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2|回复: 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讲义第六章(11)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15: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
    (1999年等有命题)
    1.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在统一战线中,是无产阶级领导资产阶级呢,还是资产阶级领导无产阶级?是国民党吸引共产党呢,还是共产党吸引国民党?”这个问题。
    中国共产党强调,必须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既统一,又独立。为此,共产党必须保持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必须坚持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冲破国民党的限制和束缚,努力发展人民武装和抗日根据地;必须对国民党采取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其目的就是动员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保持并发展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已经取得的阵地;其实质就是力争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权,使自己成为团结全民族抗战的中坚力量。这是把抗日战争引向胜利的中心一环。
    2.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妥协、分裂、倒退 由于国民党顽固派不断制造反共摩擦事件,团结抗战的局面出现了严重危机,存在着中途妥协和内部分裂两大危险。1939年7月,中国共产党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三大政治口号。对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进攻,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自卫立场,打退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
    1939年冬至1940年春,国民党军队侵犯陕甘宁边区,并在山西、河北进攻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和根据地,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人民军队给予了坚决的还击。1941年1月,国民党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在皖南以8万余兵力包围袭击新四军军部及所属部队9 000多人(除约2 000人突围外,一部分被打散,大部牺牲或被捕)。蒋介石还诬称新四军“叛变”,宣布取消新四军番号。这就是国民党制造的皖南事变。1943年春,国民党顽固派策划发动第三次反共高潮,由于共产党及时进行揭露和斗争而被制止。同时,中国共产党坚持把解决中日民族矛盾放在首位,坚决揭露打击汪精卫集团的叛国投降活动,继续争取同蒋介石集团合作抗日。
   
    3.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 为了正确地处理好统一战线中各阶级之间的关系,开展对顽固派的斗争,巩固与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毛泽东于1940年3月、12月先后写了《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和《论政策》等重要文件,全面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国共长期合作的方针及其斗争策略。
        毛泽东详细阐述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
        发展进步势力,就是发展无产阶级、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力量,发展八路军、新四军,广泛建立抗日根据地,发展共产党组织。进步势力是统一战线的基干,也是抗日的基本力量。发展进步势力要大胆放手,猛烈发展,切不可受国民党束缚限制。
        争取中间势力,就是争取民族资产阶级、开明士绅和地方实力派三部分人。中间势力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在我们同顽固派的斗争中,往往成为决定胜负的因素。要争取中间势力,第一,我们必须有充足的力量;第二,必须尊重他们的利益;第三,必须同顽固派作坚决的斗争并一步步取得胜利。
        孤立顽固派势力,就是孤立国民党内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势力。他们在抗日与联共问题上都有两面性,既赞成抗日又企图妥协投降,既主张联共又摧残进步势力。所谓孤立,就是坚决揭露与打击顽固派妥协投降和反共的一面,使其不可能实现,或约束在尽可能小的范围之内;但孤立的政策不同于消灭的政策。孤立顽固派的原则是有理、有利、有节。所谓有理,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所谓有利,就是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不斗则已,斗则必胜;所谓有节,就是斗争应适可而止,在击退顽固派的进攻后,应主动休战,妥善处理后事,求得共同反对民族敌人。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充分体现了阶级斗争与民族斗争的一致性,是抗日时期处理同国民党顽固派关系的有普遍意义的指导原则。
        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方针,体现了党的独立自主原则,是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斗争策略总方针。这一方针的贯彻与实施,对于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无产阶级政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权,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均有重大的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24 15:15 , Processed in 0.035994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