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5|回复: 0

2013考研《政治》预测试题及答案(1.6)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15:3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分析题
    34. 【考点说明】 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
    【参考答案】
    (1)材料中“和而不同”的思想正确体现了辩证法的矛盾观。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充满矛盾的,矛盾的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和”体现的就是矛盾双方的一致性、同一性;“不同”体现的就是矛盾双方的差异性、斗争性。
    只有存在差异的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才能推动物质世界的运动发展;如果万事万物都绝对等同,没有任何差别,那就不会有事物发展的动力,世界也就无法存在和发展了。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2)和而不同是有差异的统一,即矛盾是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表现为矛盾双方的依赖、合作、协调、互助等关系,而不是绝对的差别和对立。因此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就应当努力促进不同区域之间、不同阶层之间、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互助和协调,维持基本的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防止因为收入差距过大而导致人民内部矛盾激化。
    矛盾的斗争性表现为矛盾双方的差别、竞争、分离等关系,而不是完全等同或绝对的同一。因此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就应当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承认和保持不同区域之间、不同阶层之间、不同部门之间在收入、待遇等方面的差距,促进区域之间、阶层之间、部门之间的有序竞争,防止平均主义思想重新抬头。
    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
    35. 【考点说明】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参考答案】
    (1)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在于:
    第一,当前资源型企业、行业即第二产业中的重化产业发展过快、过热、过于依靠投资拉动增长,粗放型增长严重抬头,资源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为解决这一问题,必然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第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第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第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争创新优势的必然要求。第五,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适应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5分)
    (2)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措施:
    第一,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按照优化需求结构、供给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的方向和基本要求,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快调整城乡结构。第二,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趋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全面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第三,加快推进自主创新,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第四,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五,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第六,加快推进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加快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5分)
    36.【考点说明】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上半叶对富农阶层的土地政策。
    【参考答案】
    (1)材料1削弱、限制富农经济;材料2保留富农经济,并给予保障。这是由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前者为发动农民建立农村根据地,后者为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材料3与材料l相似。因革命对象都是******独裁统治,革命主力军都是农民。(4分)
    (2)保护富农经济。为减少土改阻力,孤立地主,稳定民族资产阶级;以利于恢复发展农村经济,进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3分)
    (3)依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不同时期革命的中心任务,实事求是地确定政策或方针。特别是根据统一战线的形成因素和内容,土地政策也随之发生变化。(3分)
    37.【考点说明】 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关系。
    【参考答案】
    (1) 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2分)
    许衡不摘梨是因为他认为自己对于梨树没有任何贡献,没有社会价值,自然也就没有自我价值,就不能索取,不能享有梨树的果实。(2分)
    许衡心中的“主”指人生价值的标准,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最基本内容。一个人的生活具有什么样的价值,从根本上说是由社会所规定的,而社会对于一个人的价值评判,也主要是以他对社会所作的贡献为标准。(2分)
    (2) 保尔和比尔都是英雄,他们都实现了人生价值。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作出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基本尺度,是对人生价值评价根本尺度的一种具体化。保尔和比尔都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作出巨大的精神或物质贡献,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38. 【考点说明】 包容性增长的内容和意义。
    【参考答案】
    (1)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尤其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了如下负面影响:第一,加剧了各国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尤其是使南北的发展差距、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第二,世界经济形势好转的基础并不牢固,推动世界经济全面恢复增长还面临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如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公共卫生安全、重大自然安全等全球性问题,这些对世界经济全面复苏和长远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实现包容性增长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就是要有效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协力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而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就是要采取有效措施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努力缓解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逐渐减少和消除贫困,真正实现世界各国和谐相处。由此可见,实现包容性增长的目的与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目标是一致的。
    (2)实现包容性增长是针对经济全球化产生的负面影响,如南北的发展差距、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以及各种全球性问题的出现而提出的。因此,在当今国际社会,实现包容性增长的举措主要包括:第一,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第二,加强南南合作,提高南方的经济实力,以促进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第三,推动南北对话,改善南北关系。第四,各国各地区必须团结一致,秉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理念,深化交流合作,协力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3 05:48 , Processed in 0.055003 second(s), 14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