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0|回复: 0

北师大古代汉语及语言学理论冲刺讲义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20:4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宁《古代汉语》重点、考点及难点
    古汉的复习,进入冲刺阶段,应该牢牢把握两个原则:一、要特别熟悉;二、要特别精细。
    如何辨别重点、考点?方法是:深入细致地分析真题。
    如何分析真题?分析时的角度:1、题型;2、知识点出现的频率;3、与教材的关系;4、解题的思路。
哪些是难点?考试时出现频率最高的一般是难点。难点不是说难度有多高,而是得分率相对较低。
以下分别列出每章的重点、考点,并附上近两年的真题分析。
    导言及汉字部分
    导言
    1、古代汉语的概念
    2、古代汉语的两个系统:(1) 文言文;(2) 古白话。
    文言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包括后来的仿古作品,如两汉诗文歌赋、唐宋散文等。
    古白话:魏晋以来形成的口语实录,如《世说新语》、唐代变文、禅宗语录、元明清的白话小说。
我们所学习的古代汉语不包括古白话。
    汉字部分
    1、汉字形体演变的几个阶段及其代表字体
    六个阶段: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小篆、隶书、楷书。
    考察的重点在:每个阶段代表字体的概念、特点。
    2、汉字形体演变的三个问题
    隶变,是汉字由篆书到隶书的演变,是汉字由古文字演变为今文字的一次质的飞跃。隶变抛弃象形特征,用笔势代替笔意(用书写符号代替描绘符号),失去构形理据。
    隶变实现文字的符号化;实现符号的简单化,便于书写;奠定了实用汉字的基本形体。
    隶变改变古文字形体为今文字的几种手段:(“手段”是后人总结的,不是事先定好的)
    a.用一个新的构件取代篆书中的不同构件(粘合和混同)。
    b.将篆书中的同一构件形态分异成不同的构件形态。(分化)
    c.省变篆书繁复的结构和笔画(省略与改变)
    d.偏旁变形
    e.别构一体
    隶变在汉字发展史上的作用:
    隶变使汉字形体彻底摆脱了古汉字象形、象意的桎梏,冲破了篆书线条结构的严密裹刺的纠缠,由“描绘”符号一变而为“书写”符号,面目焕然一新、简洁明快,能更好地适应毛笔的性能,便于书写,大大提高了汉字作为汉语工具的功效。直到今天,两千我年过去了,实用中的汉字形体(指文字构形),从总体上看,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由此可见,隶变在汉字发展史上确实是一次质的飞跃,所以人们把它看作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附件: 76123ec0c13b426f89dffa810c3d680d14.rar (134.13 KB, 下载次数: 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3 07:32 , Processed in 0.063013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