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9|回复: 0

2014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5.7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15:3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6.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和超额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是
    A.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出发点B.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出发点
    C.超额剩余价值生产是变相的相对剩余价值生产D.超额剩余价值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
    17.马克思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的不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恩格斯高度评价说“这个区别提供了一把解决经济最复杂的问题的钥匙”。这一区分
    A.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B.为计算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C.为计算资本周转速度提供了依据D.为资本有机构成、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理论奠定了基础
    18.资本主义积累不断地并且同它的能力和规模成比例地生产出相对的、即超过资本增殖的平均需要的、因而是过剩的人口。这种人口过剩,既不是绝对的,也不是自然的,而是由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相对于资本增殖需要而言的人口过剩。相对人口过剩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人口规律。简言之就是,相对过剩人口就是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求形成的过剩人口。其形式主要包括
    A.潜伏的过剩人口B.暂时的过剩人口C.停滞的过剩人口D.流动的过剩人口
    19.资本家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的学说,是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富两极分化的原因,揭示了资本主义失业现象的本质,深刻地阐明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影响资本积累数量的因素有
    A.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B.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C.预付资本量的大小D.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
    20.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是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分析的意义在于揭示
    A.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资本运动所采取的形式B.可变资本是工人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
    C.不仅可变资本而且全部资本都是工人的劳动创造的D.工人的个人消费不过是为资本家再生产劳动力
    21.马克思指出“连续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征”。要保证资本主义生产的连续性,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A.产业资本必须经过三个阶段B.产业资本必须有三种循环方式
    C.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存D.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继起
    22.社会总资本的运动,就是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考察社会总资本运行的基本理论前提是
    A.社会总产品的生产和实现B.社会生产分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
    C.社会生产分为第Ⅰ部类和第Ⅱ部类D.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由c、v、m三部分构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2 22:11 , Processed in 0.060619 second(s), 14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