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6|回复: 0

2014考研政治资本主义形成17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15:4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6.【答案】D
    【解题思路】价值形式(价值的表现形式即交换价值)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货币形式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完成形式。所谓完成形式,是指在这种形式上,商品内在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得到了比较顺畅地解决,不需要再寻求新的形式。
    17.【答案】A
    【解题思路】货币流通规律是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其内容是: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用公式表示为: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商品数量×商品单价)/单位货币流通速度(单位时间里的流通次数)。B项是由货币的定义所揭示的。选项C、D是违背货币流通规律的恶果。
    18.【答案】C
    【解题思路】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该矛盾之所以是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理由在于:其一,它是商品和商品生产一切矛盾如价值与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根源;其二,它贯穿商品生产产生、发展的全过程;其三,它决定着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19.【答案】A
    【解题思路】货币流通规律是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其内容是: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其基本要求是货币的发行量应相当于商品流通中对金属货币的需要量。
    20.【答案】D
    【解题思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选项A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规律;选项B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选项C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21.【答案】C
    【解题思路】社会(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的数量增多、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的数量不变、单位产品所包含的价值量下降。因为劳动生产率是生产使用价值的效率,不是生产价值的效率。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22.【答案】B
    【解题思路】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家用货币可以购买到劳动力并占有其劳动。而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方面的特点即可以创造出新的超过其自身价值以上的价值,对剩余价值的产生、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正是凭借这一特点,资本家投入的货币发生了价值增殖而成为资本,所以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23.【答案】B
    【解题思路】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不是劳动)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该论断意味着,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但从现象上看,它却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这种假象根源于劳动力与劳动的密切关系以及资本主义工资的支付方式。资本主义的分配非实时按照劳动力价值分配;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是按照劳动分配。
    24.【答案】A
    【解题思路】资本价值构成是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率。也就是以价格体现出来的价值量之比。B、C、D项都是杜撰的说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9 19:47 , Processed in 0.043354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