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6|回复: 0

2014年考研政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练习题及答案3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15:4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四、分析题
    10「答案要点」
    (1)实事求是源于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反映论和辩证法。唯物论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人在认识和把握世界时,要按照世界本身所呈现的样子来理解世界,从事实本身的联系来把握事实。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在实践过程中对客体的反映,这一反映过程随着人们的实践发展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并且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不断深化。辩证法本质上具有革命的、批判的精神,根据唯物主义辩证法,只能实事求是地肯定应当肯定的东西,否定应当否定的东西。
    (2)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必然遇到许多特殊的复杂问题。靠背诵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和照搬外国经验,没能解决这些问题,曾使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毛泽东同志领导我们党克服了党内曾经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使人们思想从这种精神枷锁下解放出来,在全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他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开创了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
    (3)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者的非凡胆略和科学态度,号召全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恢复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倡导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他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邓小平同志在关键时刻作出的每一项重大决策,都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革命胆略和科学精神相统一的思想路线。
    (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的重新确立,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拨乱反正的进行;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全面改革的推行。
    11「答案要点」
    “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即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视察南方重要谈话中提出的衡量各项工作的标准,即:“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坚持“三个有利于”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下列矛盾运动原理:
    (1)关于社会发展最终的决定力量是生产力的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它的发展是引起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基本因素。社会发展总是从生产力的变化开始,然后再引起社会基本矛盾中其他方面的变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衡量各项工作的主要标准。
    (2)关于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的原理。
    (3)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的原理。
    “三个有利于”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于:
    (1)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核心和基础,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必须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
    (2)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表现,是衡量生产力是否发展的直接尺度。
    总之,“三个有利于”作为相互联系的统一标准,更好地体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使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和判断各项工作的是非得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2 04:13 , Processed in 0.051082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