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71|回复: 0

2015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高频与新增考点总动员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14 10: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思修法基这么课占考研政治中的16分,作为一个小学科,难度不大,但较容易被同学们忽略。在思修考察方式中,多以“概念题”的选择题方式出现,这类题目的特点就是,阅读过教材便容易选对,而不知者很难选对。
      一、高频考点总结
      例如,2012年真题单选第14题曾考察,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
      A. 爱国主义 B.为人们服务 C.集体主义 D.社会主义荣辱观
      据此,本文总结了几组在思修考试中容易混淆且出现率的较高的考点,供大家参考。
      高频命题点之一:道德规范内容的总结。
      整个思修法基中,会讲到四组道德规范的内容,它们的内容都是单选、多选的高频考查点,且较容易混淆,在此总结出来,供考生区分。它们分别是:
      a.公民道德建设的规范
      b.社会公德规范
      c.职业道德规范
      d.家庭美德规范
                                    公民道德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重点)、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社会公德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基础)               
            
                                    职业道德               
            
                                    爱岗敬业(基础)、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办事公道、奉献社会(最高)               
            
                                    家庭美德               
            
                                    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备注:1.特别注意这四组道德规范内容的区分,标横线部分,属于较容易出现混淆的地方。
      2.标黑部分外加后面括号属于常见单选考察方式。
      3.这四组非常喜欢考察单选题和多选题。
      高频命题点之二:诚实信用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在整个思修法基课程中多处出现,我们来一个纵向的总结,帮助考生掌握它在不同章节出现的地位和评价,往往考试喜欢以综合的方式考察。
                                    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关系和谐               
            
                                    要坚持平等、宽容、诚信、互助的四个原则。诚信是保证。               
            
                                    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               
            
                                    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公民道德建设               
            
                                    诚实信用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单选)               
            
                                    职业道德规范               
            
                                    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原则,也是从业要求。               
            
                                    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平等、公平、自愿、诚实信用、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备注:诚信原则既是考察选择题的高频考点,也是分析题的高频考点,在纵向总结以后,大家弄懂了它的地位和作用,对付分析题也是非常容易的。对“诚信”五次出现的章节和知识点进行串联,便可形成作答分析题的套路。
      重要:关于加强诚信道德建设(选择、分析)
      1.诚实信用是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关系和谐的保证;
      2.诚实信用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美德之一,人无信而不立;
      3.诚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
      4.诚信是职业精神道德的基本要求;
      5.诚信也是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是民事交易的基本要求。
      这样,譬如2012年第37题这道思修的分析题,考察到对“信义兄弟”的诚信行为进行评价的时候,大家就不会无言以对了。
      高频考点总结之三:“核心”题。这类往往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在思修中非常常见,一般只有一分的单选,但如果不注意总结的同学很容易失分,我们这里来个串联。在思修法基课程中,我们一共总结出六个“核心”。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时代精神的核心               
            
                                    人生观的核心               
            
                                    科学高尚人生观的核心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               
            
                                    爱国主义               
            
                                    改革创新               
            
                                    人生目的               
            
                                    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               
            
                                    宪法               
            
      备注:这类“核心”题,在思修中考察频率较高,且有重复命题的倾向。比如,2007年的单选真题和2010年的单选真题中,重复考察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为人民服务”这一考点。而2013年的单选真题中,考察了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这一考点。
      二、新增知识点: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
      法治思维方式是人们按照法治的理念、原则和标准判断、分析和处理问题的理性思维方式。法治思维方式和人治思维方式有着根本区别。法治思维方式是一种逻辑的、理性的思维方式,而人治思维方式判断、分析和处理问题的基点是个体的少数人的感性,具有任意性和个体性或具体性。由于法律、权力、权利、程序是所有治国理政实践所不可或缺的四个基本要素,法治思维的含义和基本特征就体现为对待和处理这些基本要素的态度和方式。
      法律至上。伯尔曼有云: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等同于形同虚设。法律权威是指法的不可谓抗性。在西方有一句流传至今的法谚语:国王在万人之上,却在上帝和法律之下。所有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都必须遵守法律,依法享有和行使法定职权和权利,承担和履行法定职责和义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治不允许有法以外的特权阶层存在。
      权力制约。国家权力是人民所赋予的(权为民所赋予),应为人民而行使(权为民所用),因此权力运行必须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制约原则可以概括为职权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求四项要求。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里值得提醒的是,在考试中,“权力制约”不等于“三权分立”。
      人权保障。人权是人作为人所享有或应当享有的权利。法律的重要使命就是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不得以任何借口侵犯人权。人权是法治的最终体现。人权的法律保障包括宪法保障、立法保障、行政保护和司法救济。宪法保障是人权保障的前提和基础。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立法保障是人权保障的重要条件。行政保护是人权保障的关键环节。行政机关能否有效地保护人权,直接反应出一个国家的人权保障状况。司法救济是人权保障的最后防线,它为解决私人之间的人权纠纷提供了有效渠道,是纠正和扼制行政机关侵犯人权的有利机制,也是排除反人权的立法的重要手段。
      正当程序。正当程序原则最早确立于判例法法系国家美国。程序法具有独立的价值和意义,与实体问题同等重要。只有通过正当程序才能追求实体公正的结果。比如在刑事案件审判中,只有通过刑事诉讼法这种程序的过程,才能最终实现实体上的正义判决结果。正当程序具有中立性、参与性、公开性和时限性。中立性要求审判中立,这是法的公正意义所在。参与性要求各个诉讼主体都可以参与诉讼,不得剥夺诉讼主体的法定权利,比如在刑事审判中,被告人在法庭的最后有陈述权。公开性即审判公开,所谓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看的见的方式实现,法律程序的运行要受到社会监督,避免暗箱操作,违背公正。时限性也是程序公正的要求,迟来的正义非正义。在案件运行的法定程序中,不能无限拖延下去,必须在合理的时间期限内终结,比如民事诉讼法规定,普通程序案件的审限最长不超过六个月,简易程序案件最长不超过三个月。只有在合理的期限内及时作出正义的裁判,才是完全意义上的正义。
      法治思维这个小知识点作为今天思修法基新增的部分,比较适合出单选、多选以及分析题。大家在学习中,关键理解这四点特征的内涵,尤其注意理解最后“正当程序”部分的四个小要求(中立性、参与性、公开性、时限性),这些都是非常好的的多选题、单选题的命题题眼。
      附录:自测题一道
      法治思维方式是指人们按照法治理念、原则和标准判断、分析和处理问题的理性思维方式。下列关于法治思维方式的基本含义和特征理解正确的是()(多选)
      A. 法治思维判断、分析和处理问题的基点是少数人的感性
      B. 权力制约不等于三权分立
      C. 行政保护是人权保障的最后防线
      D. 正当程序具有中立性、参与性、公开性、时限性
      答案:B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8 21:57 , Processed in 0.055455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