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6|回复: 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讲义第六章(12)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15:3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四)、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
    (1994、2002、2007年等有命题)
    抗日民主根据地是认真贯彻和实现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坚持抗战和争取胜利的坚强阵地。1940年,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比较完整地阐明了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基本政策,为各抗日根据地的建设指明了方向。1941年5月,中共中央批准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全面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根据地建设的基本方针。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政权、经济、文化各项建设。
    在民主政权建设方面,抗日根据地建立以“三三制”为原则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民主政权。所谓“三三制”是指在政权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人士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各抗日民主政权由人民选举产生各级参议会,作为各级人民代表机关,由各级参议会选举产生同级政府委员会。各根据地广泛采取了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的选举制度。其中,陕甘宁边区的民主政权建设发挥着示范作用。1941年12月,中共中央接受陕北开明绅士李鼎铭等人的建议,在各抗日根据地实行精兵简政,减轻了根据地人民的经济负担,提高了行政效率,密切了党群关系。“三三制”的抗日民主政权合理安排了各抗日阶级的团结合作关系,充分调动了各界群众抗日民主的积极性
     在经济建设方面,抗日根据地停止了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这兼顾了农村中各阶级的关系,既打破了封建势力在农村中的统治,提高了农民的经济和政治地位,又争取团结了地主、富农和工商业者,保证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为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抗日根据地开展了大生产运动,贯彻毛泽东提出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普遍开展农业和手工业生产,鼓励垦荒,组织军民共同生产。其中,八路军第359旅开发南泥湾,成为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的模范。在总结各地经济建设经验基础上,中共中央形成了领导经济财经工作的基本方针政策:坚持“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总方针;实行以农业为主、全面发展的方针;坚持“公私兼顾”的原则;实行“统一领导,分散经营”的方针;开展互助合作。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对克服严重的经济困难,巩固抗日民主政权,加强军民团结,发挥了巨大作用,为支持根据地的长期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
    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抗日根据地的文化教育工作。1939——1940年,中共中央陆续发出《关于宣传教育工作的指示》、《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关于发展文化运动的指示》,要求根据地干部、军队做好文化教育工作,动员广大知识分子参加根据地的建设。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讲话,进一步推动了根据地的文化建设。在共产党的领导和推动下,具有广泛群众性文化教育活动开展起来,秧歌剧、木刻、音乐、报告文学和新诗歌方面出现许多老百姓喜闻乐见、富有乡土生活气息的文化成果。根据地先后创办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民族学院、自然科学院等高等院校,为根据地和军队培养了大批干部。为普及文化,根据地兴办了大批中小学,编写新教材,举办识字班、冬学、夜校,进行文化的启蒙。根据地的文化建设为改变这些地区文化教育落后的面貌,创造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24 15:15 , Processed in 0.059312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