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6|回复: 1

2015考研政治考前思修法基终极预测押题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14 10: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单选
  1.下列关于爱国主义的相关论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A.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同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B.爱国主义是历史的,不同时代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爱国主义都具有相同的内涵
  C.对人民群众感情的深浅程度是检验一个人对祖国忠诚度的试金石
  D.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世界观包含人生观,人生观变化必然引起世界观变化
  B.人生观主要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表现出来,其中核心是人生价值
  C.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归根结底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
  D.劳动以及劳动对社会和他人作出的贡献,是社会评价一个人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
  3.从道德的总体社会功能来看,主要可分为两大方面,即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其中调节功能是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能够通过评价、命令、指导、激励、惩罚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和能力。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是()
  A.道德评价 B.社会舆论
  C.传统习惯 D.人们的内心信念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强制作用是法律规范的首要作用
  B.与其他思维方式相比,法律思维方式更关注行为的证据问题
  C.管制、拘留、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是我国刑罚规定的主刑
  D.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我国公民的最高法律义务
  5.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这句话强调的是()
  A.公民的法制教育是依法治国的基础
  B.公民对法律的认同是法治的力量之源,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的信仰
  C.法律是人民意志的直接反映和载体,法律意识是公民意识和公民政治素质的内涵
  D.法律的权威在于实施,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
  二、多选
  1.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
  A.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核心要求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D.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应当树立的基本道德价值追求,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标准
  2.加强法律修养,重在增强法律思维。为此要讲法律、讲证据、讲程序、讲法理。其中“讲法理”要求其理由必须()
  A.是公开的,而不能是秘密的 B.有法律上的依据
  C.尊重和保障人权 D.具有法律上的说服力
  3.我国现行婚姻法明确规定,结婚的法定条件有()
  A.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B.必须达到法定婚龄
  C.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
  D.禁止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或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人结婚
  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1996年4月9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毛纺厂年仅18周岁的职工呼格吉勒图被认定为一起奸杀案凶手。案发仅仅61天后,法院判决呼格吉勒图死刑,并立即执行。2005年,被媒体称为“杀人恶魔”的内蒙古系列强奸杀人案凶手赵志红落网。其交代的第一起杀人案就是“4·09”毛纺厂女厕女尸案,从而引发媒体和社会对呼格吉勒图案的广泛关注。内蒙古高级法院法官12月15上午8时,赶到呼格吉勒图父母目前居住的家中,“呼格案”再审合议庭法官向二位老人宣读了呼格吉勒图案再审的审判结果:撤销内蒙古高级法院1998年原审判决呼格吉勒图流氓罪、强奸、杀人罪罪名,因“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改判呼格吉勒图无罪。
  材料2
  “正义会迟到,但不会缺席”“呼格”案的再审充分体现 了人民法院敢于自纠、自责的体现,能够更好的提升司法公信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摘编自人民网)
  培根说:“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是无视法律,就好比污染了的水,而不公正的审判,毁坏的则是法律的尊严,就好比是在污染水源。”
  材料3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
  请回答:
  (1)结合“呼格”案,谈谈对法律公平正义的理解?
  (2)从我国的宪法特征和作用方面回答为什么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3)怎样保障法律的至上地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85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480
发表于 2016-7-14 10:4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考答案
  一、单选
  1.下列关于爱国主义的相关论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B)
  A.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同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B.爱国主义是历史的,不同时代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爱国主义都具有相同的内涵
  C.对人民群众感情的深浅程度是检验一个人对祖国忠诚度的试金石
  D.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
  A.世界观包含人生观,人生观变化必然引起世界观变化
  B.人生观主要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表现出来,其中核心是人生价值
  C.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归根结底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
  D.劳动以及劳动对社会和他人作出的贡献,是社会评价一个人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
  3.从道德的总体社会功能来看,主要可分为两大方面,即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其中调节功能是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能够通过评价、命令、指导、激励、惩罚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和能力。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是(A )
  A.道德评价 B.社会舆论
  C.传统习惯 D.人们的内心信念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强制作用是法律规范的首要作用
  B.与其他思维方式相比,法律思维方式更关注行为的证据问题
  C.管制、拘留、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是我国刑罚规定的主刑
  D.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我国公民的最高法律义务
  5.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这句话强调的是( B)
  A.公民的法制教育是依法治国的基础
  B.公民对法律的认同是法治的力量之源,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的信仰
  C.法律是人民意志的直接反映和载体,法律意识是公民意识和公民政治素质的内涵
  D.法律的权威在于实施,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
  二、多选
  1.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ABD )
  A.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核心要求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D.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应当树立的基本道德价值追求,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标准
  2.加强法律修养,重在增强法律思维。为此要讲法律、讲证据、讲程序、讲法理。其中“讲法理”要求其理由必须(ABD )
  A.是公开的,而不能是秘密的 B.有法律上的依据
  C.尊重和保障人权 D.具有法律上的说服力
  3.我国现行婚姻法明确规定,结婚的法定条件有(ABCD )
  A.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B.必须达到法定婚龄
  C.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
  D.禁止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或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人结婚
  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请回答:
  (1)结合“呼格”案,谈谈对法律公平正义的理解?
  (2)从我国的宪法特征和作用方面回答为什么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3)怎样保障法律的至上地位?
  参考答案
  (1)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要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价值追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立法是公平正义的起点,执法是公平正义的保障,司法是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公平正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一是坚持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并重。二是坚持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并重。
  (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从特征上来说: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诸如国家的性质等;在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制定都必须以宪法为依据,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从宪法作用来看:一是确认和规范国家权力,规定国家权力的归属,规定国家权力的职责分工、权力行使的方式和程序;二是确认国家制度,宪法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国家的根本制度,规定国家的基本经济政治制度;三是确认和规范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保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四是维护国家法制统一。
  (3)第一,推进依法执政;第二,提高立法质量;第三,严格规范公正执法;第四,提升司法公信力;第五,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跨考教育考后首发2015考研答案
研招库——硕士研究生报考决策系统隆重上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8-1 20:07 , Processed in 0.059600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