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2|回复: 0

2015年GCT语文基础知识之南北朝时期2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20:5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二、要点详释
    1.西晋和北魏时期民族融合的不同特点。
    (1)西晋时期民族融合比较缓慢。主要原因是西晋统治者对内迁的少数民族实行民族歧视其实和民族压迫政策,强迫他们纳税、当兵,甚至迫使他们成为奴婢,导致了民族矛盾的激化,各族流民和贵族反晋斗争不断,最终导致了西晋的灭亡和近300
年的分裂局面。
    (2)北魏时期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民族融合进程加快。主要原因是十六国时期各国彼此征战,加上联合斗争,打破了内迁民族聚族而居的状态;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和平环境中,各族人民交往频繁;北魏孝文帝改革从婚姻、语言、生活习俗等各个方面推行汉化政策,促进了民族融合。民族大融合促进了各民族自身的发展;使南北对峙的矛盾缓和,各民族关系进一步密切,为隋唐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和封建经济文化繁荣发展提供条件。
    2.东汉、魏、晋时期,我国人口迁移的主体以及主要流向。
    (1)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是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他们原来居住在今天的甘肃、陕西、山西以至河北、辽宁南部的广大地区。
    (2)这一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有以下两方面:一是从人口稀少的北方草原流向人口稠密的黄河流域。这一流向的主体是北部和西北部的少数民族。主要原因是少数民族游牧生活的不稳定性;黄
河流域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吸引和民族融合的推动。二是由人口稠密的黄河流域流向人口稀少的长江以南。这一流动的主体是中原地区的汉族和其他各族人民。
    (3)主要原因是由于中原地区长期以来是政治中心,成为夺取政权和异族入侵的主要目标,从而造成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相对稳定。黄河中下游地区,本已人口稠密,少数民族的大量内迁增加了人口与环境的压力,南方人口相对稀少,而且自然条件优越,北方自然灾害频发,因此中原人口大量南迁。
    (4)影响。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和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助于文化的传播、交流和人口素质的提高;改变了我国人口分布状况,使人口分布渐趋合理;中原人口南下江南,充实了江南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与南方各族人民共同开发江南,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以后经济中心南移打下基础,为日后隋朝的统一创造了条件。同时,人口的大量迁移,也造成了一些社会问题,如流民起义和环境问题,如江南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3.魏晋时期佛教盛行的主要原因和影响。
    (1)原因。由于社会动荡,长期战乱,人们不能从现实中得到解脱,就把希望寄托在宗教思想上,这成为佛教广泛流传的土壤;佛教本身具有迷惑性,容易被人民接受;这一时期的统治者大都大力提倡和支持佛教的传播。
    (2)影响。佛教思想消磨人民的斗志,使人民安于现状,但它并不能解脱人民的灾难,反而增加了人民的负担。修建佛寺大量消耗财富,寺院经济也随之膨胀,与封建政府争夺劳动力。随着佛教的盛行,针对佛教宣扬的神不灭论,思想上出现了杰出的无神论者范缜;艺术上同佛教相关的建筑、文学和艺术也同时得到发展。
    4.士族制度。
    士族制度是魏晋南朝时期的一种特殊的历史现象。士族是以“门第”为标准而形成的地主阶级中的特殊阶层。他们以宗族为纽带,拥有众多的门生、故吏、宾客、佃客,世代为官,拥有强大的政治势力和经济实力。士族在政治上,把持政权,按
门第高低分享特权。朝 廷高级文官职位,差
不多都由士族出身的人担任。经济上,广占良田,大量占有劳动力,免租免役,聚敛财富。文化上,崇尚清谈。士族以外的地主称为庶族、寒门。士族为了保持自己的特殊地位,非常注重门第身份的高低,士族地主与庶族地主之间,不许通婚,生活习俗也有严格的区分,士族不学无术,生活腐化,是一群极端腐朽的社会寄生虫。南朝末年,士族势力逐渐衰落,庶族地主地位迅速上升。正如唐代刘禹锡在《乌衣巷》一诗中所说:“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由于士族势力的寄生腐朽性,其衰落灭亡是历史的必然。士族制度经历了以下四个演变过程:形成于魏晋时期;东晋时期得到充分发展,东晋南朝时势力很大;南朝末年,南方士族的势力逐渐衰落,庶族地主逐渐取得政治地位;隋唐时期受科举制度冲击,到唐末农民战争时被彻底摧垮而消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30 05:09 , Processed in 0.054585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