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4|回复: 0

2014年考研政治冲刺阶段模拟试题(5.3)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15:3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二、选择题Ⅱ
    6.【答案】ABD
    【考点】本题考查对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的理解。
    【解析】A、B两项比较好理解;D项:从“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角度理解这句话。C项是实践与真理的关系,没有谈及实践与人的存在方式。
    7.【答案】BCD
    【考点】本题考查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关系。
    【解析】A项明显夸大了人类精神的能动创造性,会陷入唯心主义。
    【拓展】本题中的人造世界、人为世界应该理解为人们利用科技对世界实践改造后的世界,这是该题的中心意思。
    8.【答案】ABCD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对物质实践基本环节的把握。
    【解析】A、B、C、D四个选项都是一项实践活动从开始到结束、顺次相接的基本环节:实践决策必须坚持“合目的”和“合规律”这一双重尺度;实践目标的制定则是实践主体合目的性的一种体现;实践目标制定了之后就是目标的施行,这就需要实践的组织和管理;最后就是实践结果的检验,实践结果的检验分事实检验和价值检验。
    【拓展】从四个选项的相互连接、呼应就可以看出,它们都是实践的基本环节。
    9.【答案】BCD
    【考点】本题考查人与动物活动的本质区别。
    【解析】动物的活动再精细和别致,也是本能的,没有能动性、目的性和创造性。
    10.【答案】ABC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对实践主客体相互作用关系的认识。
    【解析】A、B两项:从特点看,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是限定和超越或限定中的超越关系;C项:从内容和结果以及本质看,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是通过主体对象化和客体非对象化的双向运动实现的。对于D项: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不能简单地被说成是创造与被创造的关系,否则就成了唯心主义的“臆造”了。
    【拓展】考生应深刻理解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其双向对象化的本质。
    11.【答案】CD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对客体内涵及外延的掌握。
    【解析】作为实践和认识活动对象的客体,是进入主体活动的领域,或为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是否具有客观性和是否纳入到主体的对象性活动中来是能否成为客体的两大要素。C项:马克思的思想虽然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却是一种客观性的存在,并且正在被人们挖掘,即已经是主体对象性活动所指;D项:已经是被人类主体对象性活动所指的一种客观事物。A项:并非所有的客观事物都能够被纳入主体的对象性活动中;B项:不是一种客观性的存在,主体活动不能指向。
    【拓展】对于实践客体的认识,要从客观性和能否被纳入主体对象性活动这两要素考虑。
    12.【答案】AD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对主体内涵及外延的掌握。
    【解析】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具有认识和实践活动能力的人。实践主体的能力结构包括“人本身的自然力”、智力因素和精神动力因素。实践主体的社会结构包括个人主体、集团主体和社会主体。A项:霍金虽然身体瘫痪了,但是他的大脑是非常健全、发达的,具有认识事物并利用人类智能工具和信息工具进行实践的主体能力;B项:身体虽然健全,但是大脑已经不受控制,不具备认识、实践的主体能力;C项:身体和智力都正常,但是已经不在社会关系之中,不能够进行常人的认识和实践的主体活动;D项:是能够进行认识、实践的主体活动能力的集团主体。
    【拓展】对于实践主体的认识,可以从其能力结构上去把握,并注意,主体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或团体。
    三、分析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2 19:58 , Processed in 0.042255 second(s), 14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