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3|回复: 0

2014年考研政治冲刺阶段模拟试题(4.5)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15:3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二、选择题Ⅱ
    12.【答案】ABCD
    【考点】本题是对物质范畴的确认。
    【解析】物质就是指能够标志客观实在的范畴,把握“客观实在”这一根本特性,将选项对照可知,四个选项都符合这个根本特性。
    【拓展】要抓住物质哲学范畴的根本含义。
    13.【答案】ABCD
    【考点】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把握。
    【解析】A、D两项:“气”在这里即“物质”,“形”、“光”、“声”表示物质的各种不同运动形式。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显然这是一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故B、C两项也对。
    【拓展】考生应对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形神、理气与心物等基本思想有所掌握,在此知识背景下才能更有效地理解和辨别具体哲学家的思想(就算古文功底不好也可以有效地获得解答)。
    14.【答案】ABCD
    【考点】本题考查对社会物质性的理解。
    【解析】A项:自然历史过程即表明是一种客观实在的过程;B项:生产方式即物质实践方式;C项: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矛盾;D项更是明显具有物质性。
    15.【答案】AB
    【考点】本题考查对古代中国王阳明心物思想的理解。
    【解析】B项比较好理解。王阳明把感觉等同于客观实体的存在,感觉与客观存在具有同一性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同一并不表示等同,而是有差别的(对立)统一,故C不选;D项也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拓展】考生要注意辨析同一与等同的不同哲学含义。
    16.【答案】ABCD
    【考点】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的含义。
    【解析】ABC三项比较好理解;D项:马克思主义将人类社会也归于物质范畴,创造了唯物史观,实现了历史观与自然观的统一。
    【拓展】考生不应只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限定在列宁的那一句话定义上,而应在马克思主义的整个体系包括后来对物质的叙述上来把握。
    17.【答案】BCD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对运动的关系。
    【解析】A项: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18.【答案】ABCD
    【考点】本题考查相对静止的意义。
    【解析】A项: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和利用事物的前提;C项:静止是事物分化的条件,是事物多样性的条件,从而也是事物相互区别的基础。
    19.【答案】AB
    【考点】本题考查运动对物质的关系。
    【解析】运动是普遍的、无条件的、绝对的,它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C、D两项不属于运动对物质的关系。
    【拓展】从运动的绝对性方面去把握运动对物质的关系。
    20.【答案】ABCD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哲学家对运动与静止关系的认识。
    【解析】A项:动与静“皆本物理之固然”;B项:“静者静动,非不动也”;C项:“动、静皆动也”;D项:“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21.【答案】CD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对马克思意识本质论述的理解。
    【解析】C项:“移入人脑”指的是,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不是头脑中产生出来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印象;D项:“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即表明意识同物质有同一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2 22:24 , Processed in 0.044340 second(s), 14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