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8|回复: 0

2013年考研政治冲刺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2.2)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15:3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分析题:34~38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制定位置上。
    3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2010年10月31日,历时半年的上海世博会已落下帷幕,累计参观人数达到7300万人次。世博园内园外,网络论坛、博客、微视频、无线终端加上新兴的微博客,使得这次盛会的公众参与程度空前。不管你是否意识到,当新媒体照进世博会,分享和互动中,普通观者依靠强大的网络,以个人视角传递信息的“自媒体”时代已经到来。
    边走边“织围脖”,边看边在SNS社交网站上晒心情,用手机即时“推”送所见所感的世博观者并不鲜见,那一端,则是在粉丝、好友关系中通过评价、转帖不断叠加并扩大的群落。在世博信息传递上,第一来源可能不是官方,不是新闻,而是自己在网络上关注的某人的分享。某网站10月31日的世博微博专区中,有微博3万多条,有对正在进行的闭幕式的讨论,有对参观的满足,有对后世博的展望。新媒体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微博、SNS的参与,为世博信息的传递提供了一个更广泛的平台和表达方式,如果事件营销等方式也能在官方大型活动中良好运用,将会产生更大的传播效果。
    ——摘自《人民日报》
    材料2
    对于微博,某知名IT人士认为,微博打通了固定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之间的限制,推动了媒体变革。无论是在电脑前还是手机上,似乎一夜之间全国人民都在用这种自媒体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但微博的粉丝量只是说明,有如此多的人,在某个瞬间,愿意收听你所说的话,所传达的信息,但并非每一条信息都能准确传达到你的粉丝。这大概也是碎片化时代的无奈。有专家们在南非世界杯时候这样描述我们这个碎片化的时代:人们的注意力很难持久,孩子们养成了超文本链接的浏览习惯,很难按照一个逻辑推演过程完整地看一本书。岂止是读书,足球这样的消遣也变得“碎片化”了,少有人能耐心地看完90分钟的比赛。人们的生活已经被碎片化了,注意力很难持久,而微博,正是生活和信息碎片化的推手和标志之一。
    请回答:
    (1)结合材料1,运用唯物辩证法相关原理,分析新媒体在世博会中的应用。
    (2)结合材料1、2,运用唯物辩证法相关原理,分析微博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
    35.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必须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同时,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逐步形成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这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材料2
    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视频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过敏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
    要再全社会大力加强道德文化建设,形成讲诚信、讲责任、讲良心的强大舆论氛围。这不仅是维护正常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的需要,也有利于从根本上铲除滋生唯利是图、坑蒙拐骗、贪赃枉法等丑恶和****行为的土壤。
    ——2011年4月******第5次与参事座谈讲道德良心
    我在金融危机开始的时候就讲到,一些国家的一些企业见利忘义,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损害政体利益,企业家的身上应该流淌着道德的血液。对于我们的企业来讲,对于整个社会来讲,道德问题十分重要。我以为诚信和道德是现代社会应该解决的紧迫问题。
    ——2011年4月******第2次与网友在线交流强调诚信和道德是社会应该解决的紧迫问题
    请回答:
    (1)结合所学内容,分析材料1中所反映的基本内容,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其现实意义。
    (2)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建设中道德建设与市场经济的关系?现阶段应如何处理好道德建设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36.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民族主义,并非是遇着不同族的人便要排斥他,是不许那不同族的人来夺我民族的政权。民族革命的原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的国,主我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民族的国家。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
    民权主义,就是政治革命的根本。将来民族实行以后,现在的恶劣政治固然可以一扫而尽,却是还有刃。恶劣政治的根本,不可不去。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要去这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这由政体不好的原故,不做政治革命是断断不行的。讲到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所以我一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
    民生主义,欧美为甚不能解决社会问题?因为没有解决土地问题。解决的法子,社会学者所见不一,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子。比方地主有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应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有。这于国计民生,皆有大益。少数富人把持垄断的鼻窦自然永绝。
    ——摘自孙中山《在东京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
    材料2
    (一)民族主义。******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民族一律平等。
    第一方面,******之民族主义。其,目的使中国民族得自由独立于世界,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
    第二方面,则国内诸民族宜可得平等之结合。******敢郑重宣言,承认中国以内各民族之自决权,于反对帝国主义及军阀之革命获得胜利以后,当组织自由统治的(各民族自由联合的)中华民国。
    (二)民权主义。近世各国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压迫平民之工具。若******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凡卖国罔民以效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无论其为团体或个人,皆不得享有此等自由及权利。
    (三)民生主义,******之民生主义,其最要之原则之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盖酿成经济组织不平均者,莫大于土地权之为少数人所操纵。故当国家规定土地法、土地使用法、土地征收法及地价税法。私人所有土地,由地主估价呈报政府,国家地依地价征税,并于必要时依报价收买之。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路、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计民生。
    ——摘自《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材料3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它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工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渐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
    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引导工人帮助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使工人和贫农与小资产阶级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在这个联合战线里奋斗的目标是:
    (一)消除内乱,****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二)****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概括三民主义的主要内涵。
    (2)比较材料1和材料2,指出新三民主义对旧三民主义的发展。
    (3)比较材料2和材料3,指出中国共产党革命纲领同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区别。
    37.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2008年8月2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看望我国著名翻译家、文学家和教育家季羡林,季羡林精通英语、德育、梵语、吠陀语、巴利语、吐火罗语,这已是******2003年以来第五次看望季羡林先生。每次相见,两位老朋友都能坦诚交换意见,聊得十分愉快。季羡林和总理饶有兴致地探讨了“和谐”这个话题。季羡林说:“有个问题我考虑很久,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2008-08-03
    材料2
    “经济人假设”的原则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社会上不存在纯粹的利他行为,所有个体都从自身效用最大化方面选择行为方式。按照通常理解,“经济人”似乎是不讲道德的人。在“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原则指导下,个体之间会形成共同利益。生物界普遍存在着为群体利益而牺牲自身利益的本能,很多情况下,个体在采取利他行为时也会产生快感;同样,如果个体采取过于不道德的行为,会产生统考。研究发现,道德感强的人心态良好,能促进人体内分泌更多有益的物质,甚至会出现生理变化,使人处于更好的状态,增强机体的抗病力,促进人们健康长寿,而违反道德的人常常会出现紧张、恐惧、内疚等心态,从而引起神经系统和内分泌习题的紊乱,损害机体健康。因此,近年来国际上出现了“道德健康”的概念。道德健康的标准是:健康者不以损害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具有辨别真伪、善恶、美丑、荣辱的能力,能按照社会行为的规范准则来约束及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摘自《“道德”的多版本解读》,《中国教育报》,2009年5月25日
    请回答:
    (1)结合材料1,谈谈怎样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
    (2)人既然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那么如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观点是否正确?
    38.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今年6月以来中国与周边国家在南海问题上争端又起,越南、菲律宾等国均以不同方式主张自己在南海的利益,中国方面积极应对,这一阶段性争端渐渐平息。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对此我们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国际社会也长期予以承认。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占领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及其他国际文件明确规定把被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这自然包括了南沙群岛。1946年12月,当时的中国政府指派高级官员赴南沙群岛接收,在岛上举行接收仪式,派兵驻守。日本政府于1952年正式表示“放弃对台湾、澎湖列岛以及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之一切权利、权利名义与要求”,从而将南沙群岛正式交还给中国。东南亚国家挑衅、抱团,美国重返亚洲,印度准备强势东向战略,日本试图将南海危局与钓鱼岛问题挂钩,2011年夏,南海局势持续升温。
    8月,美国将两艘航空母舰开进了南中国海。“华盛顿号”高调访问越南,这是越战结束36年来,美国航母第二次访问越南。“里根号”到访香港,两艘航母成左右拉弓之势,军事专家评论“此举意在为东南亚国家壮胆”。今年6月9日,中国渔船与越南武装舰船发生摩擦之后,南海局势步步升级。侵占中国南海岛礁的越南态度强硬,组织东盟各国海军司令讨论南海安全形势,称南海有潜在军事冲突可能,呼吁东盟各国海军加强协作;菲律宾甚至直接称将以武力保卫其侵占的南海岛屿;马来西亚海军司令阿齐兹称:“我要中国尊重(其他南海)声索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作为区域外大国的美国高调宣称,美国是亚洲的常在力量,并为东南亚国家壮胆,并宣称将“保卫菲律宾”,与越南达成首个军事协定,联合东南亚国家向中国施压。美国先是联合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6个东盟国家,在马六甲海峡和苏禄海举行联合军演10天,又与菲律宾进行海上演习,还联合日本、澳大利亚在濒临南海的海域演习。到了7月,美国甚至与曾经的敌人越南举行海上演习。在这种情势下,印度也被越南拉进南海的棋局,积极回应越南对其永久驻留越南芽庄港的邀请,并宣布将为越南建设大型船舰、出口导弹,并对越南军队信息化提供IT技术支持。东南亚国家的挑衅、抱团,美国重返亚洲,印度准备强势东向的战略,日本试图将南海危局与钓鱼岛问题挂钩,联合东南亚国家向中国施压……种种事件叠加。
    材料2
    国家主席******8月31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举行会谈。两国元首一致表示,深化中菲传统友谊,促进两国务实合作,把中菲战略性合作关系提高到新水平。
    ******表示,中方愿同菲方共同努力:(一)着眼长远,确保中菲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二)深挖潜力,开拓两国经贸合作新局面。(三)密切协作,加强防务安全执法合作。(四)继往开来,发扬光大中菲传统友谊。(五)开放包容,推动区域合作协调发展。
    ******说,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和主张是一贯的、明确的。中方一贯主张南海争议应当由当事国双方通过协商谈判和平加以解决。在争议解决前,有关国家可搁置争议,积极探讨在相关海域的共同开发,这符合有关国家的共同利益。中方愿同包括菲律宾在内的东盟国家一道,积极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共同把南海建设成为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阿基诺说,菲方重申致力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致力于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南海问题不是菲中关系的全部,不应影响双边关系的发展,不应影响两国各领域友好合作,希望这一问题早日得到解决,造福于两国人民。
    材料3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6月28日在北京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在越南领导人特使访华期间,中越双方就南海问题达成广泛共识。中方希望越方能与中方切实落实有关共识,为维护南海的和平稳定作出共同努力。近日,越南领导人特使、越南副外长胡春山访华,中越就南海问题达成一些共识。洪磊就此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双方一致同意要通过友好协商来解决南海争议,不采取任何使问题扩大化和复杂化的行动,反对外部力量介入中越争议,共同维护南海的和平稳定。要积极引导舆论,防止出现损害中越两国人民友好和互信的言行。中方希望越方能与中方切实落实有关共识,为维护南海的和平稳定作出共同努力。”洪磊还表示,南海争议是相关当事国之间的事情,应该由有关当事国通过直接谈判和友好协商来解决,中方希望非当事国要尊重当事国通过双边对话和平解决争议的努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简要分析我国的基本外交主张和政策。
    (2)试析和谐世界思想所蕴涵的深刻内涵,为了推动和谐世界的建设,应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3 02:58 , Processed in 0.047301 second(s), 14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