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9|回复: 0

<p>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讲义第七章(7)</p>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15:3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四)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1996年有命题)
    1、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
    民主党派是在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国民党统治过程中,具有民主运动性质的一些党派的统称,其历史发展最早可追溯至1920年代。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称谓先后经历了1927-—1935年的“中间派别”、1935-—1945年的“中间党派”、1945年后的“民主党派”的变化。
    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政治力量分化并重新组合,在国共两党对垒之外,成立了一些中间派别。其中,邓演达、谭平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简称“第三党”)的组建是中国民主党派产生的主要标志。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1948年1月1日在香港正式成立。由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不久成立的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等国民党民主派组织联合组成。宋庆龄为名誉主席,李济深为主席。
     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1941年3月在重庆秘密成立,时称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是当时的救国会、中华职业教育社、乡村建设协会以及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等共同成立的党派联盟。同年10月在香港公开。1944年9月更名为中国民主同盟,吸收个人盟员。1945年10月在重庆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黄炎培、张澜先后任中央委员会主席。
    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1945年12月16日在重庆成立。组成人员主要是知识界和实业界的中上层人士。黄炎培、胡厥文等当选为常务理事。
    中国民主促进会(简称“民进”)。1945年12月在上海正式成立。组成人员一部分是马叙伦所联系的文化、教育、出版工作者,另一部分是王绍鏊所联系的部分上海工商界爱国人士。会务由马叙伦负责。
    中国农工民主党(亦称“第三党”)。其前身是1930年8月在上海成立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邓演达当选为总干事(1931年11月,邓演达被国民党当局秘密杀害)。1935年11月,改称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1947年2月,改称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章伯钧任主席。
    中国致公党。由华侨社团美洲致公堂发起,1925年10月在美国旧金山成立;1947年5月,在香港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进行改组。选举李济深为主席(对外未公开),陈其尤为副主席。
    九三学社。其前身是重庆科技界、文化界、教育界的一些高级知识分子发起的“民主科学座谈会”。后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改名为九三学社。1946年5月4日在重庆正式宣告成立。许德珩等当选为理事。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简称“台盟”)。二二八起义失败后,为团结台湾各界人士坚持斗争,1947年11月,谢雪红等在香港成立,谢雪红任主席。
    中国各民主党派形成时的社会基础,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以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它们所联系和代表的不是单一阶级,而是这些阶级、阶层的人们在反帝爱国和争取民主的共同要求基础上的联合,是阶级联盟性质的政党。在它们的成员和领导骨干中,还有一定数量的革命知识分子和少数共产党人。
    2、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
    抗战胜利以后,民主党派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比较活跃。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合作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重庆国共谈判和政协会议期间,各民主党派作为“第三方面”,主要同共产党一起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内战、独裁政策,为和平民主而共同努力。
    第二,在国民党当局撕毁政协协议、发动全面内战时,民主党派中的大多数同共产党保持一致,拒绝参加国民党一手包办的“国民大会”、反对国民党炮制的 “宪法”。
    第三,民主党派的许多成员积极参加和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民主运动,有的为此流血牺牲,如民盟中央委员李公朴、闻一多,民盟中央常委兼西北总支部主任委员杜斌丞。
    第四,在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并且取得节节胜利的形势下,1948年初,各民主党派都公开宣言,站在人民革命一边,同共产党一道为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而共同奋斗。
    同中国共产党合作奋斗,并在实践中不断进步,是各民主党派在这个时期表现的主要方面。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对于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24 21:42 , Processed in 0.046400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