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7|回复: 0

2014年考研政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练习及答案2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15:4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辨析题
    9.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它们在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一样的。
    10.国民革命失败后,民族资产阶级退出了革命营垒,与大资产阶级一起掌握了国家政权,因此,它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11.国共合作形成后,“一切工作归国民党”。
    12.抗日战争时期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
    四、分析题
    13.试述在中国革命中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阐述中国共产党在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中的历史经验及现实启示。
    14.论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对中国资产阶级的分析及中共对资产阶级应采取的正确政策。
    15.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党员、党的干部、党的组织,……他们……同资产阶级建立过民族统一战线,又由于这种统一战线的破裂,同大资产阶级及其同盟者进行过严重的武装斗争。……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道路,是在同中国资产阶级的复杂关系中走过的。”请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实际,分析阐述中国共产党在处理同资产阶级复杂关系问题上的经验。
    16.下列是关于统一战线方面的材料。
    材料1
    一九二七年陈独秀的投降主义,引导了那时的革命归于失败。每个共产党员都不应忘记这个历史上的血的教训。
    关于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路线,在卢沟桥事变以前,党内的主要危险倾向是“左”倾机会主义,即关门主义。这主要是因为国民党还没有抗日的缘故。在卢沟桥事变以后,党内的主要危险倾向,已经不是“左”倾关门主义,而转变到右倾机会主义,即投降主义方面了。这主要是因为国民党已经抗日了的缘故。
    在统一战线中,是无产阶级领导资产阶级呢,还是资产阶级领导无产阶级?是国民党吸引共产党呢,还是共产党吸引国民党?
    为了坚持抗战和争取最后胜利,为了变片面抗战为全面抗战,必须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路线,必须扩大和巩固统一战线。任何破裂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的主张都是不许可的。“左”倾关门主义仍然要防止。但是同时,在一切统一战线工作中必须密切地联系到独立自主的原则。我们和国民党及其他任何派别的统一战线,是在实行一定纲领这个基础上面的统一战线。离开了这个基础,就没有任何的统一战线,这样的合作就变成无原则的行为,就是投降主义的表现了。因此,“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这个原则的说明、实践和坚持,是把抗日民族革命战争引向胜利之途的中心一环。
    ——摘自毛泽东:《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务》(1937年11月12日)
    材料2
    在某种历史环境能够参加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制度的中国资产阶级,由于它在经济上政治上的软弱性,在另一种历史环境就要动摇变节,这一规律,在中国历史上已经证明了。因此,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历史已判定不能经过资产阶级的领导,而必须经过无产阶级的领导,才能够完成。并且只有充分发扬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坚持性和彻底性,才能克服资产阶级的那种先天的动摇性和不彻底性,而使革命不至于流产。使无产阶级跟随资产阶级呢,还是使资产阶级跟随无产阶级呢?这个中国革命领导责任的问题,乃是革命成败的关键。
    ——摘自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1937年5月3日)
    材料3
    目前的时局,要求我们勇敢地抛弃关门主义,采取广泛的统一战线,防止冒险主义。不到决战的时机,没有决战的力量,不能冒冒失失地去进行决战。
    这里不来说关门主义和冒险主义的关系,也不来说冒险主义在将来大的时局开展中可能发生的危险性,这点等到将来再说不迟。这里只说统一战线的策略和关门主义的策略,是正相反对的两个不同的策略。
    ——摘自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1935年12月27日)
    材料4
    在目前反共高潮的形势下,我们的政策有决定的意义。……这种过左政策,是和第一次大革命后期陈独秀领导的右倾机会主义相反,其表现为“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在第一次大革命后期,是一切联合,否认斗争;而在土地革命后期,则是一切斗争,否认联合(除基本农民以外),实为代表两个极端政策的极明显的例证。而这两个极端的政策,都使党和革命遭受了极大的损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2 08:22 , Processed in 0.069031 second(s), 13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