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95|回复: 1

考研政治之毛中特:要点归纳(十六)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14 10:2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多种分配方式的类型
  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形式,实质是按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主要是两大类,一类是各种物质生产条件,如土地等自然资源以及生产厂房、设备、原材料等;另一类则是人的劳动,包括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的活劳动、技术、信息、管理等。
  分配方式的类型:
  (1)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个体劳动和经营所取得的收入;按劳动力价值得到的收入。
  (2)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凭借资本所取得的利息;以实物形态资本租借给他人经营或使用而取得的租金。
  (3)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如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参与分配。
  2.为什么要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多种所有制并存,决定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多种经营方式也是决定多种分配方式的重要条件;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要求实行多种分配方式。
  3.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
  (1)并非是根本对立的。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分配原则,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通行的分配规则。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可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并行不悖。从全社会范围看,公有制经济内部主要实行按劳分配,非公有制经济则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从公有制经济范围看,在劳动者同时拥有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场合,他们既获得按劳分配收入,也取得生产要素分配收人。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能以按劳分配排斥按生产要素分配,也不能以按生产要素分配否定按劳分配及其在分配中的主体地位。
  (2)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市场经济的要求,有利于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见专题)
  理顺分配关系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的发挥。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必须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1.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实行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经济依据:
  (1)这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必然结果。
  (2)这是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分配方式的必然结果。
  (3)这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
  (4)这完全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先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共同富裕。允许“先富”的目的,是逐步创造条件,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19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996
发表于 2016-7-14 11:48:53 | 显示全部楼层
  2.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1)在收入分配中注重社会公平。
  (2)注重社会公平要处理好的关系。
  一是提倡奉献精神与落实分配政策的关系。
  二是反对平均主义与防止收入悬殊的关系。
  三是正确处理好初次分配与再分配过程中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3)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要以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为出发点,以共同富裕为目标,通过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促进共同富裕。逐步形成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占少数,中等收入者占多数,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分配格局。
  (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商业保险与慈善事业等。
  (1)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保证劳动者生存和发展的正当权利,保证社会安定和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条件。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2)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有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3)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要求: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完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多渠道筹集和积累社会保障基金;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社会保障的标准和水平,发展城乡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事业。
  (4)现阶段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覆盖范围窄、制度不健全、管理基础薄弱等,不适应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的要求。
  (5)措施:以确保发放、扩大覆盖和完善制度为重点
  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好”与“快”有机结合。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是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
  2.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我国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
  3.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在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3 10:35 , Processed in 0.048441 second(s), 14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