0.3表示比较平均; 0.3~0.4表示相对合理; 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宏观调控: 货币政策、信贷政策; 存款准备金; 利率; 汇率; 再贴现率; 公开市场业务。
    存款准备金:
是中央银行为限制金融机构信贷扩张和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当中央银行提高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提供放款及创造信用的能力就下降。存款准备金越高,执行的紧缩政策力度越大。
    贴现和再贴现:
贴现是持票人在票据到期前,为获取现款向金融机构贴付一定的利息所做的票据转让行为。再贴现是商业银行将未到期的通过贴现持有的各类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贴现,以取得中央银行的短期贷款。对中央银行而言,再贴现是买进票据,让渡资金;对商业银行而言,再贴现是卖出票据,获得资金。再贴现是中央银行的一项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即,客户和银行之间发生的这种票据转让行为叫贴现,商业银行同中央银行的行为叫再贴现。
    贴现率和再贴现率:
贴现率又称“折现率”,指今后收到或支付的款项折算为现值的利率。常用于票据贴现。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将其贴现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的预扣利率。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来影响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借款的成本,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其他经济变量。
    QDII: 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是英文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s首字母缩写。QDII是一项投资制度,设立该制度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开放资本账户,以创造更多外汇需求,使人民币汇率更加平衡、更加市场化,并鼓励国内更多企业走出国门,从而减少贸易顺差和资本项目盈余”,直接表现为让国内投资者直接参与国外的市场,并获取全球市场收益。QDII制度由香港政府部门最早提出,与CDR(预托证券)、QFII(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的缩写,即: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一样,是在外汇管制下内地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权宜之计,以容许在资本项目未完全开放的情况下,国内投资者往海外资本市场进行投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9 14:01 , Processed in 0.045446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