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1|回复: 0

2014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2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15:3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0.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真理长河中有无数礁石和险滩,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觅得骊珠。”从哲学上讲,这段话包含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是
    A.非理性因素是人的重要认识能力B.科学需要创新才能发展
    C.意志对人的认识的进行是一种重要的支撑力量和推动力量D.科学创新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1.“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就像登山运动员登山一样,每登高一步,就接近顶峰一步。与登山不同的是,人们永远不可能达到真理的顶峰。”对这句话分析正确的是
    A.它揭示了真理的客观性B.它揭示了真理发展的过程性C.它否认了人的认识能力D.它否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12.实用主义奠基人詹姆士认为“凡是有利于我们工作,并使我们得到效果的东西就是真理,这也是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是
    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机械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
    13.“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两种说法
    A.都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B.都揭示了真理具有主观性
    C.前者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后者揭示了认识主体的差别性D.前者揭示了认识主体的差别性,后者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14.列宁指出:“人不能完全地把握=反映=描绘整个自然界、它的‘直接的总体’,人只能通过创立抽象、概念、规律、科学的世界图景等等永远地接近于这一点。”这说明
    A.人们无法认识世界B.真理具有绝对性
    C.真理是对特定事物在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似正确的认识D.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15.“真理是在认识过程本身中,在科学的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而科学从认识的较低阶段向越来越高的阶段上升,但是永远不能通过所谓绝对真理的发现而达到这样一点,在这一点上它再也不能前进一步,除了袖手一旁惊愕地望着这个已经获得的绝对真理,就再也无事可做了。”这一观点
    A.是不可知论的观点B.肯定了真理的辩证性C.否定了真理的绝对性D.否定了真理的相对性
    16.列宁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这说明
    A.真理与谬误没有严格的界限B.真理与谬误可以相互转化
    C.真理与谬误在性质上并无根本对立D.真理与谬误可以随时转化
    17.马克思认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说明
    A.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B.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8.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在强调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D.学习获得的间接经验并不重要
    19.王夫之:“知也者,固以行为功者也;行也者,不以知为功者也。行焉,可以得知之效;知焉,未可得行之效也。”他的这一观点
    A.主张知易行难B.主张以行为基础的知行合一C.主张因知进行D.主张行先知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2 16:26 , Processed in 0.053258 second(s), 14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