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7|回复: 0

<p>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讲义第七章(8)</p>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15:3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五)、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
    (1993、1997年有命题)
    【1997文.28】【1993文.31】
    1.第三条道路的主张及幻灭 中国的民主党派并不是单一阶级的政党,正如周恩来所说,“其组织成分又常从统治阶级内部的反对派一直包含到进步分子”,“而其中政治倾向又从君主立宪一直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都有”。由于内部存在着不同的政治倾向,它们自身就不能不在克服某些错误倾向的斗争中,逐步地求得进步和发展。
    抗日战争胜利后,某些民主党派的领导人物曾经鼓吹“中间路线”。 1946年7月——1947年5月,施复亮系统阐发了中间路线的内容、地位、作用:中间路线代表中间派的利益,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国共两党的政策都不代表他们的利益;核心内容是实行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和新资本主义的经济;对外主张“兼亲美苏”,对内主张“调和国共”;思想上信奉自由主义,主张和平改良,反对暴力革命;政协路线本质上就是中间派的政治路线;呼吁国共以外的一切民主党派组成强大的中间党派,以发挥政治斗争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间路线的鼓吹者主张:在政治上“必须实现英美式的民主政治”,但不准地主官僚资本家操纵;在经济上,“应当实行改良的资本主义”,但不容官僚买办资本横行。而实行的方法,则是走和平的改良的道路。他们所提倡的,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他们所主张的,实质上是旧民主主义的道路。
    但持有中间路线想法的人们一接触到实际斗争,尤其是内战重起,就使他们只能在靠近共产党或靠近国民党中选择道路,而不能有其他道路。青年党、民社党跟随国民党走了,民盟的大多数则是靠近共产党的。
    1947年下半年,第三条路线失去了政治活动的自由天地。1947年5月,国民党中央社发表谈话,污蔑民盟、民建等民主党派已成“暴乱工具”。5月31日,国民党在成都重庆逮捕大批民盟盟员。10月27日,国民党政府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明令对民盟及其成员的一切活动“严加取缔”。11月6日,民盟总部以张澜的名义在上海被迫发表公告,“通告盟员自即日起一律停止政治活动,本盟总部同人即日起总辞职,总部亦即日解散。”此后,其他民主党派也不能公开活动了。
    民盟的解散宣告了第三条路线的破产,表明在国民党坚持一党专政的情况下,试图在国共两党之间走一条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
    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时期,中国存在着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他们分别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1927年后形成为官僚资产阶级)。他们是反动势力(有时称顽固势力)、民主革命的对象。其政治代表先是北洋政府,以后主要是国民党统治集团。战后国民党统治集团主张继续实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二是民族资产阶级。他们是中间势力、民主革命的力量之一。其政治代表是民主党派的某些领导人物和若干无党派民主人士。其政治主张是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以便使资本主义得到自由的和充分的发展,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三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进步势力、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其政治代表是中国共产党。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动力和主要依靠。它们的政治代表中国共产党主张,中国人民应当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首先进行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便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并且经过这个人民共和国,逐步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尽管在长时期里,上列三种建国方案始终摆在中国人民的面前,由他们在自己的政治实践中做出选择,但是实际上,中国人民可选择的方案只有两种,即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和人民共和国,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1)从民族资产阶级自身来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不能为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它具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它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第二,在民族工业中,工业资本所占的比重小,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所占的比重大。全国抗日战争前,民族资本中80%是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工业资本只占20%;第三,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主要是以纺织、食品工业为主的轻工业,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技术、设备以至原材料方面不得不依赖外国垄断资本和本国官僚资本;第四,民族资本所经营的工业,规模狭小,经营分散,技术设备落后,劳动生产率低。多数工厂没有现代化的机器设备,为手工业工场;第五,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封建势力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得民族资产阶级也就不敢提出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政治纲领,从而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去动员和组织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主力军农民的力量。上述情况,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是带两重性的阶级: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参加反帝国主义和反官僚军阀政府的革命,成为革命的一种力量,成为无产阶级的同盟军,表现出一定的革命性;另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不能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也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不能充分发动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参加革命,不能建立起一个坚强的革命政党,将革命进行到底。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所以,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2)从当时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来看,帝国主义列强不可能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帝国主义列强来中国而是为了掠夺中国,发展它们自己的资本主义。对于它们来说,政治上、经济上不独立的中国,乃是理想的倾销商品的市场、投资的场所与廉价原料、廉价劳动力的供应地。如果中国成为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它就要在平等的基础上与西方发达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这是它们不能容忍的。它们既不愿意失去在中国的殖民主义利益,更不愿意看到中国在国际市场上成为它们的竞争对手。正因为如此,“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对中国独立,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就是中国的近代史。”五四以来的情况,仍然是如此。
    (3)从中国的革命形势来看,国民党当局不允许任何阻止其一党专政的力量存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某些民主党派的领导人物曾经鼓吹“中间路线”。中间路线的鼓吹者主张:在政治上,“必须实现英美式的民主政治”,但不准地主官僚资本家操纵;在经济上,“应当实行改良的资本主义”,但不容官僚买办资本横行。而实行的方法,则是走和平的改良的道路。他们所提倡的,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他们所主张的,实质上是旧民主主义的道路。但是,中国在战后面临的是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尖锐斗争。客观形势决定了人们没有走中间路线的余地。持有中间路线想法的人们一接触到实际斗争,尤其是内战重起,就使他们只能在靠近共产党或靠近国民党中选择道路,而不能有其他道路。国民党当局不仅极度仇视中国共产党,而且对民主党派、民主人士也充满敌意,不断以暴力对他们施行迫害。蒋介石不允许民盟这样的组织存在,这就“使在蒋介石统治下进行任何和平运动、合法运动、改良运动的最后幻想归于破灭”。
    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目标的第三条路线,在中国人民争取和平团结、反对国民党内战独裁、促进政协召开、维护政协路线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中国人民用武力推翻国民党统治成为定局的情况下,消极作用就成为主要的了。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各民主党派认清了国民党的面目,日益倾向于人民革命。
   
    2.民主党派历史上的转折点 1948年1月,民盟领导人沈钧儒等在香港召开民盟一届三中全会,宣布不接受解散民盟的任何决定,并恢复民盟总部。会议明确宣告,民盟“决不能够在是非曲直之间有中立的态度”,指出独立的中间路线不符合中国的现实环境,是“行不通”的。民盟必须站在人民的、民主的、革命的立场,为彻底推翻国民党统治集团、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驱逐美帝国主义出中国、实现人民的民主而奋斗。会议确认中国共产党“值得每个爱国的中国人赞佩”,表示“今后要与他们携手合作”。这次会议,标志着民盟站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立场上来。
    与此同时,1948年1月,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立大会宣布:“本会当前之革命任务为推翻蒋介石卖国独裁政权,实现中国之独立、自由、民主与和平。”随着形势的发展和通过实际的教育,它公开表示承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其他民主党派也明确表示了参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立场。
    这些情况表明,中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国民党的反动政权陷入众叛亲离、彻底孤立的境地。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在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口号中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这个号召得到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从当年8月起,各民主党派负责人、无党派民主人士接受中共中央邀请,分别从香港、上海、北平及海外,陆续进入东北、华北解放区。
    1949年1月22日,李济深、沈钧儒等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和著名的无党派民主人士55人联合发表《对时局的意见》,一致认定中共提出的关于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符合于全国人民大众的要求”,恳切表示“愿在中共领导下,献其绵薄,共策进行,以期中国人民民主革命之迅速成功,独立、自由、和平、幸福的新中国之早日实现”。这个政治声明表明,中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自愿地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决心走人民革命的道路,拥护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
    历史经验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民主党派从放弃第三条路线转向新民主主义,到承认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领导地位,进而直接表示愿意接受中共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实现了一系列新的飞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7 14:08 , Processed in 0.049865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